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小娟
【摘要】 目的:疼痛会影响各个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会导致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改变,对术前的准备和术后的康复均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围手术期的疼痛管理显得至关重要,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疼痛干预在腰椎后路镜下髓核摘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2013年1—6月入院的腰椎间盘突出且经主治医生诊断后需要行腰椎后路镜随和摘除术患者306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围手术期给予疼痛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运用我科的《疼痛评估表》《生活质量评估表》《满意度调查表》评估干预效果。结论:干预组患者每日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实验组(p<0.05),干预组围手术期的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均更高,住院平均日减少。结果:疼痛干预在MED术围手术期起到了明显的疗效,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术前准备工作和术后康复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后路镜髓核摘除术;疼痛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103-02
应用效果腰椎间盘突出是目前困扰人类的常见疾病之一,其主要发病原因为椎间盘退行性变或受到损伤,身体过于用力或负重引发患者纤维组织受损,严重者甚至出现纤维破裂状况,由于纤维发生破裂,髓骸会从破裂部位膨出或突出,患者的脊髓与神经根会受到严重压迫,从而引发临床症状[1]。腰椎间盘突出给患者带来的腰腿痛常常让患者无法承受,而且通常情况下物理或者药物治疗只能缓解一时之痛,不能彻底根除,大部分患者最终会采用手术方式来解除疼痛。随着疼痛被提出作为第五大生命体,疼痛越来越受到重视,消除疼痛已作为患者的一项基本权利[2],外科无痛康复已作为最终的目标。本文通过将30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疼痛干预,探讨干预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分组:将2013年1-6月收治入院需要做MED术患者随机编号,奇数组为实验组,偶数组为对照组,本次试验共选取306例患者,其中男184例,女122例,年龄在22—55岁,以上患者均无其他基础疾病。
1.2实验方法
对实验组患者采取如下的围手术期疼痛干预措施,而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的常规护理。
1.2.1入院评估以及疼痛干预
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在当班时间内必须进行首次疼痛评估,利用VAS疼痛评估法并综合輔助项目进行综合评估,并将记录结果记录在《疼痛评估表》中,进行疼痛评分时应重点询问患者疼痛程度,疼痛部位、疼痛的性质、是在休息时疼痛还是活动时疼痛,疼痛是否与体位有关,结合患者症状体征进行综合评分。实验组患者每日10:00和22:00进行疼痛评估。对于评分≥3分的患者报告经管医生,予塞来昔补昔布口服,患者首次口服剂量为400mg,以后每次200mg每次,每日两次,必要时在口服塞来昔布基镇痛后采用其他止痛药物加强止痛。对于评分小于3分的患者给予缓解疼痛方法指导,采取舒适的体位,尽量分散注意力,听音乐放松,或者观看自己喜欢的电视电影。在病房内张贴疼痛宣教知识,常用药物说明书以及注意事项,加强患者自我疼痛管理意识,认识和面对疼痛;同时建立《生活质量表》。
对照组仅按照入院护理常规护理。即由护士介绍病区环境和安全告知,入院时进行评估并记录建立《疼痛评估表》、《生活质量表》,在患者自诉疼痛时给需要镇痛时给予止痛药。
1.2.2术前疼痛干预
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由责任护士于手术前1天进行疼痛控制认知干预,详细介绍手术的麻醉方式,手术方法以及手术过程;为接台手术患者提供喜欢的娱乐消遣,比如杂志、报纸、电视、电影等稳定患者情绪;对待手术时间较长患者必要时给予静脉补液,预防低血糖反应以及空腹疼痛。
1.2.3术后的疼痛干预
1.2.3.1超前镇痛:
实验组的患者术后均予留置静脉留置针,返回病房后首次静脉推注帕瑞昔布钠40mg,八小时后再次静脉推注帕瑞昔布钠40mg。术后第二天和第三天每日8:00和20:00分别静脉推注帕瑞昔布钠40mg.必要时再给予曲马多或者吗啡解救镇痛。术后三天后到出院前给予患者塞来昔布200mg每日口服。
1.2.3.2行为干预
患术后返回病房,告知患者去枕平卧2小时后根据患者需要采取左侧或者右侧卧位[3],减轻传统的6小时去枕平卧被动体位带来的枕后、骶尾部、腰部、伤口的酸胀痛。妥善固定尿管,避免因牵拉导尿管给患者带来的疼痛;评估导尿管留置时间,及时拔出留置尿管解除尿道的不舒适和疼痛感、预防尿道感染。术后饮食指导嘱患者术后前三天避免进食生、冷、硬,牛奶豆浆等易产气饮食,应进食容易消化的半流质或者软食,富含维生素,粗纤维饮食,避免便秘或者腹胀带来的疼痛。鼓励患者听音乐缓解疼痛,音乐疗法缓解疼痛的临床应用领域可分为急性和慢性疼痛,包括分娩镇痛、人工流产镇痛、手术镇痛等,术后音乐治疗能减轻疼痛,从而减少镇定药、抗焦虑药、镇痛药和麻醉药的使用,促进疾病康复;一项关于音乐护理干预对术后疼痛效果的回顾性研究发现,18篇文献中有15项研究表明音乐对术后疼痛有显著的积极效果项研究显示干预组的镇痛药使用量低于控制组[4]。
1.2.3.3心理干预
通过一系列的心理干预来消除患者对疼痛的恐惧、焦虑及无助感,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认识水平,帮助患者树立起对术后疼痛控制的信心,有助于减轻由于心理因素带来的过度疼痛反应。
2.数据分析和结果
2.1数据分析:
根据干预组、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疼痛评分、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来评价疼痛干预的效果。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相对数构成比表示。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差异。统计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
2.2結果:
3.讨论
现在仍有许多患者存在疼痛应尽量忍受,所有的止疼药物均有依赖性和严重不良反应的认识误区,拒绝使用止痛药物,向患者详细讲解止痛药的知识解除患者的顾虑,让患者接受使用药物干预疼痛。
手术创伤的直接伤害性刺激可引发炎性反应,引起炎性递质释放。炎性递质一方面直接致痛,另一方面还引起血管扩张、组织水肿,使效应感受器敏感度增加,痛阈降低,导致神经系统过敏[5]。其结果是引起疼痛增强,出现痛觉过敏状态以及持续疼痛。超前镇痛就是在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前,采取一定措施防止手术引起的伤刺激向中枢传递及神经中枢过敏化。达到术后镇痛或减轻疼痛的且的,使镇痛效果更为明显。帕瑞昔布钠是高选择性C OX一2抑制剂,对C OX一2的抑制作用是C OX一1的28 000倍。目前已被证实,在许多手术术后应用帕瑞昔能控制疼痛[6]
研究表明患者的焦虑,恐惧等负性心理,可加重术后疼痛[7],所以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通过心理干预消除患者对疼痛的恐惧、焦虑及无助感,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认识水平,帮助患者树立控制疼痛的信心,有助于减轻由于心理因素带来的过度疼痛反应。
4.结论
疼痛干预在腰椎后路镜下髓核摘除术(MED术)围手术期起到了明显的疗效,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术前准备工作和术后康复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瞿群威,朱书秀,张军.人卫出版社,实用椎间盘微创治疗学,2010:465-505
[2]易小彬. 从美国经验看现代疼痛医学,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3,28(24).
[3]唐梅宗,张文嫒.硬膜外麻醉术后体位护理体会.广西医疗杂志。2011,33(12)
[4]Engwall M,Duppils G S.Music as a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ostoperative pain:a systematic review.J P erishmanesth Nurs,2009,24(6):370—383.
[5]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9—142
[6]德生,王国年,王玉.不同镇痛药物经静脉超前镇痛效应的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5,21(3):16 8—170.
[7]K I SSIN I.Preemptive analgesia [ J], Anesthe Analg ,2005,00(3 ) :774 — 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