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华
回首农村基础教育,喜忧参半,目睹现行农村教育,又添一丝担忧。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提高农民素养,关乎国计民生。展望未来农村基础教育,信心满怀。面对现行的农村基础教育,作为一个教育者,引发如下思考:
一、农村基础教育的回顾
“文革”期间,农村基础教育处于瘫痪状态,教师忙于搞运动,学生忙于做劳动。学生夏有锄草假、秋有秋收假,劳动是经常的事,锄草、施肥、掰苞米……教育出现停滞不前的状况。
1977年恢复已经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在农村重新树立了尊重知识、重视教育的良好社会风气,农村的基础教育出现转机,给农村学生带来新的契机。教师肯教,学生乐学,家长支持,教育呈现出了新的局面,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农村青少年的文化水平也逐步提高。
1992年,国家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教育被重新定位,将教育定义为第三产业,纳入了国民经济,教育产业和产业化的教育。这一时期,农村基础教育实行多渠道集资办学、“人民教育人民办”;高校合并和院校调整、高校大规模扩招和实行收费制度,教育也进入了一个最好、最快也是最稳定的发展时期。
教育并轨曾一度对农村基础教育产生冲击,家长为孩子的学费而困扰,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农村基础教育。家长逐渐转变思维,意识到文化与知识的重要性,就算节衣缩食,也要供孩子读书。
然而,教育的市场化,使农村基础教育再现困惑,农民辛辛苦苦培养出的大学生,在社会上找不到工作。殊不知,教育的市场化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广的平台,提供了更广大的就业空间。找不到工作是因为:有些大学生自以为大学毕业,就应该做管理者,不肯从基础做起,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成。他们没有意识到:以自身的学识,同样做小事,也一定能做好。
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市场化经济的深入与发展,农民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同样种地也要有知识,有了知识才能把地种好,才能高产、稳产。农村基础教育重现生机。
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为农村基础教育带来了新的惠农政策,减免学杂费,提供免费的教科书,最大限度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为农村的义务教育开辟了新纪元。作为教育者可以放心地教,孩子可以没有负担地学了,但这样的情况并没有减少我的忧虑。
二、现行农村基础教育所引发的忧虑
1. 学生流失严重。七年级时四个教学班,九年级时剩下两个教学班。家长把原因锁定在学校教学质量上,把学习好与坏全部推到学校和教师身上,进而想着孩子能在社会上找到一份工作就可以了,过早地让孩子加入到打工的洪流之中,致使初中阶段的辍学随着年级的增高而上升,初三达到高峰。令人忧虑的是这份工作能维系多久?孩子的未来又会怎样?
2. 离婚率的增高,出现“问题少年”。父母离异,孩子或由父亲带,或由母亲带,或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抚养。他们由于缺少父爱或母爱而出现心理偏激,思想极端,给教育带来困扰,这足以说明在农村已经缺少一种文化氛围对教育空间的强力支撑。
父母离异,也对孩子的教育造成缺失。由于性别的差异、思维方式的不同,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不尽相同,母亲的教育细腻,父亲的教育粗犷。另外教育孩子时,父母双方多半一严一宽,双方配合得当,放得去,收得来。而父母离异的孩子正是缺少这种配合,而造成教育的缺失。更何况“隔代监护”对孩子造成心理疾病,导致学生打群架、上网吧、闹课堂、骂人不脸红,把不听课、不写作业视为正常。
同时,父母离异也对孩子心理造成缺憾,孩子游离在父母中间,总觉得自己的多余,孩子往往消沉、自卑,缺少自信,这样也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给教育带来障碍。
3. 隔代教育。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进城打工,留守儿童教育自然落到爷爷奶奶等隔代人身上。他们关注的更多是孩子的物质生活,缺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因此孩子在价值观上会出现偏差,心理健康出现阴影。由于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导致许多“留守儿童”心理不够健康,学校生活中表现为孤僻、冷漠、逆反,不能和其他同学和睦相处,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4. 家长不懂教育。家长只尽义务,不尽责任,孩子交给学校,孩子们得不到父母的言传身教,教育交给老师。孩子学得如何,以自己的无知为由,面对教师常以自己的不会“自居”,在我與家长的沟通中常常是:“孩子学的知识我也不会,更谈不上辅导,老师你就多费心了。”听了这话,倍感责任的重大。但教育者哪有通天之术,学校教育怎能取代家庭教育。纵然知识不懂,责任总还是要尽的,不懂学得是否透彻,写得是否认真,各科作业是否认真完成还是总能看清楚,可又有多少家长每天检查督促孩子学习。以一句作业写完了吗,搪塞而过。孰不知,孩子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教师是一方面,家庭教育更至关重要。
有人曾提出“5+2=0”的教育现象。5天的学校教育,2天的双休日,学校的教育前功尽弃。原因是2天的双休日,家庭教育处于“无政府状态,有些孩子可能受到社会上的一些负面影响,使学校教育又回到从前。
三、农村基础教育所引发的思考
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办好农村学校,关系到广大农民切身利益,而且提高劳动者素质,关乎国计民生。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教育是关键。
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要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智如泉涌,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教师要以丰富的知识、高尚的人格魅力,做农村基础教育的践行者。爱因斯坦对教师的修养提出了三条要求:一是“德”即崇高的思想品德,二是“才”即知识渊博,三是“术”即高超的教学艺术技巧。
(2)缩小城乡教师的工资差距城乡经济和收入水平的差距,造成农村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的大量流失,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也随之进一步扩大。因此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力量,鼓励师范院校毕业生积极投身到城乡基础教育中来,增加教育内容和改变教学方式,缩小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
(3)转变教师的角色。教师要放低姿态,融入到学生之中,倾听学生的心声,做知识的传播者、学生的倾听者,了解学生心理,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给予引导,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指出:“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记》道:“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军辟而喻,可谓继志矣。”做一名爱学生和学生爱的老师。
教师的爱对学生来说,是一团火,是一种力量,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是激发学生潜在能力的催化剂,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阳光和雨露,它就如春风化雨,滋润学生的心田。
2. 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倾斜。农村中学由于受到区域的限制,学生居住得分散,家庭条件有限,有的学生雨天、雪天骑不了自行车,要步行上学。他们在校学习的时间,课外知识的拓展,与城市学生没有可比性,可政府在制定政策上没有考虑农村学生的现状,与城市学生同样竞争,有失教育的公平性。
在当前,我们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健全社会帮扶制度,让更多的农村初中生留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校园。
3. 建立家长教育管理机制。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之中,架起学校、家长之间的桥梁,搭起学校、家长的教育平台,进而使家长领会教育方针,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更好地将家庭、学校有机联系在一起,促进家庭、学校、社会的和谐发展。
家长方面的积极态度有益于学校和社会。家庭和家长的作用,可以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所提供的必要知识得到增强。
4. 为学生营造健康的成长空间。人是可以由外力加以铸范的,这外力有兩种:一是环境,一是教育。增强家长的责任意识,为学生创造和谐的生活空间;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空间;加强农村图书文化建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精神生活空间。
总之,让学生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成长,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格。农村教育既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农村发展状况的重要呈现。农村义务教育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长治久安。有拥有8亿人口的农村,基础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功在千秋,利在长远。教育是,而且必须是一种社会的责任,它涉及到政府、家庭、社区,要求所有人的承诺和参与,超越不同的见解和政治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