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
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传授的知识,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地、兴趣盎然地去领会。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此,我在数学教学尝试采用激励、愉快教学法。
一、策略引领——让学生获得成功
心理学研究认为,一个人只要体验过一次成功的欣慰,便会激起追求多次成功的欲望。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某种阻隔,只有体态语言的展现,而没有言语的表述,离成功仅一步之遥。此时教师如果能捕捉成功的点滴而加以引导,让学生走向成功的彼岸,学生就会品尝到快乐。因此,我在教学时,特别注意策略引领,让学生获得成功。
例如,教学“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时,当学生得出圆柱表面积的一般计算方法S表=S侧+2S底时,有位学生提出,圆柱的表面积还可以用S表=2πr(r+h+r)求出,并画出了如下的图形(图1)。很明显,学生已将圆柱的侧面展开,思路独特。但是,将圆柱底面的一个圆割补成近似的长方形后,其长应是底面圆周长的一半,两个圆割补成近似的长方形后,合在一起才是底面圆的周长,所以这个公式是错误的。为此,我作了这样的评价并引领:“这种思路非常独特,再仔细想一下,在推导圆面积公式时,把圆割补成近似的长方形后,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圆周长的多少?”经我这一点拨,这位学生随即画出了如下的展开图(图2),并自己更正:“圆柱的表面积用S表=2πr(r+h+r)是错误的,应该这样算:S表=2πr(h+r)。”在老师的指导点拨下,学生获得了成功,从那位同学的脸上不难看出其获得成功后内心的快慰。
二、 自主学习让学生进入角色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对数学活动参与的程度与学习时产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心理安全”及“心理自由”的情感。学生可以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自觉参与的欲望必然增强。
在课堂中,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首先教师应该更新教育观念,相信每一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对待每一个学生都应该一视同仁,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表现自己的机会,都能享受成功的愉悦。其次,教师在评价学生回答的问题时,应多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如“你说得不错”“你真聪明”“不要紧,慢慢说”“你再想想”等这些尊重、期盼性的语言。这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必然会激发学生乐学的情感。
三、善用媒体,使学生增添学习之乐
信息技术和现代教学媒体的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等特点,以及灵活多样的表现方法,有利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计算机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具有先进的技术功能,它能够对文字、数据、声音、图像、动画、录像、电影等多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教学目标,通过特定的技术,利用电脑的独有功能,设计出教学课件,把原本死板、无声平面的内容处理得生动逼真、有声有色、立体的画面,使枯燥的课变得生动有趣,从而使学生爱学、乐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创设多媒体情境,开启新的兴奋点
不少学生感觉数学内容过于严肃、枯燥,学习起来平淡无味。如果在展示问题时,适度运用多媒体,或把重点、难点的内容设置成醒目的颜色,或让“固定的”几何图形运动起来,提供丰富的感知信息,可以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积极思考。根据心理学规律和小学生学习特点,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这时适当地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可以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如在教学“周長的认识”时,当学生对周长的意义有了清晰的理解之后,有些学生有意注意力下降,而此时,寻求周长的一般解法,却正是本堂课的重点。为此,我用电脑课件演示了一场激烈的测量比赛:三位小同学比赛测量学校的长方形花坛,结果都遇到了困难。通过动画图像、文字注释和优美声音展现,把他们测量的过程生动的表现出来,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兴趣。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帮助对象,以三个小组的形式求出了花坛(长方形)的周长,轻松自如地突破了教学难点,充分的体现了多媒体教育的优势。
总之,小学数学的激励、愉快教学,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维,变学习为学生自身的需要,要善于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探索新知识的活动,并尽可能获得成功,以增强成功的情感体验;要善于设计练习,促进智能发展。这样,才能使小学数学教学真正成为师生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乐园,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更能体现数学在生活中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