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西
风景片,亦称“风光片”,是专题介绍风景、地理、名胜古迹的一种影片,除以优美画面展示风景外,也有普及历史、地理,以及考古学、气象学等科学知识的作用。在中国传统的古诗词中,不仅充满了各种的风景意象,同时也蕴含着与地域、历史、名俗等有关的深刻人文情怀。这是两者的共同点,也是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设计的关键和依据。
一、风景短片在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先行组织者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于1960年提出的一个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概念。根据奥苏伯尔的解释,学生面对新的不熟悉的学习任务时,有必要设计一个先于学习材料呈现之前的一个引导性材料。这种引导性材料被称为先行组织者。风景短片中蕴含的正是诗词中所描写的情境和意象。作为诗词教学的先行组织者,它在向学生提供必要的理念与印象的同时,也为学生的想象留下了无限发展的空间。
语文教学中充满了生活体验和人文情怀,尤其是在古诗词的教学之中,因为古诗词的文辞含蓄与意象的叠加,使得自身知识与阅历都不够丰富的中小学生难以理解诗词中所描写的景致以及情感的由来,这就使得在詩词学习之前的引导成为必要。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纯粹的文字引导材料很多时候并不能使他们在学习前有一个较清晰的观念与印象,儿童的认知发展特征决定了他们对那些直观具体的音乐与影像更加敏感更有兴趣,声像结合的呈现方式会具有更好的效果。与此同时,具有中国风的风景短片和古典诗词之间有着相同的中国古典精神气质,两者相互补充而把违和感降到了最低,使得整合的效果变得更好。
二、风景短片应用于诗词教学的实例——《忆江南》
白居易的诗词名篇《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的必修课文。鉴于四年级小学生对于江南印象模糊且缺乏概念,无法理解诗人触景而生的情感与回忆,所以我们以风景短片的形式作为课题教学的先行组织者,并由此展开整个课堂教学的设计。
1.关于风景短片的教师引导。师:“同学们,大家知道江南吗?”生:“不知道。”师:“江南,意为长江之南面。在古代,江南往往代表着繁荣发达的文化教育和美丽富庶的水乡景象。江南地区自古以来就以其风光的美丽动人而闻名天下,无数的诗人词人为江南留下了好诗好词。这么美丽的江南风光,大家见过吗?”生:“没有。”师:“那大家想见见这闻名天下的江南美景吗?”生:“想。”师:“好,那就让老师带着大家一起来领略那秀美动人的江南风光吧!”(开始播放江南风光的风景短片)……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的江南景色优美吗?”生:“优美!”师:“那同学们能不能告诉老师,你看到了哪些江南美景呢?来,大家讨论讨论,然后告诉老师你的答案!”生:(开始讨论)师:“好,江南美景是如此秀美动人,哪位同学来告诉老师你看到了哪些江南美景?”生:“我看到了竹子和花。”师:“对,老师也看到了那飘摇在风中的花朵和秀竹。江南地区气候温润,生长着各种各样的秀竹和美丽花朵,在很多著名的诗人词人的作品中都有过描写。那大家还看到了什么好景致呢?”生:“还看到了水上的房屋和小船。”师:“说得好,观察得真是细致。为什么会有水上的房屋和小船呢?这是因为江南地区多水,所以江南地区的人们就习惯于临水而居,他们在水上建起了独具江南特色的民居,那么船自然也就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2.教师的扩展性讲解。当对于江南风景短片的提问与讲解结束时,学生对于江南已经有了初步的印象与认识,而此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呈现更多的引导性材料,引导着学生进行超出短片范围的更为深入的探讨。然后,再向学生发问。引导他们进行讨论回答。如:“你眼中的江南应该是怎么样的?在你心里,江南还有哪些优美景色?你最喜欢江南的什么景色?你认为,江南地区的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呢?你喜欢江南吗?为什么呢?”
在教师一步步提问与讲解中,每一个学生都围绕着这些问题在心中构想着自己想象中的江南,并且在他人的描述中,不断地对自己心中的江南进行着修改、添加与丰富。在自我的思考和他人的引导与讨论之中建构起自己关于江南的认知结构,从而在他们的知识结构中有了对新知识起“固着点”作用的内容,达到了先行组织者的引导目的。然后,教师便可通过一段导入开始《忆江南》课文的正式学习,如:“看了这么多的秀美江南风光,相信大家心里和老师一样都有自己的一个江南。而在大诗人白居易心里也有他自己的一个江南,大家想知道是怎么样的吗?那就请大家翻开课本,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白居易的《忆江南》,一起来看看白居易心中的江南”。
古诗词是中国文学中的瑰宝,但同时也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回避的难题。我们必须认识到学生年龄和阅历的局限性是客观存在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和认知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引导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对诗词中的景象进行合理地想象与构造,以身临其境的方式来理解诗人的感情,这对他们今后的诗词学习都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