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内科治疗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015-10-21 20:03江熔沈平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靶向治疗恶性肿瘤现状

江熔 沈平

【摘要】文中分析了国内外肿瘤内科治疗的进展和现状,并分析了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恶性肿瘤;内科治疗;靶向治疗;现状

【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135-01

1. 前言

目前,在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理中内科治疗已经发展成同外科手术和放射治疗同等重要。肿瘤内科治疗是从上个世纪40年代肿瘤内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一般说来,肿瘤内科治疗包括化学药物治疗、免疫基因治疗、中医中药治疗和内分泌治疗等。其中化学药物治疗是肿瘤内科治疗的主体。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肿瘤的靶向治疗成为肿瘤内科治疗的热点。

2. 肿瘤内科治疗的进展和现状

化学药物治疗是肿瘤内科治疗的主体。国外化学药物作为肿瘤内科治疗是从上个世纪40年代开始的,1946年Gilman和Philips将氮芥成功地用于淋巴瘤的治疗,这标志着现代肿瘤化学药物治疗的开端。20世纪50年代环磷酰胺和5-氟尿嘧啶开始应用到临床肿瘤的化疗,七八十年代阿霉素、顺铂和卡铂等蒽环类药物开始应用于肿瘤内科治疗,在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滋养叶细胞肿瘤、儿童白血病和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上达到了根治的效果。上世纪90年代,紫衫醇等新的药物开始应用于肿瘤内科的治疗,使其肿瘤的治疗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进入21世纪,靶向治疗开始应用于肿瘤内科治疗,靶向治疗是指针对参与肿瘤发生发展过程的细胞信号传导和其他生物学途径的治疗手段,其作用靶点包括细胞表面抗原、生长因子受体或细胞内信号传导通道中重要的酶或蛋白质。我国的肿瘤内科治疗是在学习国外先进的治疗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59年中国医学科学院日坛医院成立了我国肿瘤内科的第一个专业科室,这标志我国肿瘤内科治疗的建立。从20世纪70年代起,全国各地开始陆续建立了肿瘤专科医院,到90年代我国许多三甲医院都成立了独立的肿瘤内科专业科室。

3. 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趋势

目前在肿瘤内科的治疗中,以细胞毒类药物为代表的化学药物治疗仍然是肿瘤内科治疗的主体,靶向治療也开始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肿瘤的内科治疗是从细胞毒类药物开始的,虽然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发展迅速,但以细胞毒类药物为代表的化学药物治疗仍然是肿瘤内科治疗的主体。分子靶向性治疗药物的副作用常常很少,且可间接抑制肿瘤的增殖、进展,长期维持与宿主的共存状态,靶向治疗近年来在一些传统的细胞毒类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常见肿瘤的治疗上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分子靶向性药物大多为非细胞毒性的药物,如果单独用于对肿瘤的治疗,效果往往不好,因此在临床实验中一般是与既往的治疗方案并用。

4. 结论

内科肿瘤学是临床肿瘤学中发展迅速,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三大重要途径之一。在肿瘤内科医疗中,靶向治疗已由科学研究进入了日常临床实践,但传统的细胞毒类药物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目前肿瘤内科治疗的主要途径,因此在传统的细胞毒类药物化疗的基础上要加强同靶向治疗的有效结合。另外,恶性肿瘤的治疗是一个世界性的医学难题,只靠一种治疗手段是很难治愈的,因此要将肿瘤内科治疗、放射治疗联合起来。

参考文献

[1]曹远东,孙新臣.肿瘤治疗的演变和思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03).

[2]石远凯.从2007年ASCO看内科肿瘤学的发展方向[J].中国处方药,2007,(09).

[3]何运胜.2009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重磅炸弹级药物的重大进展[J].国外药讯,2009,(08).

猜你喜欢
靶向治疗恶性肿瘤现状
CT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靶向治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靶向治疗对复发性耐药性卵巢癌的治疗价值分析
转移性结直肠癌二线治疗的研究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护理分析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