浅谈抢救室的护理隐患因素及措施

2015-10-21 20:03杨丽刘军红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抢救室空气净化无菌

杨丽 刘军红

一常见护理安全隐患

1医院交叉感染几率增加

侵入性诊疗操作是抢救室感染的首要原因,如气管插管、胸腔闭式引流、留置导尿管等。治疗和检查性的操作频繁而集中,侵入性操作或留置在人体内的导管破坏了机体的正常防御屏障,把体外致病菌带入人体内,增加了机体感染的几率而致病;我院抢救室集抢救、治疗、护理于一体,配药加药均在抢救室内进行,而室内空气净化度不高,增加了输液微粒污染的危险。

2急救技术不过硬抢救病人时要做到争分夺秒,所以对护士的要求很高,要求其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有精湛的操作技术和严谨的工作态度。部分低年资护士在抢救病人时表现为急救护理技术不过硬、仪器使用不熟练、观察病情能力差、不够沉着冷静,这些轻则延误抢救时间,重则直接影响抢救成功率,对病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3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

烦躁病人未给予有力约束,结果病人自行拔除身上的管道(如静脉输液管、胃管、引流管等);在护送抢救室病人前去检查或去手术室的途中忘上护栏而致病人坠床;留观的昏迷病人未按时间给予定时翻身而致病人皮肤破溃发生压疮;意识不清的病人呕吐时未给予头偏向一侧,造成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

4抢救药品不齐全,摆放位置不固定抢救病人用药后未及时补充,物品准备不充分,摆放位置混乱,需要用时找不到。平日抢救仪器及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未及时维修,等到真正使用时出现故障,从而妨碍抢救的正常运行。

二防范策略

1安装空气净化装置,严格无菌操作;在抢救室内安装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每日早、中、晚定时消毒以净化室内空气。平时保持室内通风,空气流通,有污物时及时清除,以减少病原菌的传播。加强护士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坚持卫生洗手,尤其是在护理不同的病人前后一定要洗手,以阻断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科室配备手快速消毒剂,需要快速洗手的时候可使用。尽量减少在抢救室内对病人进行侵入式诊疗操作,只要條件允许,就在手术室内进行。紧急情况下必须在抢救室内进行的应做好相应预防感染的护理。

2提高护士的业务技能抢救技能直接影响抢救成功率,故有计划地对急诊抢救室的护士加强急救业务培训,重点掌握心肺复苏、电除颤等急救技术,掌握洗胃机、简易呼吸气囊、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的使用。平时每周组织1次业务讲座,护士长不定期地随机抽考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不合格的护士重新培训,直到熟练掌握为止。

3做好抢救物品、药品及仪器的管理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均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药品、器械用后及时予以清理、消毒,消耗部分及时补充,放回原处以备再用。每班核对抢救室药品物品,班班交接并登记,做到账物相符。抢救仪器由专人负责,存放位置要固定,保持抢救仪器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抢救仪器和物品一律不外借。

三小结

护理安全的核心是护理质量,我院急诊科通过对抢救室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采取了一系列的防范策略并加以实施,防范措施得当到位,有效提升了护理质量,保证了护理安全,从而为病人提供了更安全、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猜你喜欢
抢救室空气净化无菌
在食品安全检验中护理学无菌操作的应用研究
浅析无菌管道施工要点
急诊抢救室仪器设备科学管理探讨
基于SBAR交接模型的抢救室滞留患者交接单的设计
急诊电子病历系统建设与实践
无菌操作技术在无菌制剂生产中的应用
内科抢救室急症患者特征及相应的护理管理分析
空气净化大作战
9S管理法在手术室无菌间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
空气净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