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春荣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重视,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整体管理水平,保证建设施工企业效益最大化已经发展成为建筑行业的热点问题。本文综合分析了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发展历程,对管理模式的影响因素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为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提供理论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 管理模式 因素 问题
0.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内建筑行业不断崛起,建筑规模和建筑范围不断扩大。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工期相对较长,影响因素众多,存在许多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工艺流程,往往涉及施工技术、经济和管理方面等诸多内容,同时受很多不可预见的外界环境和条件的影响和限制,存在技术和经济等方面的风险。因此,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组织、协调、管理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需要适宜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不仅经过了计划经济时代,还在当前市场经济时代背景下经历了多次变革,但是仍就存在一些方式方法的不相适应。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了WTO以后,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都应与国际接轨,向国外发达国家学习一系列的、成熟的、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所以,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要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管理方法的基础上,探索符合我国特色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1.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发展历程
1.1以建设施工企业自身运营模式为主
我國基本建设早期,人们普遍迫切要求快速重建和恢复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工业企业等。但是,由于当时我国还没有一个系统的建设项目主管机构,使得设计方案、施工技术和施工力量等方面相对薄弱,致使在数量和规模上,国营企业无法满足我国早期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所以,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以建设施工企业自身运营模式为主的建设工程占据了较大份额。
1.2向苏联学习阶段的管理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早期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不仅要求提高工程效率和管理水平,还要不断的扩大建设施工队伍,因此,建筑行业普遍向苏联学习,同时把施工和设计分离,建立了施工单位和设计院,并运用甲、乙、丙三方制的管理模式,对各方关系进行了明确分工,这不仅提高了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还节约了大量的施工成本。但是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一管理模式的缺点也逐步显现,如:责任单位采取行政干预的方法指定建设单位、设计院和施工企业,使得这三个部门之间缺少自我调节的能力,每个部门都各自为政,制约了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和发展。
1.3工程指挥部的管理模式
这一模式主要是将建设和管理区分开,把建筑工程项目作为一个单独的整体进行管理。对于集中资源、提高建设效率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这一模式严重的违背了商品经济关系的行政办法,以致后期出现了不可避免的各种问题。工程建设中决策者不承担决策风险,同时指挥部的责任人多数是由政府行政机构领导兼管,导致管理时出现了过多的行政干预,而忽略了管理方法的实施,使得质量无法保证、投资缺少规划、工期难以实现等。
1.4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方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外人员被引进到我国,使得对应的资金和项目都进到了我国建筑行业,同时国际通行的项目管理理论也传入了我国。随后,众多的外商投资建设项目、项目管理和施工技术等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
2.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分析
2.1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现状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建筑工程承包业已经拥有了相当的能力,在劳动力输出、价格以及管理和施工水平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优势。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未能将工程的具体实践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导致始终未能上升到科学和理论的层面上。与此相反,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使得管理模式与经济规律和科学道理相互违背。施工企业未能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并且缺少对工作量的评价和衡量标准。加上受平均主义分配影响,未能提升建筑企业职工的工作动力,减缓压力等。所以,传统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当前,仍有很多局限性困扰着我国建筑行业。例如,我国建筑承包商仅仅局限于项目和施工承包本身,而国外发达国家承包商不仅涉及以上两方面,其资金实力、技术水平和综合承包力都远超我国。从国际市场份额看,我国承包商主要在亚非拉地区活动,在欧美发达国家所占份额微乎其微,现在还无法和国际先进的管理水平相匹敌。
2.2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项目承包的阶层普遍偏低,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有着明显的缺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现在的管理模式仍就停留在早期向苏联学习的阶段,施工和设计互不相干,并没有按照建筑工程的客观要求和客观规律进行统筹规划。我国建筑项目在开始前,大多是先确定领导人员并成立领导小组,随后成立设计指挥部,由指挥部负责采购,但是小组和指挥部的人员大多是不了解工程项目的非专业人员,往往会导致程序上的混乱。
(2)由于我国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缺乏深入、系统的科学研究,致使建筑项目各方参与者对各种建筑项目的管理模式定义不够确切和清晰,无法正确实施相应的管理模式。
(3)国家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予以保障。同时,国家与地方的相关制度和管理办法等不够完善,造成建筑行业不能有序、规范的进行相关管理。
3.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影响因素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应该依据工程项目自身的特点,并且同时考虑参与到其中的各方特点。不同的工程项目具有不相同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根据具体情况挑选最适宜的模式来进行。
3.1工程项目的特点
(1)工程项目的范围。范围规划的成果是作为项目的范围根据,其应该详细的描述项目的确认与界定、项目的起始、项目变更和计划,并将这些项目内容写入详细的项目范围说明书中。一般而言,平行承发包模式和DB模式要求确定项目范围,同时在设计初始阶段就应当明确项目要求。
(2)工程项目的复杂性。工程设计是否繁杂或标准,也是影响建设模式的一个选择因素。在一个标准的建设项目设计工程中,DB模式和平行承发包模式均适用。如果业主有特殊要求时,比较适用CM模式。
3.2业主的需求
(1)业主的管理与协调。业主与承包商需要在不同的承包模式下签订不同的合同,因此项目各部负责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导致业主的工作量也存在着不同。
(2)价值工程的研究。价值工程可以有效的控制成本,以及提高经济效益。在设计方案敲定之后,可使用价值工程的方法,通过对功能的进行全面的深入,重点调控造价高的功能部分,这样可以降低工程造价,同时实现建设项目的最理想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仅仅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进行了简要分析,还存在一些不足以待改进。但随着建筑工程建设的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对项目管理模式的研究必将在实践中达到深入地开展。
参考文献:
【1】岳鹏威,陈文宇,李福恩.我国重大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 特区经济. 2012(12).
【2】罗凤,季眉睫.国有企业建设项目管理模式探讨[J].建筑经济.2012(10).
【3】王学通,谢壁林,陆文钦.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决策研究综述[J].工程管理学报.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