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重度肺气肿的临床效果

2015-10-21 20:03向敏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肺气肿微创手术腹腔镜

向敏

【摘要】目的:分析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重度肺气肿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9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重度肺气肿患者60例,均予以腹腔镜下肺减容术治疗,分析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并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结果:6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01.39±8.75)min,术后平均呼吸机使用时间为(16.27±5.80)h,平均住院时间为(38.79±11.56)d;术后切口感染2例,未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33%;随访3个月,患者均恢复良好,未出现死亡病例。治疗后患者FVC、FVC1、TLC与RV等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重度肺气肿具有显著效果,其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肺功能,且无明显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肺气肿;腹腔镜;微创手术;效果

【中图分类号】R3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212-01

肺气肿属于慢性阻塞性的肺部疾病,其严重干预患者的呼吸与运动机制,易诱发呼吸衰竭与心功能降低等后果,传统药物治疗与康复训练未能取得理想疗效,而肺移植术等外科手术适应证较窄且创伤较大,因而限制其临床应用范围[1]。本次选取60例重度肺气肿患者均予以腹腔镜下肺减容术治疗并分析其效果,以探究微创手术治疗重度肺气肿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9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重度肺气肿患者60例,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规范》中肺气肿的诊断标准,且伴有膈肌收缩功能障碍[2]。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60-78岁,平均(71.53±6.58)岁;患者均经过3y以上内科治疗,且出现继续恶化情况。

1.2方法

患者均行全身麻醉与双腔气管插管,取侧卧位,于胸8与9前肋造长1cm左右切口,置胸腔镜镜头下全面观察患肺萎缩程度,同时于肩胛骨第2与3肋间与乳晕水平造1cm切口以置操作鞘卡;首先以超声刀行胸腔粘连分离,确定病变位置后于胸腔镜下行肺部的部分切除,采用GIA线缝合固定侧肺,麻醉师配合进行患侧的气道阻力与肺顺应性测定。术毕改平卧后再次进行患侧的气道阻力与肺顺应性测定,送重症监护室并以呼吸机行呼吸支持。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术中与术后基本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与术后并发症,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切口感染、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观察患者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VC1)、肺总量(TLC)与残气容积(RV)等。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以X2检验,当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基本术中、术后情况

60例患者手术时间为63-210min,平均(101.39±8.75)min,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5-47h,平均(16.27±5.80)h,住院时间为19-86d,平均(38.79±11.56)d;术后切口感染2例,未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33%;随访3个月,患者均恢复良好,未出现死亡病例。

2.2患者手术前后肺功能对比

治疗后患者FVC、FVC1、TLC与RV等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重度肺气肿属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末期的常见临床表现,常用内科治疗以吸氧与痉挛解除药物为主,但未能取得理想临床疗效。肺减容术是外科治疗肺气肿的常见术式,在临床取得显著疗效,但因重度肺气肿患者多属于高龄,具有较多合并症,从而行常规外科手术具有较大风险性[3]。为探究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重度肺气肿的临床效果,本次选取60例患者均行腹腔镜下肺减容术并分析其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肺减容术属于临床公认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有效方法,其原理在于切除无功能肺组织以恢复胸膜腔的负压,降低肺呼气的阻力并有效恢复膈肌的收缩力,从而扩张肺组织以达到改善肺气肿患者呼吸困难的目的[4-5]。但由于该术创伤较大,且适应证较窄,而重度肺气肿患者无良好耐受性,因而临床应用受到限制。随着腹腔镜的广泛应用,于腹腔镜下行肺减容术取得较好效果,这在本次研究中亦得到证实。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01.39±8.75)min,明显短于同期应用常规肺减容术患者报告的(109.60±21.40)min[6]。同时平均住院时间(38.79±11.56)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提示腹腔镜下肺减容术可缩短手术与住院时间,从而促进患者的良好恢复。分析原因在于,本次研究采用辅助方法与切割缝合器,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同时减少肺切除中的漏气并发症发生率;本次行肺减容术中注意胸膜的固定,有助于胸膜与肺的均匀粘连,以避免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并促进其尽快恢复[7]。腹腔镜下肺减容术最根本目的在于改善患者肺功能,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术后患者FVC、FVC1、TLC与RV等肺功能指标均得到有效改善,提示腹腔镜下微创手术的良好效果。分析原因在于,该术式可切除病变肺部组织,以减少无效的通气并恢复正常通气,从而改善肺部的弥散功能;同时无功能组织被切除后可减少对邻近组织压迫并恢复肺部正常的气体交换,从而减少肺血管的阻力与心脏负荷[8]。本次应用腹腔镜可直视胸腔,便于各部位严重气肿肺组织的切除,从而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关于本组患者术后步行速度的改善情况,还待临床进一步随访结果以补充。

综上所述,重度肺气肿患者行胸腔镜下肺减容术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凡.难治性气胸合并重度肺气肿50例行单侧肺减容术疗效探讨[J].中国医药导刊,2014,16(5):802-803.

[2]陈航.腹腔镜下肺减容术治疗肺气肿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4):185-186.

[3]林滔.肺减容术治疗重度肺气肿[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10):1892-1893.

[4]陈刚.全胸腔镜下肺癌微创手术-肺癌手术的发展趋势[J].循证医学,2013,13(2):84-89.

[5]徐萌博.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肺大疱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2014,20(21):93-94.

[6]刘胜中.肺减容术治疗重度肺气肿及围术期處理[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8):1276-1278.

[7]迟晶.重度肺气肿的内镜下肺减容治疗技术[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0(4):12-14.

[8]李立彬.胸腔镜减容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30例临床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2):228-229.

猜你喜欢
肺气肿微创手术腹腔镜
腹腔镜疝修补与传统开放疝修补的比较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腹腔镜下胃袖式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运用
什么原因导致的肺气肿你知道吗?
冬季治疗肺气肿的四大要点
什么是肺气肿
肺气肿如何食补比较好
微创手术引流治疗急性上尿路梗阻并重症感染的临床研究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腹腔镜治疗结肠癌27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