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丹
摘要: 目的: 探讨抗生素分级管理对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意义。方法: 对本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实施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后,与2013年1月-2013年12月该制度实施前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分级管理前后住院、门诊以及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使用抗生素情况。 结果: 实施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以后,住院、门诊以及Ⅰ类手术切口患者抗生素使用率均较2013年同期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在临床的推广应用有效,可以降低抗生素滥用事件的发生,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指导和监管作用。
关键词: 抗生素分级管理 合理用药 意义
抗生素是目前临床中应用极为广泛、用量巨大、品种繁多的预防类药物,自从1935年首个磺胺类药品应用于临床、1941年青霉素问世以来,抗生素的发展大大减少了感染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但是随着其应用更加广泛,甚至滥用,导致各类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层出不穷,而且随着耐药菌的出现,其疗效也受到影响和挑战。因此,合理应用抗生素类药物、减少抗生素的不必要使用、遏制细菌耐药性的快速增长,是近几年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本院为更合理、安全、经济地使用抗生素,以国家卫生部发布的《抗生素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为指导,并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实施了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现将具体应用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院实施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后,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4年12月实施该制度后各住院部、门诊部使用抗生素的情况。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以及金额等信息从本院药房自 2013-2014年的药物的出库数据中获得。
1.2抗生素分级标准
根据我国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及中华医学会联合发布的2013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并结合我院基本用药情况,考虑药品的安全性、临床疗效、对细菌的耐药性以及价格等因素,将我院目前使用的抗生素类药品分为三类。非限制性使用的药物:一线药物,首选药物。该类药物疗效可靠,使用安全,不良反应较少且价格经济合理,能满足常规临床治疗的需要,同时对细菌的耐药性影响较小;②限制性使用的药物:二线药物,次选药物。是广谱抗生素,临床疗效较好、但是不良反应较为明显、价格昂贵,且易引起菌群失调和耐药菌出现。③特殊医疗药物:三线药物,该类药物临床疗效具有针对性,但是毒副作用明显,价格昂贵。
1.3方法
统计2012-2014年度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实施前后的用药情况。其中,一线抗菌药物所有医师均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选用;二线抗菌药物应根据病情需要,由主治及以上医师签名方可使用;三线药物使用必须严格掌握指针,需经过相关专家讨论,由副主任、主任医师签名方可使用。因本院门诊不允许使用三线抗生素,所以门诊统计的数据不包含三线抗生素。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 17.0 统计分析软件对实行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前后的用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之间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统计结果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分级管理前后住院、门诊患者抗生素使用率比较
2.2分级管理前后Ⅰ类手术切口患者抗生素使用率比较
表二分级管理前后Ⅰ类手术切口患者抗生素使用率比较
如表1、2所示:实施抗生素分级管理后,住院、门诊以及Ⅰ类手术切口患者抗生素使用率均较较之前同期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讨论
3.1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现状
抗生素的使用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希望,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关注。由于临床各科室均可有合并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因此,抗菌药物的应用在临床上不可避免。据相关资料报道,目前我国各地区的抗生素使用率均在60%~90%不等,加之在动植物性养殖业的广泛应用,抗生素的使用存在着普遍的不合理甚至滥用现象。比如无指征的预防用药、无指征的治疗用药、选择品种错误或不当、给药途径不合理、给药次数不符合具体药物的药物动力学特点、用药周期过长或过短、调整频繁以及给药方案缺乏个体化等。而对于一个人口大国,耐药菌群的迅速增长将严重影响我国国民的健康与经济。产生这些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可能有:(1)我国处方药物管理制度不完善,未普及临床药师指导用药;(2)临床上,医务人员缺少用药经验,未能掌握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和方法,倾向使用广谱抗生素,无规律用药,频繁更换抗生素或联合用药不科学等;(3)患者及家属无抗生素合理使用意識,习惯无指征预防用药,在门诊药房自行购买抗生素类药物,引起病人产生不必要的不良反应甚至反转病情,延误治疗。因此,减少抗生素滥用是当前医疗界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3.2抗生素分级管理
我院在制定并实施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时,严格遵守制度指针、注重分级用药、坚持合理处方、禁止过度滥用的总体原则。选择抗生素品种及用药方案时,对局部、轻度感染患者首选一线抗菌药物;免疫功能低下者合并感染、严重感染、或经培养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敏感时,可用二线药物治疗;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选用应严格依据临床用药指征或敏感试验结果,证明致病菌只对三线抗菌药物敏感的药敏报告,紧急情况下未经会诊同意或需越级使用的,处方量不得超过1日用量,并做好相关会诊记录。对于重症感染患者、对一线药物过敏或耐药者,脏器穿孔患者、以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伴发感染者,可直接使用二级及以上药物。
3.3促进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干预措施
(1)完善规章制度:制定医院药品分级使用目录,规范和限制抗菌药物使用;限制给患者单张处方上开处的抗菌药物数量;限制较高层次医疗使用的特殊药品;淘汰某些落后药品,限制过多的低水平重复类别药品注册等。(2)加强药品管理:运用基本药物目录或药物处方集进行遴选和指导采购用药;实时监测药品的使用情况并进行评价反馈调节;制定疾病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用药指南。(3)加强培训教育:对患者及家属发布各种形式的教育、宣传材料,加强其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用药意识,指导其定期咨询药师或医务人员,不自行在药房购买抗生素药物;同时对处方者和药品调配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教育,以了解各类最新的药品信息,提高其药品处方和专业素养;开展有关抗生素知识的专题研讨会,促进医护人员的互动与学习。
本研究有关抗生素使用数据表明,在本院实施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后,有效降低了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率,减少了患者不必要的不良反应和经济损失,并促进本院药品管理更加合理、有序地进行。笔者认为应通过制度、管理和教育三方面综合性干预措施,使抗菌药物的使用发挥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周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在西药房抗菌药物管理中应用的意义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2(268):150-152.
[2]聂蔚,唐昊,修清玉.抗菌药物耐药机制和抗感染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1,11,10(6):606-609.
[3]唐昌丽.抗生素分级管理应用分析与体会[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8):4183-4184.
[4]边原,杨勇,闫峻峰等.综合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对策探讨[J].中国药房,2014,25(38):3640-3642.
[5]任长松.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的应用分析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2014,4,7(4):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