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早期巨刺与常规针刺患侧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5-10-21 20:03王秀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面瘫早期

王秀

【摘要】目的:比较面瘫早期巨刺与常规针刺患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从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2例早期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给予甲钴胺胶囊和TDP治疗仪照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针法治疗,观察组巨刺法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为97.83%,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HB分级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观察组FDIP、FDIS评分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巨刺法治疗面瘫疗效确切,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缩短治疗时间,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减少后遗症,值得推广。

【关键词】面瘫;早期;巨刺疗法;常规针刺疗法

【中图分类号】R246.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257-01

面瘫是临床常见病,采用常规针刺和药物治疗一般能取得较好疗效,但仍有部分病例不能完全恢复,甚至留下严重后遗症[1]。患病10天之内为早期面瘫,我院从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对92例早期面瘫患者分别给予面瘫早期巨刺与常规针刺疗法,以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择我院从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2例早期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46例中,男性25例,女性21例,年龄22~57岁,平均(33.76±3.41)岁,病程3~10d岁,平均(8.12±0.23)d;对照组46例中,男性24例,女性22例,年龄21~56岁,平均(33.76±3.41)岁,病程3~10d岁,平均(8.34±0.31)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无严重心、脑、肾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外伤及精神病史。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甲钴胺胶囊0.5mg口服,3次/d,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加巨刺法治疗。近取患者健侧面部的阳白、太阳、迎香、下关、颊车、颧髎、地仓、牵正、翳风穴进行局部配穴,远端配穴,合谷、足三里。用32號毫针针刺,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30min,1次/d,以患侧翳风穴为中心进行TDP治疗仪照射,30min/次,1次/d。10d后,取患侧面部穴位,健侧合谷,主穴位同上,用电子针灸治疗仪治疗,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宜,留针25min,1次/d,同时患侧进行TDP治疗仪照射,照射时间同上。15d为1个疗程,休息2d后开始第2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对照组在甲钴胺胶囊的基础上应用常规针法。在患侧面部取局部穴位,用常规针法治疗,“得气”后留针30min,以患侧翳风穴为中心进行TDP治疗仪照射,30min/次,1次/d。10d后的治疗及疗程同观察组。

1.3疗效判定:分别用HB(House-Brachmann)分级量表、FDI(面部残疾指数)判定面瘫病变的轻重程度、躯体功能(FDIP)和社会功能(FDIS)。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HBⅠ级为治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外观大致正常,HB分级Ⅱ级为显效;面部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HB分级Ⅲ级为好转;临床症状无变化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输入SPSS18.0软件包,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46例,总有效46例,总有效率为

100.00%,对照组46例中,总有效45例,总有效率为97.83%。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9,P<0.05)。见表1。

3讨论

周围性面瘫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局部受寒等引起局部神经营养障碍、血管痉挛、神经缺血、脱髓鞘、水肿、轴突变性有关[2]。中医属于“口僻”、“口?”范畴,系感受风邪入络后,患侧面部出现气血痹阻,经筋失于濡养,肌肉纵缓不收而发病。面瘫早期,病邪尚浅,越早期治疗效果越好。因此,其治疗应抓住时机,尽早疏调经气,驱邪外出。其治疗方法有很多,包括针灸、中药、穴位注射、埋线等,针刺方法包括常规针刺、电针等,部位包括健侧、患侧针刺,治疗效果不一。早期针灸可以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后遗症发生率[3]。研究证明,针刺法有助于解除血管痉挛、促进面神经的水肿吸收、促进血液循环、加强神经再生、促进损伤神经的修复,且能改善人体免疫功能[4]。常规针刺法治疗该病有一定疗效,但是针刺患侧常常针感较差,不容易得气,只治标不治本。

巨刺法也是临床常用方法,尤其是在痛证、痹证、神经康复等方面疗效显著[5]。巨刺法通过针刺健侧面部相关腧穴,更容易激发双侧相同穴位上的经气,促进经气互注,达到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调整机体平衡的目的,从而患侧面部经络的痹阻得以消除,面部神经、肌肉功能得以恢复正常。同时针刺健侧,可以使患侧免受不合理刺激而加重炎症性水肿反应。现代研究认为,巨刺法发挥作用的机制与脊髓、脑干网状结构、大脑皮质、丘脑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等密切相关[6]。本病取阳白、太阳、迎香、下关、合谷等穴,可激发经气、疏散邪气,具有通络活血、补益气血、扶正祛邪的功效。

本组资料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为89.13%,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HB分级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观察组FDIP、FDIS评分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提示巨刺法治疗面瘫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法。

总之,巨刺法治疗早期面瘫,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缩短治疗时间,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减少后遗症,较常规针刺法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立安,朱云红,李清华,等.不同波型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

效比较与安全性评价[J].中国针灸,2012,32(7):587-589.

[2]肖慧玲,郑禹,王娜,等.巨刺法的临床应用概况[J].现代中西

医结合杂志,2012,21(2):220-221.

[3]丁云.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研究进展[J].人民军医2011,54(2):163-164.

[4]刘立安,朱云红,李清华,等.不同波型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

效比较与安全性评价[J].中国针灸,2012,32(7):587-589.

[5]王丽萍.巨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J].人民军医,2012,55(4):322-323.

[6]杜茂奎,粱莉.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J].人民军医,2009,52(4):229.

猜你喜欢
面瘫早期
中医针灸推拿与中药联用治疗面瘫的临床分析
周围性面瘫应用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的效果评价
针灸联合面部推拿治疗面瘫效果好
你知道面瘫针灸治疗吗
面瘫式表演
儿内科门急诊患儿肠套叠189例临床分析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临床中的应用分析
早期应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马克思主义早期大众化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
针刺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6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