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四联疗法对面部带状疱疹的臨床治疗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面部带状疱疹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抗病毒药物、维生素、中药以及皮质激素四联疗法进行治疗,探究四联疗法对面部带状疱疹的临床治疗价值。结果:5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痊愈的患者有29例,显效的患者有14例,有效的患者有6例,无效的患者有1例,总有效率为86%。治疗前CD3、CD4及CD4/CD8比值均有所下降,CD8值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在治疗后,CD3、CD4明显升高(P<0.05),CD8有所下降,CD4/CD8比值变化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联疗法治疗面部带状疱疹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四联疗法;面部带状疱疹;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751.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271-01
带状疱疹是临床上皮肤科一种常见疾病,患者在皮损消退后可能会留有持续性的疼痛,由于其发病的特殊性,面部的带状疱疹病情较为严重,有的会导致听力损伤、眩晕、面部神经麻痹等,严重者甚至会危及患者性命,病情凶险且复杂[1]。在最近的几年里,更多人会采取中西医结合来治疗面部带状疱疹。本研究通过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50例面部带状疱疹患者采用四联疗法进行治疗,研究四联疗法对面部带状疱疹的临床治疗价值。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面部带状疱疹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在6-80岁之间,其中在25岁以下的有5例,在25-45岁之间的有18例,在45-65对之间的有20例,在65-80岁之间的有7例,病程在1-12d之间,其中≤6d的有26例,>6d的有24例,50例患者中有高血压病的患者有20例,有脑血管疾病的有15例,有糖尿病的患者有10例,有肝脏疾病的患者有2例,有肾脏疾病的患者有3例,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均有发病患者。
1.2实验室检查
在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对患者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查周围的T细胞亚群CD3、CD4、CD8,并测量其值,得出CD4/CD8的比值。
1.3研究方法
1.3.1全身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以减少病程、防止继发感染以及缓解疼痛为基本治疗原则,采取四联疗法进行治疗,具体如下[2]:①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0.2g,每日三次,疗程为一周;②口服甲泼尼龙片0.8g,每日三次,疗程为一周;③口服维生素B1片8mg,每日三次,疗程为一周。④中药治疗:板蓝根30g,大青叶30g,龙胆草20g,地黄20g,栀子20g,牡丹皮20g,当归20g,黄芩15g,炙甘草15g,柴胡15g,川芎15g。如果患者疼痛剧烈可以加入羌活、独活等,对于睡眠质量不好的患者可以加入酸枣仁等,对于气虚的患者可以加入黄芩、党参等。疗程为10d。
1.3.2局部治疗
在治疗上以干燥、消炎、收敛为基本治疗原则,对于局部水疱较多,糜烂情况严重的患者可以用三黄进行湿敷,以丘疹为主的可以涂抹紫草油膏,每日2次。
1.4观察指标
以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以及实验室检查为观察指标,探究四联疗法对面部带状疱疹的临床治疗价值。
1.5评价标准
以《中药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为临床评价标准[3]:①痊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疱疹脱痂;②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疱疹大部分结痂,并有少部分脱痂;③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好转,疱疹开始结痂;④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疱疹均没有变化。总有效率=痊愈+有效。
1.6统计学处理
本试验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的临床疗效
5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痊愈的患者有29例,显效的患者有14例,有效的患者有6例,无效的患者有1例,总有效率为86%。具体见下表。
3讨论
带状疱疹是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治疗的基本原则为:抗炎、止痛、防止继发感染等[4]。阿昔洛韦能选择性抑制病毒DNA多聚酶,阻断病毒DNA的合成,有很强的抗病毒作用。伐昔洛韦能经过人体吸收后产生缬氨酸,提高其生物利用度。甲泼尼龙是一种合成的糖皮质激素,与抗病毒药物联用可有效减轻神经痛。用药时间短,不会产生明显副作用[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5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6%。结合以上观点,在患病早期应用四联疗法,能有效的减轻炎症,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朱卉雯,田静,王敏,冯常青.四联疗法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临床回顾性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2(08):111-113.
[2]张梅,尹清志,丁宗强,张志存.梅花点舌丹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0,35(01):80-85.
[3]祝伦.三联疗法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18(21):3377-3378.
[4]朱卉雯,田静,王敏,冯常青.四联疗法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临床回顾性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3(08):111-113.
[5]王晓涛.局部浅刺围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2,35(02):1457-1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