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探究教学在体育课堂中的构建与应用

2015-10-21 20:00孙作仁
中小学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体育课交流探究

孙作仁

合作与探究是看似不同意义上的两种学习方式与课堂行为,却有着密切的联系,合作中包含着探究,探究中充满着合作,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在体育课教学中,合作是学习的外显形式,多以分组练习和组间竞赛的形式存在;探究是学习的核心体验,是在练习的基础上获得新知,解疑、释疑的学习过程。两者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引领创新。合作是探究的基础,探究是合作的目的,只有把合作式的探究或探究式的合作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出现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够提高学习效能。

一、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经过两年多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改变环境,激发学习热情;设置问题,营造探究情境;共同参与,引导发现创新”这一自主、合作、探究的体育教学模式。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是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性学习、合作交流和探究性学习的情境。

1.改变环境,激发学习热情。体育课主要是室外教学,每个学校的活动场所和体育设施是固定的,学生常年都在同样的环境中上体育课,时间久了势必会产生倦怠感,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外部环境是一名体育教师很难改变的,因此要设法改变课堂教学的“内环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育教师可能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课间就会有学生问老师这节课要干些什么。这说明课前每个学生的头脑中都会形成一个想象空间,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心强這一特点,将其想象力进一步延伸拓展。例如:教学内容更名,把走自然地形的练习说成《跋涉》、把耐久跑练习说成《急行军》等都可以让学生产生无限的遐想,把上课当成一种渴望。还可以变更练习器械,如用凳子当障碍物练习障碍跑、用纸飞机练习投掷等,都能让学生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

2.设置问题,营造探究情境。探究离不开问题,因此教师必须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可以是预设性的,例如短跑技术的教学中,教师提出“怎样才能跑得快”这一问题。学生通过练习、讨论得出答案,教师进一步向学生提问:“决定跑步速度快慢的因素是什么?”再通过学生的练习、讨论得出答案。问题也可以是临时性的,因为体育课教学是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的既定方案进行。例如教师发现学生练习时的错误,可向学生提出:“该同学的跑步动作有什么问题?”可以让学生发表意见,进行指证,随后教师可提出:“如何帮他改正呢?”进而让学生边练习边纠正错误动作。整堂课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也通过亲身体验体现自我,感知学习与认知过程。每节课都设置问题,会给学生今后的合作探究打下良好基础。

3.共同参与,引导发现创新。新课程改革下,教学应该是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过程,通过交流交往,形成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和同学间良好的人际交往以及融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共同参与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学质量。探究活动可能派生出一种创新活动来,创新和创新之间可能有一种技术的互补关系,教师教会学生各种技术技能,学生可根据自己掌握的程度创造新的组合。例如:由原地双脚跳绳到花样跳绳的演变等,均可通过共同参与、合作交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教师要及时调整位置,与学生成为合作伙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引导他们质疑、解疑,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例如:和学生共同设计一个游戏,并进行展示,然后请学生提出对这个游戏的看法,并进行学生互评、教师评价,提出改进意见。这些活动对学生都具有吸引力,能够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体育项目的创新不仅需要技术和体力,还需要智力的融合与之相结合,需要师生共同动脑、动手才能达到质的飞跃,并通过实践展示学生的探究成果。

二、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际操作

1.合理搭配,优化组合。合作探究多以小组的形式存在,那么在小组的构成上就需要教师根据本班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分配,包括小组数量、男女生比例、组员体能状况和学习水平等都会对合作探究能力起到制约作用,教师可以先进行实验性的临时搭配,通过实际观察随时进行人员调整,优化组合。要避免出现一支独秀的局面,只有当各小组的竞争力水平相对均衡时,才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合作探究的合力,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提出问题,创设情境。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预设问题,根据实际情况临时设疑,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产生“我想学到什么”、“我应学到什么”、达到“何种程度”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渴求解决问题的迫切心理。

3.分组练习,讨论交流。本阶段注重体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由局部到整体的交流、整合。根据体育课特点,要在实际练习、亲身体验的基础上进行解疑、释疑,不能流于形式,光说不练或光练不说都是不可取的。整个过程,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而应该适时参与各小组的讨论,不断提供信息,观察并收集学生学习的情况,点拨方法,铺路搭桥。

4.总结评价,举一反三。本阶段主要是对已学知识技能的巩固训练、迁移练习,使学生思维发散提高、具有创意,经组内组际交流评价、教师评价,互教互学,逐步完善,并最终形成个体、小组的探究或创新成果,形成技术动作或运动技能的可持续发展。

合作探究的体育课教学模式在新课改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更有利于从中培养学生互助合作、团结友爱的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它需要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体育课交流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体育课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