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区防治高血压的体会

2015-10-21 20:03刘国萍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预防治疗高血压

刘国萍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预防;治疗

【中图分类号】R47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099-01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按现有人口估算,全国高血压患患者数多达2亿,并出现年轻化趋势,极大危害了健康,并大大增加了个人、家庭、国家的负担。做好高血压人群防治工作,关键是提高“三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水平。提高“三率”关键在基层,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通过对高血压及高危人群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健康生活方式,指导规范化治疗,定期随访咨询指导等,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三率”,而且是防治高血压有效、经济、方便、可行的措施,也是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有效途径和预防措施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具体体现。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把这项工作扎扎实实做到实处,以切实改变被教育者的行为方式为目标。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我们社区有高血压患者200例,其中,男150例,女50例;20~30岁3例,31~40岁20例,41~50岁50例,51~60岁88例,61~70岁20例,71~80岁16例,80岁以上3例。糖尿病90例、高血脂50例、冠心病1例;肥胖49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登记,建立健康档案,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生活规律、饮食情况、患病及用药情况等,并且做到定期随访。

2防治方法

2.1开展健康教育

2.1.1社区健康教育要因人而异:由于患者居住环境、家庭背景、职业、文化程度等有所不同,所以健康教育应做到个体化、形式多样化。

2.1.2定期开展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发放高血压防病知识手册、健康教育处方,利用板报、宣传栏、张贴画等进行高血压知识宣传,每月更换1次内容。

2.1.3内容主要包括高血压诊断标准、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危害,如何预防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定期进行家访及电话随访等形式来提高群众的高血压病防治知识。

2.2危险性评估

每年对患者进行血压控制评估,按照患者全年血压控制情况,分优良、尚可、不良3个等级。优良:全年有3/4以上血压记录在140/90mmHg(1mmHg=0.133kPa)以下;尚可:全年有1/2以上血压记录在140/90mmHg以下;不良:全年有1/2或以上血压记录在140/90mmHg以上。根据高血压患者的分级,结合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以及并发症等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层[5],对所有患者进行心脑血管危险性评估,使其了解自己病情的重要性,增强防治的依从性。

2.4生活行为方式干预

2.4.1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盐摄入:钠盐可显著升高血压及高血压的发病风险,而钾盐可对抗钠盐的升高血压作用。每日食盐摄入量应在6克以下。

2.4.2控制体重:超重和肥胖是导致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而以腹部脂肪堆积为特征的中心型肥胖还会进一步增加高血压等心血管与代谢性疾病的风险。最简便和常用的生理测量指标是体质指数(BMI)和腰围,前者反映全身肥胖程度,后者反映中心型肥胖程度。最有效的减重措施是控制能量摄入和增加体力活动。以BMI<24cm;腰围:男性BMI<90cm;女性BMI<85cm为宜。

2.5戒烟限酒

经常吸烟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导致动脉硬化,并易发生与高血压相关的心血管及周围血管并发症。长期饮酒后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儿茶酚胺等内分泌激素升高,是促使血压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高血压患者应戒烟限酒。

2.6保持健康心态

不良情绪可对血压产生较明显的影响,喜、怒、忧、思、悲、恐、惊等均可不同程度的升高血压。生活节奏过快、压力过大也是血压升高的常见诱因。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努力保持宽松、平和、乐观的健康心态。

2.7血压的监测

为了方便居民,卫生服务中心提供每日免费测量血压服务;开办健康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建立高血压病档案,随时回访。

3药物治疗

3.1降压治疗的目的:通过降低血压,有效预防或延迟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有效控制高血压的疾病进程,预防高血压急症、亚急症等重症高血压的发生。

3.2降压的目的与目标降压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的总危险,防止脑卒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和肾病的发生、发展。降压目标对于一般高血压患者来说,应是140/90mmHg以下,而对于合并糖尿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肾病等高危患者,血压应降至130/80mmHg以下;7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150/90mmHg以下。

3.3降压药的选择

3.3.1常用的降压药有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钙通道阻滞剂(CCB)、α受体阻滞剂5大类。应根据患者的危险因素、亚临床靶器官损害以及合并临床疾患情况,合理使用药物。

3.3.2降压药的联合应用:两药联合时,降压作用机制应具有互补性,同时具有相加的降压作用,并可互相抵消或减轻不良反应。常用的优化联合方案有:CCB+ACEI;CCB+ARB;ARB+利尿剂;ACEI+利尿剂;CCB+利尿剂;CCB+β受体阻滞剂。次要推薦使用的联合方案: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CCB+保钾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保钾利尿剂。

3结果

经过1年左右的观察,除1例患者患恶性肿瘤死亡,1例原有冠心病复发,手术过程中死亡外,大多数患者血压控制为优良,未发生脑卒中及心肌梗死事件。

4讨论

本研究以社区高血压病患者为基础,开展高血压病综合防治,其目的在于提高社区人群的卫生知识水平,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开展以健康教育、膳食平衡及合理的药物治疗等干预措施后,制定和实施各种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方式行动,来提高患者、高危人群、普通人群的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行为形成率、服药率,从而达到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发生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娜,贾建利,胡晓光.高血压病人的社区健康教育[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4):475-477.

[2]余容,欧明.饮食中钠、钾、钙摄入量与高血压病防治[J]广州中医药学报,2005,5(7):40.

猜你喜欢
预防治疗高血压
Hold住,你的血压!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高血压界定范围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
高血压病人应具有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