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题中如何解读地理景观图

2015-10-21 19:08林春华
新课程·下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

林春华

摘 要:从近年的高考地理试题来看,地理景观图出现的频率较高,其目的主要是用来考查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对于地理图像的分析解读能力。看图解题已成为现代高考地理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能够在高考中攻克地理景观图的难点问题,学生就要对高中地理基础知识有个熟练的掌握,还要有对景观图解读技巧的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高中地理;景观图;解读方法

由近几年的高考地理试题来看,考试题型多以图表的形式出现,而对于图表类型中的景观图的考查频次居多。根据2013年全国的地理高考试卷统计得出10份考试试卷中就出现了14幅地理景观图,由此可见,地理景观图题型在现代地理高考中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重要性。

一、高中地理景观图的类型

地理景观图主要是指用实物景观图像来体现现实地理中的事象的一种画面。地理景观图可以将地理事物直接呈现出来,还能够把地理景观的空间分布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体现出不同区域汇总地理组成要素的发展规律,同时揭示了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约束的关系,有利于对相应区域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分析。而且通过对地理景观图的考查还能检验学生对图像中地理信息的获取和判读能力以及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对地理事物进行阐述、探讨和论证的能力。

地理景观图的类型主要分为自然景观图和人文景观图两种。自然景观图主要是体现地球上不同的地质地貌、气候景象和生物群落的一些画面;人文景观图主要反映的是地球上的群落、农工业和名胜古迹等画面。在现代技术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地理景观图的图像可以通过不同的技术方式获取,現在主要使用的是摄像、素描和卫星影像等几种形式。

二、高中地理景观图的解读思路

(一)根据题干读图,然后再结合题中所给出的材料,找出题干表示出的地理要素和地理现象。

(二)根据景观图中所显示的事物找出具有标志性的景观(例如画面的地形特征、标志性的建筑等)或是利用题干中给出的材料进行空间定位,分析出景观图的环境特征。

(三)仔细观察景观图中一些地理要素的典型特征,并分析图中这些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景观图所体现的区域能形成一个整体性的认识,这样才能了解这个区域的地理特征。

(四)依据题干中景观图中的信息,提取与设问有关的内容,并利用所学的相关地理知识进行解答。

三、高考地理景观图中考查的知识点

(一)按照地理景观图中所显示的信息判断该图所显示的地理位置。这是景观图所考查的基本内容。在大的地理环境背景下,不同的区域有其独特的地理外貌和地理特征。在地理景观图中根据图中景观所显示的地形外貌特征以及景观中所体现出的一些地域特性来判断景观所在的区域位置。

针对这一知识点,通常采用如下几种方法进行判定:(1)根据景观图中所显示的标志性事物来判定。例如黄山的迎客松、贵州黄果树瀑布等。(2)根据画面中的景观来判定。例如热带雨林的“滴水叶尖”,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等。(3)根据画面所显示的景观类别或属性进行判定。例如荒漠景观(胡杨林)处于半干旱干旱气候区,草原景观(牧羊群)处于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牧业景观(牦牛)处于青藏高寒区等。

例题1:下图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完成下题。

该区域位于( )

A.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

B.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

C.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

D.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

解析:该题主要是考查学生提取景观图中有用信息的能力以及结合世界区域知识进行区域定位的能力。根据景观图中典型地理特征即该区域西侧有山脉且有植被覆盖,东侧为高原荒漠又可结合题干所给的材料可知其位于45°N,并且距海(180 km)较近,可判断该地位于西风带,再结合世界地理知识(美国和欧洲西部)就不难判断出该地应为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应选D项。

(二)根据景观图中所显示的独特的景观事物判定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解答此类问题时,首先,根据景观图中地理区位来判定该区域的环境特征。例如,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横分布的特性等。其次,根据景观中中所体现的地理形态来判定该区域的环境特征。例如不同区域居民屋顶坡度的大小反映出相应区域降水量等。第三,根据景观中人类的活动来判定该区域的环境特征。例如插秧图,反映出江南水乡的主要农作物为水稻。

例题2:下图显示的是某地区“滴水叶尖”现象的图片,观察图片回答下面的问题。

该图片所示的现象常年在哪些地方出现( )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热带草原 D.热带雨林

解析:从图片中叶片和水滴两者的比例可得出叶片较大,并伴有水滴滴落,说明该植物的生长环境较为潮湿,故判定它生长在热带雨林区域,所以,选项D是正确的。

(三)根据景观图中的地理景观判定此景观形成的原因。地理景观的形成一般都是在自然和人文条件的相互作用下,经过一定的地质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地理环境产物。根据景观图中的事物或现象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也是现代高考地理试题中考查学生对地理知识掌握的一项主要内容。

针对这种题型的解题方式如下:(1)根据景观图中所示的地理事物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例如地貌景观的形成一般都和地质作用有关。(2)通过景观图中地理事物的形态变化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例如在较为寒冷区域不同时期冰川变化的图片根据图片中冰川面积的大小来判定地球气候的变化情况。(3)根据景观图中地理事物的功能变化来分析其形成的原因。例如我国著名的长城,它在早期建筑的主要目的是用于军事防御,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其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说明了地理文化景观具有时代性。

例题3:下图为某地实景图。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

A.搬运作用 B.地壳运动

C.变质作用 D.风化作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通过景观图中岩层的弯曲状况可判定该地是典型的褶皱山地,而形成褶皱的地质作用主要来自于地壳运动的水平挤压。A、D项属于外力作用,C项虽然是属于内力作用,但图中信息体现不出高温、高压之后的变质作用。因此只有B项正确。

例题4:下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下题。

下列能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解答此题关键要主要结合题干中“爬升”这个关键词,这表明沙丘行進的方向应与外力作用的方向是相同的,因此可以排除B、D项,再结合图4的景观图中沙丘的分布特点,又可排除A项。这可以借助高中地理所学的流动沙丘的形成原理来进行知识的迁移,可得出正确选项是C项。

(四)根据景观图中所示的内容来判定该区域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根据景观图中地理物质的外貌特征,再结合地理景观所体现的一些功能和指示以及其与人类活动的联系来判定该区域的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关系。

针对此考查点的解题方法为:(1)根据景观地理事物所处的区位对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联系进行判定。例如,在西北区域由于人类和该区域突出的矛盾关系导致土地严重的荒漠化。(2)根据景观图中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来判定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例如,现代沙漠区域面积在不断的扩大,反映出人类活动的频繁加剧。(3)根据图中人文景观的功能来判定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例如,江南丘陵地带的立体农业反映出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和谐发展。

(五)观察景观图从中获取整体或局部地理事物的功能。此点主要是对景观图中反映出的自然或人文的功能作用进行切入分析。这种类型题常常以一些重大的工程作为主要的信息,考查学生的观察、推理和综合判定能力。

对于此类题型解题方法如下:(1)根据图中地理事物的形态结构来判定它的作用。例如公路护栏起到保护作用等。(2)按照景观图中地理事物的类别判定其功能。例如三峡大坝具有蓄水防洪的作用等。(3)根据景观图中地理事物的地貌来判断其形成原因。例如“V”型谷的形成主要是受到流水侵蚀导致的。

综上所述,对于地理景观图题型的解读主要是能抓住景观图中的典型特征或关键信息来进行区域定位,再根据题干所给的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解答,一般都能较顺利地解决问题。因此,高考考生若能在学好高中地理基础知识的同时,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地理景观图的解读技巧,就能顺利地解决高考地理景观图的题型,为自己高考加分。

参考文献:

高梅.“地理景观图”2009年高考扫描[J].高中生之友,2009(21).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
家乡山河亦教材
浅论高中地理“双动两案”的教学模式构建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语言策略的研究
人文理念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地理的创新教学研究
理论结合实际,创新高中地理教学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