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以交往和对话为手段,以理解为目的所达成的一致性和共识。而物理课堂中民主性、创造性、合作性、主动性和自主性在主体间性理论的审视下,在现实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太多误解和偏向。理解运用主体间性的哲学思想,探索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建构和谐的生态文化课堂,提升物理课堂教学的文化品质,彰显物理课堂教学的人文智慧。
【关 键 词】 主体间性,物理课堂文化,文化建构策略
【作者简介】 张晓冰,江苏省第二批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江苏省物理特级教师,教育学硕士,南通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和南通市园丁奖获得者,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和南通市“226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师德模范,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南通市第一梯队名师培养对象。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2013年度规划课题“主体间性视域下的物理课堂文化的建构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为R-b/2013/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5) 07-0101-03
一、问题的提出
物理课堂文化是指物理教育范畴内的课堂文化,不是物理文化。那么,这种文化的主体是谁?是教师,是学生,是双主体?还是课堂,是技术,或是知识?我们又有怎样合适的策略可以实施合理建构呢?这些问题是我们在物理知识教学之外必须关注的真实问题,是建构高品位物理课堂教学必须思考的问题。
1. 物理课堂教学的知识本位现象依然相当严重。物理学科作为自然科学重要分支学科,向来重视传授科学知识,课堂教学的知识本位现象由来已久。这种现象在农村学校和部分条件比较落后的城市学校,因为实验设备的匮乏与本身的不够重视而体现得尤其明显。知识本位的问题还比较多的体现在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差,教师和学生大都满足于物理知识的学习,满足于运用知识解题,以为解题能力就是物理学习能力。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都失去了主体的特征,而成为知识的奴隶。
2. 物理课堂教学的教师中心思想依然较为普遍。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着教师中心论的影响与痕迹,即便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有些课堂上依然可以看到真正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几乎微乎其微。教师的“一言堂”,增加了多媒体的手段,教师对教学流程的把握,因PPT而变得准确无误,学生的思维也因为教学案而变得定向和片断等等。就连物理探究和研究性学习,也大都是出自教材、教师的规定性探究和学习,根本没有自发的从学生兴趣出发的真实探究,不体现主体性的主体算不上主体。
3. 物理课堂教学的学生主体性流于形式。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学方式的改革。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更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师生互动、小组协作学习、合作探究等学习形式相继出现,但往往未能脱离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如师生互动其实是你问我答,缺少思维深层互动;实验探究,其实是按教师安排操作实验而已;要求在一分钟内完成小组协作学习,只能是做做样子。
4. 物理课堂教学的文化因素远未得以重视。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物理课堂教学也在发生着变化,但技术化倾向较为明显,课堂教学中的其他文化因素,在教师的视线中,都被技术光芒遮蔽。如对教学流程的精细化,教学案、导学单的出现,貌似以学为重,实则对教学环节进行的技术处理,提高认知密度和强度;如对教学手段的信息化,没能发挥出其加强人本化的功能,而反观PPT的大量使用,大部分教师的应用都是在技术层面对教学容量的提升和教学形式的变化而已,从师生对话角度来说,是教学方式的倒退;还有电子书包、作业的电子推送和网上批阅系统等,都只是让人感觉到技术力量的单击。当然,我们也看到课内的在线即时互动、MOOC、翻转课堂等,正在运用技术传递着人文的力量,但在中学课堂还鲜有成功范例。
总之,物理课堂教学的技术性与人文性的存在着严重失衡现象,课堂教学文化还非常贫瘠,教师对课堂文化的理解也非常狭隘。为了建构起比较科学的物理课堂教学文化,我们有必要认真审视物理课堂教学的主元素,尤其是在主体间性视域下关照人与知识、教师和学生、设备与文化、环境与情感等。
二、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 主体间性。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是20世纪西方哲学中凸现的一个重要范畴,由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Edmund Hussel)提出来。这种主体间性的哲学思想是对现代主体性哲学的冲击,更是对传统主客二元论的颠覆。关于主体间性内涵的理解,西方哲学主要是从认识论和本体论等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的。我国学者一般是在实践论意义上使用“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以交往和对话为手段,以理解为目的所达成的一致性和共识。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对主体间性形成了如下共识:(1)主体间性客观地存在于不同主体之间;(2)主体间性强调的是不同主体之间的协调与合作;(3)主体间性是对主体性的扬弃与超越,是主体性的合理的、适度的发挥与发展;(4)主体间性的交往与对话精神已发展至其他的关系领域。
2. 课堂文化。所谓课堂文化,就是指在课堂当中教师和学生所共享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信念以及行為模式等的总和。课堂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以提高个体生活质量以及生命价值和意义为旨归的特殊的生活实践过程,是每个师生不断地超越和提升现有的生存状态,从而创造一种更为完满的课堂生活的动态生成过程。主体间性下的课堂教学更加强调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交往、对话的过程,文化的形成不仅仅是一种制度的、规范的建构,而更多地是创设一个交往的“公共领域”,“是一个各种不同的思想观念、理论体系和意识形式进行自由、理性的讨论的‘公共空间。在这个领域中,每个人作为平等的谈话主体,可以自由地公开表达他们的意见,理性地进行对话和协商,民主的讨论各种感兴趣的话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参与对话和讨论的资格,但谁都不能成为话语的霸权者,交往主体之间是一种自由平等方式,通过谈话的双向交流,形成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自由的‘思想场域”。
3. 物理课堂文化。所谓物理课堂文化,就是指在物理课堂当中教师和学生所共享的关于物理科学及其教育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信念以及行为模式等的总和。它不同于物理文化,后者是学科文化学的子范畴,侧重于强调物理学的历史性、整体性、思想性以及人文性。物理课堂文化是物理教育范畴的文化研究,侧重于课堂教学中的内涵、特性和行为的研究。物理文化是物理学范畴的文化研究,侧重于物理学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学科历史的文化研究。
三、主体间性下的课堂文化的主要特征
主体间性下的课堂文化包含如下主要特征:
1. 民主性。教育交往中的民主,不仅是教育主体间的平等和相互尊重,而且是有限教育资源在学生之间的平等享用。在教育过程中,主体间相互促进,即使自己成为主体,也是对方成为主体,形成一种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
2. 创造性。创造性是个体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和最高层次,是人的主体性的灵魂。在这个交往过程中,教师的创造性为学生的创造性开辟了道路,学生的创造性,也为教师的创造性提供了营养。
3. 合作性。即包括师生合作,也包括学生之间的合作,这两种相互合作,在自由、平等、民主的课堂文化中组成集体,共同完成任务。
4.主动性。在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师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和情意结构去主动地同化外界的教育影响,从而实现主体结构的改造与重建。
5. 自主性。个体在教育活动中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并利用内、外两方面的积极因素,主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积极提出质疑、要求答疑,相互研讨,以达到自己所预期的学习目标。
四、主体间性课堂文化建构的发力点
1.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教育的目的。人无论是认识和实践者还是认识和实践对象都具有主观精神,因此都是主体。主体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即具有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人。人的主体性既是人的本质体现。教育的功能在于唤醒受教育人的这种本质属性,使之獨立于人群之中,独立于思想之中,通过自我建构的方式,即便是与外界交往的过程中,也保持着这种主体性,不断完善着自己的价值,不断地表达着自己的认识和诉求,并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出自主性和创造性。
2. 主体间性是主体间的对等性。认识论中,传统的主客体二元论认为,我和我们是主体,你和他、你们和他们是客体。但在胡塞尔现象学中,我、你、他或者我们、你们、他们不仅相对于自然物质世界都是主体,而且无论作为认识者还是认识对象都是主体,你和他虽然是对象,但也是主体。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和我与你的对话,训练和控制是心灵的阻隔,如果把教育当作训练,人就成为单纯的客体。主体间性课堂的民主特征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尊重,而尊重的本质就是人格的对等。
3. 教学的主体间性表现在共识和同构。主体间的相互建构及其对客观世界的共同建构即主体间性。这种价值指向意味着:一是学生话语权的平等性。每个学习个体都真正拥有话语机会,表达权利和话语尊重。交流是达成共识的起点,单向的灌输不是学生的自主构建,更不是师生对话而达成的共识和同构。二是学生的思维的独立性。存在思想才能实现对话,学生没有自己独立的思维,不能实现和老师或同学的对话;只有打破教师思维权威,才能实现双向对话;思维的独立性是学生作为学习个体存在的特征,但它不是封闭性,它在知识的共识和同构中自主性。三是学生的创造性。基于每个学生不同的思维,在对话中去支持它的生长,这是共同建构的过程,也是创造的过程。反观统一认知内容、方法的灌输,得到结果只有是一个,那就是打了折的模仿式记忆。四是学习的恒久性。一方面指学习内容的恒久性,学习内容不是别人给的,而是基于自己的知能网络,主动认知、自主建构的,好比将新学习的知识、方法,以自己的话语习惯和思维逻辑,牢牢地“编织”进自己的知能网络,而不是外部的硬性“摆放”。另一方面学习方式的恒久性,学生的学习出于主观意愿,让学生拥有学习动机,是高效学习的开始;学生的学习心理氛围更为宽松,没有压迫感,这是孕育创造性的土壤;学习“成就”得到尊重,学生更有愉悦和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