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2015-10-21 20:03曹仙玲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酮症酸中毒尿量

曹仙玲

【摘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简称DKA)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在1型和2型糖尿病的严重阶段,病情危重,死亡率较高。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救护理病情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134-0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指糖尿病患者在各种诱因的作用下,胰岛素明显不足,生糖激素不适当升高,造成的高血糖、高血酮、酮尿、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等病理改变的征候群,系内科常见急症之一。酮症酸中毒按其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3种情况。临床表现为:糖尿病症状加重和胃肠道症状、酸中毒大呼吸和酮臭味、脱水和(或)休克甚至出现.意识障碍[1]。为此我院120急救中心对10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讨,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0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龄为55~76岁,平均年龄为62岁,其中糖尿病症状加重和胃肠道症状者占总人数的50%,酸中毒大呼吸和铜臭味者占总人数的35%,脱水和休克患者各占总人数的5%,发生意识障碍的患者占总人数的5%。

2急救

急救的主要任务是挽救患者生命,减少患者痛苦以及减轻病情加重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正确而快速的将患者送往院的相关科室进行治疗,以提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治愈率为目的。

2.1当班护士接到120急救电话后,首先询问患者确切地址,立即通知医生和当班司机,迅速随车赶往目的地接诊患者。

2.2到达现场后,出诊护士通过患者面色、生命体征及呼吸状况,快速对患者的病情做出正确判断,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2.3急救处理原则:首先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迅速补充液体,以纠正患者缺水的状态,从而改善患者的体液循环和机体的应急状态,是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首要措施;其次,监测患者的血糖值,根据患者的血糖值,遵医嘱为患者进行岛素治疗;最后,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根据患者生化检查的结果补钾、补钠、补碱等治疗,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将患者送至相关的科室,进行下一步的治疗。

3护理

3.1迅速补液:补液速度一般应先快后慢,以尽快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和肾功能。要根据血压、心率、末梢循环状态,决定补液量及速度,对老年病人和心功能不全者输液速度不宜过快,宜在中心静脉压监测下调节输液速度,防止出现心力衰竭。一般失水常可达到体重的10%,24h补液量应在4~6L,前4h是治疗的关键,常补液1~2L,以后每5~6h约补液1L[2]。当尿量>40ml/h时,提示严重失水已改善。当血糖降到13.9mmol/L(250mg/dl)时,可给予5%葡萄糖溶液,防止低血糖反应。补液中密切观察心率、血压、尿量和意识情况的变化,治疗后出现烦躁不安、意识变化,可能为脑水肿的前兆。

3.2注射胰岛素

3.2.1控制降血糖速度,不宜过快,治疗中应每2h测血糖1次,根据血糖、尿糖检测结果调节胰岛素用量,了解降血糖的效果,防止血糖反弹。

3.2.2如果病情稳定,液体量已经补足,血压正常,也可转为皮下注射胰岛素,在停止静脉滴注胰岛素前1h,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一次,使静脉用胰岛素与皮下注射胰岛素有重叠过程,防止血糖反弹[3]。

3.2.3当血酮体正常而pH值仍低于正常,尿酮体仍阳性时,应继续使用胰岛素,同时输入葡萄糖或进食,使代谢逐渐恢复正常。在此期间,应注意避免血糖下降过快,若血糖下降过快可能导致脑水肿。

3.3补钾: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常在治疗1~4h后发生低血钾,血钾可迅速下降。因此,在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治疗时,除患者人有肾功能不全、无尿或高血钾等暂缓补钾外,一般在开始静脉滴注胰岛素和病人排尿后即可补钾。若有高血钾、尿闭则应严密观察。补钾时应进行心脏监护,根据治疗前血钾水平及尿量决定补钾时机、补钾量,并监测血钾浓度并及时观察尿量变化;严格控制补钾速度,此外还要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心律失常、肠麻痹和肌无力等症状。

3.4纠正酸碱失衡:通常胰岛素治疗后即可控制酮体的产生,纠正酸中毒。在严重酸中毒情况下可酌情给予小剂量5%碳酸氢钠液,在补碱后应监测动脉血气,补碱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补碱量以及补碱速度。

3.5病情观察

3.5.1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严重酸中毒可使外周血管扩张,导致低体温和低血压,并降低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故应监测病人体温和血压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迅速大量补液不当时,还可发生肺水肿等并发症,如发现病人咳嗽、呼吸困难、烦躁不安、脉搏加快、特别是在昏迷好转过程中出现上述表现,提示输液过量的可能,应立即减慢输液速度并及时报告医生,必要时可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4]。

3.5.2再者是观察病人意识状态、瞳孔大小以及对光反射的动态变化:补充大量低渗溶液、补碱不当,都有发生脑水肿的可能。如病人经治疗后神志轉清,而后又转为昏迷,要警惕脑水肿。

3.5监测尿量:尿量是衡量病人失水状态和肾功能的简明指标,当尿量>40ml/h时,提示严重失水已改善。观察皮肤弹性,估计失水情况。

3.6体位:昏迷病人头侧向一边,防止呕吐物误吸发生吸入性肺炎。按时翻身,防止压疮的发生。

3.7饮食护理:能进食者尽量鼓励患者多饮水,饮食暂不受限,根据患者喜好可适当进食西瓜、米粥等。

3.8心理护理:在120转运的途中,患者的病情容易出现反复的情况,因而患者及其家属会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状态,此时,急诊护理人员要及时安抚患者,稳定患者情绪,减轻其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且,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相关知识。

4小结

综上所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病情发病迅速、病情凶险的急诊常见的、危及生命,因此,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采取及时的急救和护理,可明显降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危险性,不仅能为临床的治愈率打下结实的基础,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冯冬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救和护理干预.基层医学论坛,2013年27期:109-110.

[2]薛留巧.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救护理.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年12期:100-101.

[3]张秀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救和护理措施.黑龙江医学,2012年第5期:34-35.

[4]黄怡.17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救和护理体会.健康之路,2013,(12):45-46.

猜你喜欢
酮症酸中毒尿量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26例抢救护理
糖友腹痛不止?警惕酮症酸中毒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自制精密尿量计量器测量患者尿量的效果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对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护理效果的对比分析
一例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8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