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强 李月梅
王阳明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他的心学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他宣扬“知行合一”的哲学观,强调躬行实践的重要,更提出“致良知”学说,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倡独立思考具有深刻的意义。习近平主席曾经在公开场合多次提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提到“中国人讲‘知行合一,法国人讲‘打铁方能成铁匠,都强调要把思想转化成为行动。”。今天,研究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对当下价值观的影响,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知行合一”哲学观的诞生
王陽明的哲学观与程朱理学观念是大相径庭的,但是一开始他也是程朱学派虔诚的信徒。有资料显示,当年为了更好地研究程朱学说,王阳明还不辞劳苦多方寻找他们的著作,多次拜访、请教当时程朱学派的重要人物,一度将自己的研究方向朝程朱靠近,就是希望可以学习他们思想的精髓之处。但是后来的一件事情改变了他的观点,当时程朱理学反复强调“格物致知”,而在后来具体的研究中王阳明却发现很难做到“格物致知”。据说当时为了更透彻地研究王阳明曾经对着窗外的竹子“格”了好几日,其结果并非得到他想要的结果,不但没有“格”出“知”来,反而在多日之后病到了。正是在这个时候,他开始反思自己所坚持的学说是否可行。
王阳明当时的社会环境是明朝由强盛转向衰弱时代,和明朝初年的稳定、承平相比,高层统治者逐渐相互争名逐利,生活上也更加骄奢淫逸,朝政自然也没有明初的风气正了。有的宦官趁机窃权,扰乱朝政,再加上到了明中期边患频繁,也有不少藩王不断地反叛,下层的人民武装也不断发生,致使明朝处于风雨飘摇中。延续下来的封建伦理道德教育,纲常礼仪信仰已经失去生命力,更别说对人们有什么样的束缚力了。原本接受教育是为了提升自身修养、陶冶情操、为国家的建设富强贡献力量的,到了这个时候接受教育的读书人、士大夫能做的就是适应社会的大环境,逐名于朝,争利于世,整天趋炎附势,尔虞我诈。“方今之俗,廉耻未兴”,或许是当时社会环境最好的说辞。王阳明的心学正是在这时候出现的,他更加强调的是“立德践行”、“知行合一”,第一次将“知”与“行”提到了统一的高度,给失去活力的思想界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他的学说一提出来就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
二、“知行合一”观在当前社会的必要性
所谓的“知行合一”,就是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不能分割的一个整体。翻开古代的哲学史,我们不能发现很多学说、思想都是先人用自身的实践去证明的。就像释迦牟尼佛一样,他的悟道、得道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还有追随者的不满和离开;孔子也是一样,他的儒家学说在当时并不被看好,甚至有的书中记载孔子在某些地方受到百姓的驱逐。这些现象都说明了一种学说的产生,必定是人们思维空乏或者真空的时间段,此时世人的思维被世间的大环境影响,很难区分新生事物的好坏,与其不知可否地信仰还不如完全地排斥。王阳明也是遭遇过廷杖、被贬、流放后才开始在龙山悟道的,而他这一悟却石破天惊,响彻云霄。
“知”与“行”并非他首次提出,不说前人就是程朱理学中也提到了“知”与“行”,但王阳明的心学与他们的是有区别的,他强调了两者的同步性。这对于现在社会的人们很有教育、启发意义。相比以前我们现在的物质文化有了很大的进步,就像明朝的中期与初期相比,在逐步走向富裕的同时,我们更加关注的是经济、利益、名利,有些血液中流淌的礼义廉耻反而慢慢淡忘。现在很多人为了得到最大化的利益,不择手段地竞争,根本没有去思考这样做的伦理道德是否允许,社会的价值观取向是否允许,内心深处的道德规范是否允许。也就是将“行”放在首要位置,不管怎么样我先做了再说,后不后悔那是以后的事情,这也是很多贪污人员在刑拘的时候痛哭流泪悔不当初。其实要是在做的同时考虑下“知”与“行”的同步性,种种不良现象就会少之又少的。
三、现今社会上“知”与“行”相互背离情况分析
2015年公映了柴静关于雾霾的短片后,人们才发现身边的污染是多么严重。通过短片我们可以了解到,其实雾霾并不是这几年才出现的,多年前常出现“某某地因为大雾天气航班延续”的报道,用柴静的话说就是当时少用了一个“霾”字,曾经的大雾就是今天的雾霾呀。为什么我们当时没有发现,直到今天才发现呢?这里也可以用王阳明的心学来解释下,用传统的哲学观念也更能让人理解。以前我们关注的是经济的增长率,一切政绩唯GDP衡量,一切以工业增长指数评价好坏。为了达到地方制定的增长计划,一切看似不合法的手段都可以用,一切原本遵循的标准都可以放低。通过种种方式促进经济增长,这种做法本无可厚非,但是在做之前我们要思考下,如果没有了其它的约束,只求经济会不会带来什么不良的后果?把“行”放在前面,“知”的环节迟迟不去考虑,总有一天“知”的严重性会堆积如山的。
现在国家在倡导可持续发展,就是认识了两者脱节的厉害性,在做任何事情之前要考虑下后果,将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前想到,提前做准备。就像雾霾一样,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就将环境污染考虑进去,让“知”与“行”同步进行,就不会出现现在的局面。不一定要追求某一方面的先行,为了步伐一致可以相互牵制,相互约束。就像国家的军队编制一样,为什么在《亮剑》中李云龙那么强悍的人物,上面还要派一个政委来协助他,难道是不信任他?还是他的能力不及政委李刚的能力?我想都不是的,而是让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与一个善于行动的人相互结合,他们的“思”与“行”相互结合了才能更好地打胜仗。
反观我们现在社会行知背离的情况太多了,买官卖官、行贿受贿、赌博、走私等都是缺少正确的思想指导。每个人心中都是有善恶之分的,都有自己的标准,就像《三字经》中说的“人之初,性本善”。长久地不去思考“善良”的一面,“善良”一定会离你越来越远的。
四、个人“知行合一”观的培养与建立
王阳明心学提出之前,明朝的读书人心中有一个错误的衡量标准,当时人们认为书读的越多越有智慧,越受人尊敬。读书本不是坏事,我们现在也倡导多读书、读好书,但是脱离了实际的读书就没有意义了。你书上知识了解的很多,却不知道反思自己的行为,不知道用知识也提升自己的修养与品德,纯粹是为了一个累积而读书,只会越来越糊涂。而明朝当时士大夫多是趋炎附势的,那些读书人用书本上所读的去拍马屁,情况可想而知的。
从王阳明的相关著作中可以发现,他并不是排斥读书,反而认为多看书是很有必要的。只是他强调的是不能只读书,要有“行”的结合才更有生命力。你将各种礼仪学得非常熟练,张口就能背出来,现实中却不去实践,也就等于叶公好龙了。在结合个人修养上面来讲,我认为王阳明的心学观念与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在强调学以致用,在生活实践中努力去践行你的思想比什么都重要。同样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观再好,离开了他自身的实践,也不会有如此深远的影响。
总之,任何哲学观的建立都与个体的人分不开的,只有切实研究王阳明,研究他学术的精髓之处才能在今天的生活中,给我们更多的启示,让我们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才能更好地体现自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