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2015-10-21 19:34宣美
速读·中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幼儿

宣美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也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发展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获得有益于终生发展的素质能力,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在教育的启蒙阶段,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让幼儿经历探究和发现过程,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感性认识和经验,使幼儿乐学和会学。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如何进行探究教育,如何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着重对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策略进行了阐述,从创设有利于幼儿探究能力发展的科学教育环境,探索有利于幼儿探究能力发展的科学指导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试图探索有效引导幼儿经历学习过程的方式,促进幼儿潜能发展。

关键词: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研究

一、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含义

(一)什么是幼儿科学探究

为什么花有红颜绿色的?为什么秋天树叶会飘落?为什么河水会结冰?这些都是幼儿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孩子们会带着好奇心去和大自然,和周围的事物充分接触,从中发现、感受、成长,这些都是幼儿科学探究的表现。

(二)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价值

科学教育应从娃娃抓起,这是教育界人士的普遍认识,在关注幼儿科学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那么对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究竟对幼儿一生发展起着怎样的作用?

(1)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幼儿终生发展的需要。

(2)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幼儿科学素质发展的需要。

二、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创设多样的科学教育环境,激励幼儿主动探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能有效地促进幼儿探究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幼儿大胆探索,积极思考。

1.利用外部环境,激发幼儿科学探究兴趣

培养幼儿探究能力,需要提供与幼儿年龄特点相适应的,能激发幼儿兴趣和探究动力的外部环境。

班级墙饰:墙饰是幼儿园墙面的装饰。每一个班级专门设立相应的墙面进行装饰,墙面的内容根据科学教育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如开展“可爱的蜗牛"科学活动时,由幼儿自己讨论如何布置墙面。

自然角:自然角是幼儿园班级中提供给幼儿种植植物、花卉,饲养小动物的专门开辟的一个幼儿活动的角落,幼儿在自然角种植大蒜、萝卜或者进行种子发芽试验等等,在亲身与动植物互动的过程中,幼儿发现了很多:青蛙先长后腿,再长前腿;种子埋在沙里不能发芽等,他们不断地去探究、寻求问题的答案,大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自然角为幼儿提供了更加直观、开放、轻松的探究环境,有利于幼儿更好的探究、发现。

2.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形成探究内驱力

在幼儿探究能力培养过程中需要“问题”和“探索”,而“问题"和“探索”这种探究行为必须在一个宽松、自由、安全的心理环境中才能实现。所以,教师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和尝试。

(二)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有效引导幼儿经历探究过程

探究是幼儿创造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必须结合幼儿的发展阶段,采取多种多样的指导策略和方法,促进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

1.鼓励幼儿大胆质疑,引发探究欲望

好奇、好问是儿童的天性,是幼儿探索和学习的内驱力。正如陶行知所说:“儿童只有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幼儿真正的主动探究和学习是从意识到有问题开始的,幼儿只有有了疑问和寻求答案的愿望,才能形成真正的探究。

2.鼓励幼儿大胆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

今天的幼儿需要以某种方式去阅历各种自然现象,亲自去经历对自然意义的理解过程。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让幼儿亲历探究与发现的过程,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亲身体验“学科学”的过程,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获得科学探究的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然而,幼儿受认知、语言表达等方面能力的局限,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会面临许多困难,同时,幼儿的探究具有随意性、盲目性,如果放任幼儿的探究行为,幼儿的探究很难获得有意义的结论,幼儿的这些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自身探究能力的提高。另外,幼儿具有个别差异性,他们的兴趣、情感、认知、能力发展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教师适时有效地引导幼儿的探究活动,充分关注幼儿在过程中的反应,及时把握幼儿探究的动向;使幼儿在探究活动中有所获,有所得。教师作为幼儿科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提供充分的时间和条件,让幼儿充分融入到探究的时空,发挥幼儿的主动性,鼓励幼儿多看,多想,多说,多做,即使探究活动失败了,也能通过参与探究活动的过程,体会到“原来科学研究不容易,科学家真了不起。”

3.关注幼儿兴趣发展,启发幼儿思维

只有建立在幼儿兴趣点与关注点上的科学引导策略,才能将幼儿的科学探究欲引向深入,取得良好的效果。它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促使幼儿进一步探索。幼儿虽然年龄小,知识经验不丰富,但是他们并非一无所知,他们会积极动脑,不管结果如何,对幼儿来说,都是新的发展。

教师要根据探究的内容合理地安排幼儿活动的时间。有些探究活动不是一次教学、一种操作就能完成的,如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饲养蝌蚪等需要孩子们做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教师就要合理地安排时间,让幼儿连续地观察,引导探究。

三、结语

对幼儿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是幼儿科学素养发展的需要,是从小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我国科技发展奠定基础的需要。幼儿探究能力培养应渗透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而科学教育活动是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途径之一。本文将幼儿探究能力培养策略作为论述的核心,以幼儿的学习特点为依据,阐述了教师应如何引导、促进幼儿进行科学探究,为孩子们探究能力获得更好的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韦钰.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教育部.幼兒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

[3]张琴秀、张岩宇.幼儿探究学习研究综述[J].幼儿教育-教育教学,2008

[4]洪秀敏.有效引导使科学探究活动取得实效[J].幼儿教育-教育教学,2009

[5]王冬兰、郎和.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科学性问题分析[J].幼儿教育-教育教学,2009

[6]中国幼儿教育网

猜你喜欢
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结合新课标要求对高考物理实验题命题特点的分析和研究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紧扣“环保”主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