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观察选择气压治疗仪在防止患者术后出现下肢静脉血栓获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LC患者102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LC患者的随机分组。B1组(观察组 51例):临床选择常规护理+气压治疗仪的方法。B2组(对照组 51例):临床选择常规护理的方法。对比两组LC患者在完成手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以及预防总有效率两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两组LC患者分别完成手术与干预后,在预防总有效率方面,B1组明显高于B2组LC患者(P<0.05)。结论:针对LC患者,选择气压治疗仪给予临床干预,可以有效防止LC患者完成手术后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情况,凸显气压治疗仪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气压治疗仪;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下肢静脉血栓;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038-01
对患者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较易表现出下肢静脉血栓的情况。如果未经及时治疗,或者未选择合理措施给予临床干预,患者较易表现出肢体部分功能丧失,[1],为了研究有效方法降低LC患者术后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情况,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LC患者,临床选择气压治疗仪给予临床干预,最终获得显著的临床预防效果,现将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102例LC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LC患者的随机分组。在B1组51例LC患者中男20例,女31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41岁-71岁,患者的年龄范围为41-71,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5.6±1.9)岁;在准备手术前,患有高血压疾病的患者10例,自身体胖的患者20例,患有糖尿病疾病的患者10例。
1.2 方法
[1] 针对B2组LC患者,临床选择常规护理的方法。主要包括:①术后第一天,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切不可下床活动;②每间隔2小时对患者进行1次拍背;③术后6h 嘱患者以侧卧或平卧的姿势休息;④给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并做好口腔护理工作;⑤每天利用温水对患者进行擦浴,2次/天,对患者的双下肢进行按摩,并且保持患者身体各关节获得有效被动活动。针对B1组LC患者需要在患者接受2次震动排痰之后选择气压治疗仪给予临床干预也就是常规护理+气压治疗仪的方法。主要包括:①术后第一天,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切不可下床活动;②术后第一日在不同时段分别给予2次震动拍痰;③术后6h 嘱患者以侧卧或平卧的姿势休息;④给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并做好口腔护理工作;⑤每天利用温水对患者进行擦浴,2次/天,对患者的双下肢进行按摩,并且保持患者身体各关节获得有效被动活动。[2]仪器模式主要为C模式,压力主要从患者肢体末远端,每次2个腔连续移动到患者的肢体近端。选择气压治疗仪对患者的双下肢实施气压治疗,即术后3h之内进行一次,保证每次的压力在60mmhg范围内,循环间隔时间5s,整个治疗时间控制在15min左右,具体方法:将电源有效接通,对气压治疗仪进行准确检查,观察是否损坏,要求患者下肢穿长裤,要求棉质较薄,保证充气腿大小合适,观察是否出现异物情况。将患者双腿放置于护套中间位置。利用护套将患者的腿部进行包裹,之后完成每一管道接口的连接。之后将电源有效打开。在选择气压治疗仪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如果患者表现出肢体疼痛症状以及麻木症状,难以耐受,需要将压力参数进行合理调整,或者将患者当前治疗停止。
1.3 疗效判断标准
主要根据患者主诉,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体征表现以及患者彩超检查结果实施临床疗效判定。显效:患者完成手术后的3天-6天,患者未表现出下肢疼痛症状或者肿胀症状,患者的体温表示正常,患者能够自行行走,患者在出院后的一周,患者的双侧下肢未感觉出异常情况;有效:患者单侧下肢或者双侧下肢表现出隐痛或者酸胀症状,患者体温以及彩超检查结果未出现任何异常;无效:患者单侧下肢或者双侧下肢出現了肿胀症状或者疼痛症状,患者难以有效站立,或者站立后疼痛程度十分严重,与此同时患者表现出发热症状。
2、结果
本组LC患者分别完成手术与干预后,在预防总有效率方面,显效:84例(82.35%);有效:9例(17.65%);无效:0例;总有效51例(100.00%),最终获得较高的治疗有效率。
3、讨论
空气压力治疗仪又被称之为循环压力治疗仪以及空气波压力仪等。其主要是利用多腔气囊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反复充放气,最终针对患者的肢体以及组织产生一定的循环压力,针对患者肢体远端直至患者肢体近端有序挤压,最终有效促进患者的血液以及淋巴流动,将患者的微循环进行有效改善,促进患者肢体组织液回流,最终有效获得预防出现血栓以及出现肢体水肿的效果,针对血液淋巴循环有关疾病起到直接治疗以及间接治疗的效果。
其适应症主要为:①上下肢体水肿的患者;②防止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的情况;③解除压力引起手脚麻木;④长期卧床的患者;⑤防止肌肉萎缩。禁忌症为:①针对肢体重度感染未获得有效控制的患者;②于短时间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③心功能不全的患者;④恶性肿瘤。⑤表现为出血倾向的患者。
气压治疗仪防止LC患者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机制为:随着压力的增大,气压治疗仪气囊会对患者肢体造成大面积挤压以及按摩,在加压的过程中可以有效促进患者静脉血管排空,有效促进患者血液回流,最终流向邻近毛细血管,从而有效防止出现血液瘀滞的情况。此外,气囊针对患者机体产生的压迫作用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出现血栓的情况,将患者纤维蛋白溶解活性有效增强,最终有效避免出现血浆凝块的情况。
本组LC患者分别完成手术与干预后,在预防总有效率方面,显效:84例(82.35%);有效:9例(17.65%);无效:0例;总有效51例(100.00%)。
总而言之,针对LC患者临床选择气压治疗仪进行干预,在此过程中做好相关的检查工作,对患者体位不断变化,最终能够有效防止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凸显气压治疗仪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莫咪蓉,沈佩娟,洪爱莲等.气压治疗仪预防妇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观察及护理[J].护理研究,2013,21(23):2120-2121.
[2]刘喜梅,徐英,何海春等.气压治疗仪预防髋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观察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07(12):43-45.
[3]仇红玉,宋继成,单玲等.气压治疗仪预防妇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观察及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0):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