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珠
摘要:项目施工质量是是一个工程施工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建设工程项目的主要控制目标之一。本文主要从项目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要素等方面对施工质量进行管理与控制。
关键词:管理体系 生产要素 质量管理 控制
工程施工质量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控制目标之一,质量控制需要建立系统且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和控制的原则、方法,通过对影响工程质量的要素进行管理和控制,有效地预防和正确处理质量事故,以达到合同质量目标。建设部提出抓工程质量要实行“两个”覆盖(即:要覆盖所有的工程项目和覆盖每一个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也是着重强调了抓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施工项目质量的总和代表企业的整体质量水平是一个项目管理、施工企业得以生存发展的关键,在施工中必须狠抓质量,才能为企业赢得信誉,下面从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生产要素等方面对质量管理进行阐述。
一、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在工程項目施工之前,施工企业项目部要编制《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文件,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及质量激励机制、质量控制流程,明确质量目标和整体项目及分部分项工程、工序质量责任人,将责任层层分解,并加强对项目施工参与者进行施工质量教育,严格遵守质量管理制度,将“质量第一”的理念深植到每一位项目施工参与者的心中。
二、人的质量管理
项目经理是企业法人在项目上的代表人,是项目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和质量形成过程的总指挥,除应有必须具备的政治素质外,还应要求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有真正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努力抓好质量管理、具有很强质量责任意识。项目经理对施工质量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项目管理班子。
项目班子(包括项目经理)由技术和管理人员组成,是履行质量职能的骨干力量,又是执行质量计划实行全过程控制的实际工作者,选配项目班子要注重总体功能。在选用项目经理和选配项目班子上要本着责任心强、基础素质高的管理人员。忽略工程质量,则丢失了一方市场。因此,选好项目经理、配好项目班子,是项目质量管理成败的关键,也是企业管理层次的职责。
施工工人是工程质量的具体操作者,选择质量信誉良好的劳务分包单位或者直接聘用技术娴熟的工人显得尤为重要。在每道工序施工之前,要对工人进行质量交底,做好过程检查,长期加强对工人进行质量教育,提升施工工人的施工技术水平和思想水平,加强组织管理和质量考核,并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工人的积极性,对工程施工质量起到关键作用。
施工质量人的管理因素是最重要的。
三、材料设备和施工机械的质量管理
材料设备是工程实体的构成部分,其质量是工程项目实体质量的基础。加强材料设备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必要条件。在选择材料设备时,应当通过招标形式,选择正规的生产厂家以保证质量。在材料设备进场时要严格检查“三证”(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并按照规定对进场材料设备进行抽检、复查,建立进场材料设备质量台账。
施工机械是项目所有施工方案和方法得以实施的重要物质基础,包括各类机械设备、工具及检测、计量器具等。施工机械的操作性能、精度对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机械保养、检查,熟悉其性能,按期检验其精度,加强人、机操作配合训练对工程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工程质量重点和难点的控制
工程质量重点和难点是技术及工序复杂、施工难度大、对工程质量影响较大或者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部位,如危险性较大的工程、承载地基、基础等隐蔽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高大模板安装及拆除以及缺乏施工经验的新技术、新工艺及新材料的施工。对于重点和难点部位要认真分析,找出可能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事先研究对策,提出预防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必要时应编制专项方案或作业指导书,严格按照标准程序和三级检查制度进行检查控制,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五、标准化施工和样板工程
标准化施工是借助工业生产的理念,按照标准统一的流程生产质量优良的工程产品。实行标准化管理,把科学管理落实到工地的每个细节、每个工序、每个岗位,使各项管理流程程序化、制度化,实现对现场的工程质量全过程的控制。
在每一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要严格按照标准化施工的要求,统一标准、统一工具、统一做法,坚持 “样板引路”,即首先组织技术熟练的操作工人做出样板墙、样板间或样板层等样板工程。特别是对于重点和难点工程,要事先应根据板材规格、规范要求和图纸设计图案以及结构实际尺寸划出排板设计图,然后再做样板。在样板通过验收确认能达到质量目标和操作工艺要求时,组织施工班组全体人员进行现场观摩,使各施工班组不仅有直观的质量标准,而且可以通过“样板",并总结出质量控制的经验,以指导正式施工,进一步向班组做较深层次的技术交底,对搞好按照样板质量标准进行跟踪检查验收,从而达到质量预控,少走弯路,一次成优。
六、质量问题的处理
质量控制必须要详细每个工序、每个施工工人、每个施工管理人员,分工合理,责任明确。在处理质量问题之前,必须先对责任人进行追究,总结经验和教训。控制好质量问题,才能避免发生质量事故。
质量问题处理流程图
发生质量问题后,要对问题进行鉴定,以找出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对质量问题做认真的技术处理,并对处理结果通过检查和验收,以保证处理后满足质量要求。在实施处理中有关的数据、记录、资料、检查验收记录、处理结论等文件要归档,建立质量问题库台账。质量问题往往积小成大,在施工过程中要抓好细部处理,一是要抓好预防预控,即把问题想在前矛盾解决在前。
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管理的各层次和施工现场的每一小操作工人,再加上建筑产品生产周期长、外界影响因素多等特点,决定了质量管理的难度大。因此,施工企业必须运用现代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按照质量管理标准建立自己的质量体系并保持有效运行,覆盖所有施工项目和每入项目施工的全过程,才能保证企业质量水平不断提高,在市场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 (GB-T50326-2006)《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2006.06.2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GB/T50430-200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 2008-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