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护理体会

2015-10-21 20:03张莲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护理体会老年

张莲

【摘要】目的:总结了专为骨质疏松设计的股骨近端螺旋刀片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ion,PFNA)与目前临床常用的其他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我院从2009年10月开始采用PFNA治疗35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与同期我科采用不同内固定系统(动力髋DHS?、股骨近端锁定钉板、股骨近端钉PFN)治疗的相同疾病患者相比。结果:髋关节功能优良率74.07%,无感染、股骨颈螺钉切出、骨折断端塌陷吸收、主钉周围股骨干骨折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根据老年病人的生理特点术前给予全面评估,术后专科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早期功能锻炼,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股骨髓内钉;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562.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298-01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指沿着股骨大小转子间线发生的骨折,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生呈上升趋势。?PFNA更适合老年、骨质疏松、骨折粉碎不稳定、不能耐受长时间手术的患者。PFNA具有操作简单、术中出血少和患者痛苦少,恢复快,等特点,有效降低了死亡率、减少了各种并发症。我科从2009年10月开始采用PFNA治疗35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通过术前给予全面的评估,术后专科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早期功能锻炼,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PFNA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55-92岁,平均年龄62.6岁。骨折AO分类:A2型19例,A3型16例,均为单侧闭合性骨折。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视病情需要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仰卧于手术台上,患侧稍微垫高。切口其中大转子顶点向近端延伸约4-8cm(根据患者体型胖瘦决定),于大转子尖端稍微偏前开口(约大转子前中1/3处),钻入导针致股骨髓腔中(可透视确定),套入保护套筒。沿导针钻入联合钻至工作线处,以扩大股骨近端,沿导针徒手插入主钉,针尾平齐大转子顶端。C臂透视下将患者下肢外展牵引复位,在颈干角满意后,经定位器向股骨头方向钻入1枚带螺纹导針,透视下调整其在股骨头的位置及前倾角。测量长度,选择适合的螺旋刀片,于股骨外侧皮质扩孔,打入螺旋刀片透视满意后锁定。利用瞄准器上远端锁钉。近端拧入尾帽,缝合切口。

2结果

PFNA平均手术时间54分钟(25-100分钟),平均术中出血175ml(100-450ml);其中有5例患者术中均未输血。所有患者无感染、骨不连、股骨颈螺钉切出、骨折断端塌陷吸收、主钉周围股骨干骨折等严重并发症。PFNA按Harris评分标准优7例、良13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74.07%。

3.护理

3.1围手术期的护理

3.1.1?心理护理:主动热情的接待、亲切自然的介绍病房环境,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病友关系,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鼓励家属多探视。

3.1.2??本组患者多合并内科疾病,自理能力下降、反应迟钝及存在不同程度活动障碍。术前全面了解病情包括心、肝、肺、肾、内分泌、血液、营养等系统功能的状态,积极治疗原发病,做好各种辅助检查,对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尽可能在术前将内科疾病纠正在一个稳定或良好的状态,减少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3.1.3??骨牵引的护理:

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前多行骨牵引以使骨折复位和减轻患者疼痛。一保持患肢垫枕抬高,屈膝屈髋,患肢中立位外展30度,足尖向上,可以穿木板鞋防止患肢外旋。二保持牵引装置的有效性,牵引绳上不能放置被服,保证牵引绳在滑轮上。牵引肢体不能紧贴床尾,牵引绳和牵引重量要与患肢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保证有效的牵引重量。三保持牵引眼敷料干燥避免潮湿污染,每天两次艾可欣敷料换药,防止感染。四牵引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肢末稍血运、疼痛和肿胀情况,如出现疼痛麻木感应及时通知医生。五加强患肢床上活动,防止肌肉萎缩。经常深呼吸,咳嗽排痰,防止肺部并发症,鼓励多喝水,防止泌尿系感染。按摩骶尾部及受压部防止压疮。

3.1.4术前准备:术前1周训练采用在床上使用二便器,以适应术后卧床的需要。教会病人在床上翻身及锻炼。术前一周戒烟,并做深呼吸,雾化吸入,防肺部感染。糖尿病人指导其合理饮食,正确服药,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高血压病人嘱其按时服药,定时测量血压,以保持正常血压。

3.2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

3.2.1体位:术后两周内患者两膝之间放梯形垫,保持外展中立位,禁止患肢内收和旋转的动作。

3.2.2饮食:术后六小时内禁食水,患者排气后饮食可由流质如藕粉向半流质、软食、普食逐渐过渡,鼓励患者多饮水。初期饮食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黄,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

3.2.3功能锻炼:

术后24h,嘱病人作患肢的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足趾伸、曲以及踝关节的背伸及趾屈旋转运动,,每天三四次,每次5到20分钟,以促进静脉回流和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所有患者第二天进行患肢的关节主动活动,同时配合被动按摩以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第3-5天可抬高上身20-30度,可逐渐进行膝关节的屈伸运动,动作轻柔,被动逐渐转为主动运动。同时可进行全身的功能锻炼,如手拉吊环等术后1周进行非负重锻炼,1月后逐渐进行负重训练。

3.3出院护理

3.3.1下床活动时,务必有家人保护,注意安全,以防跌倒再次损伤。

3.3.2骨折愈合不牢固时,应始终保持患肢外展位,忌内收。

3.3.3继续加强患肢的被动功能锻炼,患肢按摩,活动踝关节和膝关节,髋关节活动角度不宜超过90度。

3.3.4定期复查:术后2周拆线,1个月后复查,遵医嘱扶拐下地,患肢不负重。2-3个月复查,X线摄片骨折愈合牢固后,可弃拐负重行走。

3.3PFNA的护理体会

随着我国老年社会化,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病率越来越高,PFNA手术治疗已成为大势所趋,其优点是能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护理,术前严密观察病情。心理护理是保证患者顺利康复的关键[1]进行有效进行心理护理。并发症往往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2]避免长期卧床牵引治疗所带来的痛苦和并发症,术后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护理对策。同时在术后护理工作中早期开展康复功能锻炼,既能充分发挥患者的潜能,又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骨折患者早日康复出院。总之,积极科学的护理是保证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护理人员只有运用科学方法,有针对性的指导,并加强与医生、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才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骨折愈合和机体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

参考文献

[1]颜微微.股骨粗隆间骨折护理探讨.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10):122-202.

[2]王永红,郭星,庄洪,等.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7):2339-2340.

猜你喜欢
股骨转子间骨折护理体会老年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分析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抗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与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比较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PFNA内固定失败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15例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