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榕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矿产资源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十分之必要。就目前而言,我国社会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对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主要体现在利用率低下,滥采浪费现象严重,降低了矿产资源的国际竞争力,无法实现矿产资源的优化配置。要想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建立完善的资源开发体系,加大税费征收的比例,将矿产资源的优势加以充分发挥,从而增强其综合竞争实力,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对我国矿产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试探性地提出几点应对策略,以便相关人士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应对策略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我国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使得经济增长与环境和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就现阶段而言,我国虽然拥有的矿产资源总量非常丰富,但是人均占有量低下,并且由于其具有粗放的增长方式,导致我国资源无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1]。一般来说,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能够有效满足人们的需求,确保社会经济的安全和稳定,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实现我国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一、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矿产资源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导致资源的浪费,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源开采总量超标;二是滥采现象严重;三是产品深加工和附加值水平低;四是出口价格低,难以转变为经济优势。
(一) 资源开采总量超标
虽然我国对矿产资源实行限量开采,但是大多数采矿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往往无视国家政策,对矿产资源进行超标无序开采,导致资源的产量不断上升。如2007年上半年,我国钨精矿产量达到3.97万吨,锑精矿产量达到.23万吨,比2006年相比,其同期增长17.53%。我国的矿产资源大多用于出口,国外将这些矿产资源用作战略物质储备,一旦我国矿产资源枯竭,在国际竞争中将难以保持优势地位。
(二) 滥采现象严重
我国大多资源企业在对矿产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时,只追求眼前的利益,对资源进行掠夺性和破坏性开采,导致资源大量浪费,滥采现象严重。一般滥采浪费现象严重,其原因主要包括两点:一是我国存在大量的中小采矿企业。矿产资源作为国际竞争中重要的战略物质,其在国防工业以及国民经济的各领域中被广泛应用,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2]。这样使得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导致我国出现许多中小采矿企业,而这些企业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技术水平低下,无法对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并且其在利益的驱动下,往往忽视资源和环境效益,对矿产资源进行过度开采。二是监管机制对采矿企业难以进行有效监管。大多资源企业处于边缘山区,而矿产资源管理机构设置在城市,导致监管工作难以有效进行,而中小企业利用这一特征,对监管机构的管制进行巧妙避开,滥挖乱采矿产资源。
(三) 产品深加工和附加值水平低
就现阶段而言,我国锑、锡、钨和稀土产品的附加值低下,缺乏技术含量,特别是赣南的钨、稀土仍然停留在初、中加工的状态,难以实现产品的深加工,无法充分发挥出优势矿产资源的利用价值,导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如赣州在对钨资源加以开发利用时,其深加工产品的档次、质量以及品种规格和国外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同时我国生产的钨冶炼产品,仅仅只有小部分用于生产硬质合金,大部分属于毛坯产品,难以进行精深加工。我国矿产资源产品深加工和附加值水平低下,其主要原因就是我国加工技术水平低,没有广阔的消费应用领域[3]。因此必须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加工技术水平,确保生产的产品附加值高,从而将矿产资源的优势加以充分发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 出口价格低,难以转变为经济优势
我国大多优势矿产资源在出口时,其价格低下,难以将其优势有效转变为经济优势,导致其经济效益低下。其主要原因就是我国采矿成本低,矿产资源市场的竞争激烈,矿产资源开发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降低采矿权的费用,对资源进行低价出售,导致产品的深加工和附加值不高。此外,由于采矿具有较低的边际成本,其产量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产品价格下降,这样导致资源企业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出现超标开采的情况,导致矿产资源的优势无法充分有效发挥。
二、 加强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策略
(一) 提高资源开发利用的准入标准
目前,我国在控制资源的开采总量时,采取的主要措施就是对许可证进行限制和停发,这样往往只能治标不治本,无法实现长期治理的效果。因此必须要提高资源开发利用的准入标准,对管理和技术进行明确规定,严格审批实施标准和程序。一般而言,提高技术要求能够有效促进资源产品的深度加工,节省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将经济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而对资源开发利用的准入标准加以提高,能够对资源的开采总量进行有效控制,减少乱挖滥采现象,提高资源企业的整体环境和竞争实力,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 制定完善的矿产资源保护法律
目前,我国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导致其管理较为混乱,因此制定完善的资源保护法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这样能够有效体现出我国对资源的重视程度,确保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法可依,规范市场秩序,促进资源的优化整合。我国虽然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条文,但是其在实践过程中往往难以统一执行,因此 必须要制定资源管理的相关法律体系,明确规定资源开采、违规惩罚以及进出口管理等方面的标准,从而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 走联合重组的道路
我国大部分矿产资源企业都处于乱散的状态,其国际竞争力不强。要想有效提高资源企业的国际竞争实力,必须要加快行业资产的重组,将中央和地方企业资源整合的优势加以有效发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走联合重组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将我国的资源优势有效转变为经济优势,提高我国资源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促使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 提高资源的税费征收比例
我国要想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必须要合理调整经济政策,适度提高资源税费征收的比例[5]。这样才能有效阻止礦产资源的低价出售,促进资源企业对产品的深加工,减少我国的反倾销诉讼,提高资源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结束语:
我国矿产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会对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产生严重影响,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为了有效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必须要提高资源开发利用的准入标准,制定完善的矿产资源保护法律,走联合重组的道路,提高资源的税费征收比例,从而确保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明,魏晓平. 试论矿产资源有序开发的本质内涵与市场机制完善[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02:162-165.
[2]纪玉山,卢婧,刘洋. 低碳经济条件下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体系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2013,04:42-46.
[3]王淀佐,姚华军,贾文龙,王雪峰. 有关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思考与建议[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1,10:4-6+17+54.
[4]冯聪,薛亚洲. 我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管理体制现状分析及建议[J]. 中国矿业,2013,12:21-25+42.
[5]吴文清,郑玉林,陈红旗. 坚持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战略 助推生态文明建设[J]. 矿产保护与利用,2014,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