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老年脑血管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2015-10-21 19:58陈娟岳晓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老年护理效果

陈娟 岳晓林

【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开展健康教育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90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活动。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95.6%)明显高于对照组(80.0%),患者病情监测、合理饮食、知识学习、用药管理依从性上高于对照组,身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提高护理满意程度和治疗依从性,促进病情恢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老年;脑血管疾病;健康教育;护理效果;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195-01

脑血管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老年患者是主要的发病群体,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1]。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该疾病的发病人数持续增加,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临床实践显示,除了治疗措施以外,护理措施也会影响到治疗效果[2]。为此,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中,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在53—81岁之间,平均年龄(68.2±1.7)岁。在观察组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在50—82岁之间,平均年龄(68.4±2.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具体如下:

1.2.1 方法 一是语言讲解,护理人员使用简单易懂的话语介绍脑血管疾病的相关知识,让患者有正确的认知,从而树立起治疗信心。二是在医院走廊、墙面上张贴疾病宣传内容,了解日常注意事項和预防知识。三是定期开展健康讲座,邀请专家进行知识宣教,回答患者的疑问,提高患者治疗的积极主动性。

1.2.2 内容 (1)生活干预。患者床单被褥保持清洁平整,定时帮助患者翻身,适当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移动患者时,要将其完全抬离床面,而不是拖拉。意识不清或躁动不安的患者,要在病床上加床档。指导患者养成每日排便的好习惯,便秘者适量使用缓泻剂。(2)饮食规划。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方案,要求营养搭配科学合理。高血压患者限制钠的食用,高血脂患者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少荤多素。对于吞咽困难患者,进行流质饮食或半流质饮食;意识障碍患者采取鼻饲饮食。(3)康复训练。患者经过治疗后,虽然病情能够得到缓解和稳定,但多数会存在神经功能障碍,例如失语、偏瘫等。为此,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重要意义,指导患者开展各种训练项目,要求既满足患者的实际情况,又不会为患者带来不适。(4)心理护理。在疾病的损害下,加上患者年龄较大,很容易产生绝望、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会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不利于预后和恢复。护理人员需要和患者及家属进行积极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采取多种技巧来疏解不良心理。通过讲解成功治愈的案例,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积极配合治疗。(5)出院指导。在出院时,根据患者的护理问题和后遗症进行针对性指导,合理规划膳食,制定适当的运动方案,遵医嘱定时用药。如果出现肢体功能减退、头晕、言语不利等状况,及时回院复诊。护理人员要每月家庭随访一次,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治疗依从性,对指导方案进行调整。

1.3 观察项目和指标[3] (1)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总满意率=满意率+基本满意率。(2)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病情监测、合理饮食、知识学习、用药管理四个方面进行。(3)比较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身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三项指标。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8.0软件,其中护理满意率、治疗依从性作为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生活质量评分作为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值在0.05以下说明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程度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95.6%)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3 讨论

健康教育指的是为患者提供有利于健康的知识,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从而改善预后和恢复,提高生活质量[4]。对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够使患者了解疾病危险因素,掌握日常注意事项,从而进行积极预防。在李毕香的研究报道中称,一方面,患者通过健康教育能够提升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操作;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加强医护人员的责任心,不断提升护理服务技能和水平[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45例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达到95.6%,高于对照组的80.0%。患者不仅在病情监测、合理饮食、知识学习、用药管理依从性更高,身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综上,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提高护理满意程度和治疗依从性,促进病情恢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金燕. 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 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02(08):2253-2254.

[2]程卫秀. 社区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 吉林医学,2014,11(35):7953.

[3]李成香. 脑血管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13,07(05):205-206.

[4]董海春,乔远静. 老年脑血管病患者恢复期健康教育体会[J]. 山东医药,2004,13(32):6.

[5]李毕香. 个性化健康教育对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12,09(12):123-125.

猜你喜欢
脑血管疾病老年护理效果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脑血管疾病多层CTA与DSA影像诊断的对照分析
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研究
脑血管病患者精神障碍特点及治疗分析
MR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运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