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任力
生物学研究对象是生物体的生命现象及其规律,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在课程“实施建议”部分首次明确提出生物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并把程资源定义为“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和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生物课程的建设必须依托学生身边的生物体及生命现象展开,在开发课程资源中寻求课程对学校当地环境相适应的途径。
生物体及生命现象区别于其他课程资源的突出特点是随季节性带来的不均衡性。如何按季节规律合理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具体如下:
首先,对课程资源进行储存和再生成。在生物课中会讲到某些生物现象,比如植物开花、鸟类育雏、蝌蚪孵化等,还有一些生态景观,如农田灌溉、绿化树修剪、花坛养护等,这些都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有时课程进度和资源发展的时间不相重合,造成有很好的资源但不能用到教学中的尴尬。
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可以提前备课,根据课程需要把需要的景观和现象进行拍摄、录音、录像,还可以制作成各种标本模型,把资源进行再生成,以图片、音频、视频的形式整合到教学中来,这样实现课程资源的保存,克服资源因季节性分布造成的不便。
其次,对动植物进行驯化养殖。生物教学中经常会用到各种实验动植物,这些动植物如果现用现采集,很容易造成对环境的破坏,而且也不方便,我们可以对这些动植物进行驯化、种植、养殖等,比如利用班级窗台设置养殖箱,驯养草履虫、水螅、小鲫鱼、蜗牛、蚯蚓等小动物,种植酢酱草、早熟禾、三叶草等植物,这样就可以在学习观察草履虫、观察水螅结构、探究血液流动、观察鱼类形态特点、探究分解者的作用、观察花的结构、观察根系结构、观察根瘤等等一系列教学内容时随手获得实验材料,既美化班级环境,又熏陶学生爱护生命的情怀,提高了他们的动手实践和观察能力。最重要的是,通过他们的亲身实践获得体验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既解决了课程资源合理开发问题,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部分难度较大的种养殖种类,可以采用老师操作、学生观察的方法,比如老师利用玻璃槽养殖蚂蚁,指导学生观察昆虫特点、蚂蚁的信息传递、社会化行为等等。还有老师指导兴趣小组栽培平菇等食用菌,研究微生物的作用、观察蘑菇的结构等等。这样就可以把受季节限制的课程资源通过种养殖的手段变成全天候的学习材料,随用随取,极大地丰富了课程内容。
第三,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改良。教科书的适用范围是全国,在实际应用中有时会和当地的实际情况有所偏差,最明显的就是教科书中所给研究对象在学生生活中出现的时间和教学进度相互错开,这给教学带来了障碍。我们可以尝试对教材中内容顺序进行再编排,把某些内容进行整合或者拆分,尽量在最合适的季节里讲授相关内容。比如把观察种子结构、分辨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分辨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探究种子萌发条件、探究植物的生长过程等内容相互整合,在4月中旬学习,利用班级窗台、校园空地,带领学生观察研究种子结构,然后进行分类。接着进行萌发催芽、种植,连续观察,把不同章节内容进行整合,按照植物的生长季节,开发成一个大型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知识。
第四,结合课程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课程資源,这些资源往往能够代表当地最典型的地域特征,是学生最熟悉的。在教学中可以把它们按照其分布规律进行编排,形成校本课或者课外活动,引入到课程中来。比如,某地把食用菌栽培作为教学内容,联系当地栽培基地按照从培育菌种,无菌接种、菌砖培养、田间管理、蘑菇采收、保鲜加工等环节,与菇农生产同步,编排教学内容。适时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参观、访问、实验等活动。因为按照生产季节编排内容,很容易获得实验和学习材料,也很方便找到实践机会和参观场所。方便了课程资源和课程内容的整合,凸显了生物课程的地域性特色,尽量满足了学生的成长需求。
课程建设的规律表明,教科书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全部的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本着“用教材教但不是教教材”的理念,结合当地课程资源的特点,扬长避短,因时制宜地开发各种资源,极大地丰富课程内容,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