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丙江
【摘 要】目的:研究手术治疗胫骨干骨折合并踝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38例胫骨干骨折合并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手术治疗,同期选择38例胫骨干骨折合并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单纯外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2.11%,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68.42%,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手术治疗胫骨干骨折合并踝关节损伤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并应用。
【关键词】手术治疗;胫骨干骨折;踝关节损伤
在关节损伤中,较为常见的就是胫骨干骨折合并踝关节损伤,对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此种疾病有较高的发病率,且不容易被治愈,目前,手術治疗方法作为治疗胫骨干骨折合并踝关节损伤的主要方法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选取我院收治胫骨干骨折合并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38例胫骨干骨折合并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21~58岁,平均年龄(40.15±10.21)岁,其中14例患者为左侧受伤,24例患者为右侧受伤;11例患者为坠落致伤,12例患者为跌倒致伤,9例患者为重物砸伤,6例患者为扭伤。同期选择38例胫骨干骨折合并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22~57岁,平均年龄(41.24±11.31)岁,其中19例患者为左侧受伤,19例患者为右侧受伤;9例患者为坠落致伤,15例患者为跌倒致伤,6例患者为重物砸伤,8例患者为扭伤。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致伤原因,均无显著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实施手术治疗,在患者的骨折部位使用X线进行检查,并对患者的胫骨长度进行测量,并加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在手术进行中,取患者正常体位,以患者的实际病情为基础,实施钢板重建、对换、动力压板的方式进行治疗,而后采用螺钉或者石膏进行固定处理。在外固定支架术技术的处理上,需要完整性恢复干骺端,针对于开放性骨折患者在实施清创处理后,需要固定骨折部位,对血管神经组织进行检查,使用复位法牵引治疗,借助三维CT扫描,以对手术复位的最佳路径进行确认。手术中,应将骨解剖长度尽量缩短,将轴向旋转尽量减少,以使皮肤软组织损伤得以降低。在手术过程中,应有效实施复位、穿针以及固定方法,以对骨折复位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在手术中,可采用小切口半直视或者直视的方式进行,以使外固定支架穿针的局限性降低。在骨块固定上,可应用螺钉进行,对力线进行调整。并将钢针与垫片固定在连接杆上,对骨折的施力程度进行调整,在其达到稳定后再进行加压固定处理。
在患者手术后,需要对患处进行及时的止血处理,在患者的耐受能力范围之内,进行术后的恢复指导,经过8~28周,可拆除外固定架。
对照组实施单纯外固定进行治疗,针对于横断、稳定性骨折进行单纯外固定方法治疗,在进行复位后使用石膏管型进行固定处理,外用中药进行治疗,经过6~8周后将外固定进行拆除,换用小夹板进行固定,并进行关节功能锻炼。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踝关节恢复情况以及患者的活动情况。
1.4 疗效评价标准[2]
对患者的骨折情况以及踝关节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当踝关节无疼痛现象,能够实现自由活动,正常走路,骨折症状消失为优;当患者踝关节有较为轻微的疼痛,骨折症状较为轻微,走路可基本实现正常,活动情况较灵活为良;患者症状无任何变化且病情有加重的情况,活动度较低为差。
1.5 统计学分析
本组实验所有数据全部利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标准差(χ-±s)方式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代表,采用χ2进行检验,当P<0.05时,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2.11%,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68.42%,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综上所述,胫骨干骨折合并踝关节损伤的患者,伴有患肢疼痛、肿胀、畸形以及骨擦感以及局部会有压痛感产生,对患者的身心带来极大的伤害[3]。应用手术治疗方法有较好的疗效,能够使患者的关节功能得到有效的恢复,使骨愈合的时间得到降低,并加以抗感染、按摩治疗,使患者的功能得到较快的恢复。
参考文献
[1]吴世舫.手术治疗胫骨干骨折合并踝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4,(17):66-67.
[2]王美英.手术治疗胫骨干骨折合并踝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27):142-143.
[3]罗双元.胫骨干骨折合并踝关节损伤的手术治疗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0):18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