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梁
【摘 要】本文针对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的概念以及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的基础工作和作用进行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公路项目质量的控制和管理,对于整个公路工程的顺利完成至关重要。特别是近几年,在我国公路建设质量问题频发的背景下,如何透过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和质量管理机制,实现公路建设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实施条件的可能性,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
1公路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1.1以合同条款和技术规范为依据,通过一定的组织系统,按照规定的程序,运用各种有效和必要的方法,使工程满足设计要求,实现设计目的,最终质量达到一定的标准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1.2项目技术管理贯穿公路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从内容来看,技术管理内容与项目其他方面管理内容相互衔接、相辅相成,为工程项目管理的顺利实施而服务,是实现项目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1.3项目技术管理是从技术保证角度实现对工期、成本的有效控制:从前期施工准备阶段的原始资料调查分析、编制合理可行施工组织设计、全面的图纸会审等环节,到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编制及实施合理的施工方案、为减少返工和返修损失对施工过程及过程产品而进行动态控制。
1.4良好的技术管理能促进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低劣的技术管理将使整个项目管理混乱,严重时引起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控制失控、最后导致工期、经济方面的损失。
2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原则
2.1经济效益原则。施工现场管理一定要克服只抓进度和质量而不计成本和市场,从而形成单纯的生产观和进度观。
2.2科学合理原则。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都应当按照既科学又合理的原则办事,以期做到现场管理的科学化,真正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2.3标准化规范化原则。标准化、规范化是对施工现场的最基本管理要求。事实上为有效协调地进行施工生产活动,施工现场的诸要素都必须坚决服从一个统一的意志,克服主观随意性。
3现阶段我国公路施工技术
3.1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公路工程中的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不仅表现在发展了多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而且在材料方面研究和发展了高强度的钢材、高强高性能的混凝土应用技术,并且在研究和应用后张法、先张法预应力施工工艺的基础上,总结和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预应力施工的成套技术,包括先张、后张、有粘结、无粘结、后张自锚等方法以及配套的各类锚夹具和张拉设备。在公路工程的应用中,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优点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预应力混凝土的结构类型在不断发展中也日渐丰富。
3.2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
我国的地基夯实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目前的路基压实施工普遍采用大吨位的压路机,碾压效果有了明显改善,为提高路基的压实施工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对于特殊潮湿地区的路基压实,在施工时有一定的难度,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在软土路基的处理方面采用了灰土挤密桩、轻质路堤、土工合成材料加固等方法。我国的路基防护工程技术也日趋成熟,包括坡面防护(如石砌圬工防护、护面墙、植草等)、冲刷防护(如传统的砌石、挡土墙等)、支挡防护(如石砌的重力式挡土墙、悬臂式挡土墙、板柱挡土墙等)。
3.3 公路路面施工技术
路面施工的技术要求主要表现在材料的各项指标符合规范、施工机械的配备以及施工工艺的连续性。工程材料是公路桥梁施工的物质、技术基础,是直接影响公路桥梁技术应用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在公路路面施工过程中,推广使用的是干硬性混凝土,它是节约水泥、减少混凝土硬化收缩的正确途径;精平提浆辊的正确使用及收光作业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在材料采购方面应注重材料的质量,这是决定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材料的数量是否充足直接影响到工期及路面铺筑的质量,所以应对采购的材料进行检验,以便选用符合技术标准要求的材料,通常选用的沥青标号为AH-90、AH-110;另外拌和设备的选用也很重要,因为它影响着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质量及产量,所以拌和设备应满足工期的要求及工作的连续性要求;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主要取决于摊铺机,要求其效率高;压路机采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及轮胎压路机的组合作业。在公路路面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检测各项指标,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保证路面的质量。
3.4 公路改建时新旧公路结合部施工技术
改建一般是对原有路面进行单侧或者双侧的加宽,具体部位的处治包括边坡处治、路基处治、路面处治。由于原有公路的路堤边坡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已不能达到公路填方要求,所以进行改建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其压实度与同层次的新填路基控制一致、处治厚度与新建厚度一致等。现有的路基处治方法有挖土质台阶和土工栅栏处治。路面的处治比较繁琐,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也比较多,最重要的一点是旧路与新建路的各项指标达到一致,保证改建后的公路的通行条件和承载力能满足预期的要求。
4 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的基础工作与作用
4.1技术管理的基础工作。在公路施工前,应该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包括技术活动的开展,将技术管理基础工作的一个系统制定出来,组织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工作,使技术活动在施工现场中,目标和具体内容比较明确,如将图纸会审搞好,施工一定要按照图纸完成;施工方案或者施工措施一定要进行编制;一定要严格地将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施工作为参照,通过技术交底,从而将技术活动的可操作性和可检查性增强,可以保障管理工作有遵循的规章制度。
4.2技术管理的作用。通过技术管理,将施工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素质不断地进行提高,从而能够将问题提前发现并且进行处理,在技术和质量事故隐患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就将其解决掉,这样可以对工程施工保证质量。人员及材料、设备的潜力发挥的一定要很充分,在工程质量有所保证的情况下,可以使工程的成本尽量降低,可以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有效地将市场将市场的竞争能力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施工技术工艺比较复杂。在施工中,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同的环境条件的制约,只要始终坚持技术标准,注意加强施工管理,强化质量意识,因地制宜,适时进行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促进公路工程施工技术在公路建设中的推广应用,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交通环境。就一定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刁树民.公路施工技术管理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9)
[2] 陈建升.浅谈公路施工技术管理[J].民营科技2011,(04).
[3] 李国华.浅谈公路施工技术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1,(07).
[4] 郭洪坤;郭誠威.公路施工技术管理[J].河南科技2011,(01).
[5] 马艳春.试论公路施工技术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