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的心理特征与护理

2015-10-21 18:14俞美琴
延边医学 2015年29期
关键词:心理特征心理护理治疗效果

俞美琴

摘要:目的: 研究癌症患者住院期间及治疗前后的心理特点,并结合患者的普遍心理特征及个性进行个性化针对护理干预,研究护理效果。方法: 将我院于2013年7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82例癌症患者纳入研究范围,根据每个人的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并评价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对临床资料的综合回顾分析,发现护理人员的态度、家庭经济条件、病情变化及亲属关心程度是影响患者心理特点的最重要因素,其他如学历、年龄、性别等因素也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心理。结论: 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特点,给出针对性、个性化的心理积极干预和护理,可以有效解除患者的心理障碍,提高其手术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从而实现疗效最大化。

关键词:癌症患者;心理特征;心理护理;治疗效果

医学上癌的定义是指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而位于间叶组织的几类恶性肿瘤则被称为肉瘤,因此人们通常说的“癌症”是泛指所有恶性肿瘤。在致瘤因素的作用下,人体局部组织的细胞不受正常调控而分化成新生物,这种异常增生的组织并不会随病因消除而逐渐消失,而是继续增长至破坏人体正常组织和器官。恶性肿瘤尤为明显,其生长速度快,常有远处转移,呈浸润性增长,导致人体食欲不振、逐渐消瘦,出血、发热频发,直至严重破坏脏器功能造成患者死亡。常见致癌因素主要是外界因素,如致癌化学物质、物理电磁辐射及生物病毒感染,少数遗传肿瘤、免疫缺陷、内分泌失调等内在因素也是致癌的一大原因。相关研究表明,除了常见的理化因素,人的心理社会因素也与癌症有密切的关联。悲观、压抑、忧郁等消极情绪会使中枢神经系统紧张过度,人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受到病毒、细菌等致病因素的入侵几率大大增加,成为诱发癌症的一大主因。因此,研究癌症患者的心理特点是一项很有价值的项目,通过对患者进行个性化针对护理干预,提高其存活率与治愈率。因此,我院将82例住院的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心理特点分析与研究,评估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82例患者均来自于2013年7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临床确诊为不同类型的癌症,并接受我院的化疗治疗与护理。本组患者男性45例,女性37例,年龄在19-77岁之间,平均45.2±9.6岁,病程为1a-8a,平均病程3.4±1.7a。其中单纯化疗23例、放化疗结合治疗9例、术后辅助化疗42例,姑息性放化疗8例。

1.2调查方法

我院采用自行编写的调查量表,包括心理特征及变化情况、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情绪变化影响因素等内容。采用面对面访谈式调查,由笔者将各项调查内容、题目及选项的意义讲解清楚给患者听,然后根据患者的自主回答依次记录,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临床调查资料。

1.3心理特征分析

患者从得知患上癌症到术后化疗阶段,心理大致会经历以下四个阶段:怀疑否认期、愤怒发泄期、忧郁悲伤期、现实乐观期。患者开始极力否认自己患癌症的诊断,再到接受确诊后的愤怒绝望,随着治疗的进行,尽管内心仍充满对命运不公的抱怨与命运无常的悲叹,但逐渐认识到身患癌症的现实无法改变,加上受到身边亲人与医护人员的鼓励,以及了解以往患者成功治愈的案例,癌症患者会萌生强大的求生欲望,心态变得积极,身体免疫功能随之慢慢恢复好转,这对手术治疗与理化治疗的恢复效果有莫大的促进。

1.4各因素对心理状态的影响

1.4.1年龄、性别的影响

年轻患者因为生活压力大,加之生活、事业正处于开始阶段,生活阅历尚浅而难以豁达,因而住院期间烦躁易怒,对疾病与治疗十分恐惧;中年患者对自身事业和家庭眷恋较多,易神经过敏和失眠,也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生欲;老年患者因为体质较差,疾病的疼痛感较强,加之子女与伴侣无法常伴身边,孤独绝望的心态明显。女性在患上乳腺癌、宫颈癌等妇科疾病时,出于女性爱美与天然的生育哺乳使命感,会情绪十分低落,担心自己不再是完整的女性,抑郁悲观情绪严重。

1.4.2护理人员的影响

医护人员的护理动作与言语往往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如护士护理服务时漫不经心、态度较为冷漠,患者就会担心自己是否到了无法治疗的晚期,所以护理人员才消极对待;护士背后偷偷议论,或当面小声交流,会让患者怀疑自身病情是否出现变化,变得焦虑。

1.4.3住院环境的影响

病房布置得温馨舒适,亲人与护理人员细心呵护,患者会感受到生机与温暖。反之,患者长期缺乏亲人陪伴与守护,会认为家属已经放弃自己,变得孤单绝望。同病房的病人治疗无效死亡,患者目睹身边的人由生到死只是一瞬间的事,对死亡的恐惧会剧增。

1.4.4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患者,常常担忧治疗费用对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压力,又担心治疗成功后无力偿还债务,变得十分忧虑,甚至放弃治疗。家庭成员关系若不和睦融洽,在患者面前发生分歧与争吵,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怀疑自己造成这种局面,变得闷闷不乐。

1.5统计学分析

对照组和实验组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均由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t参数对比两组差异,差异显著性水平设置为P<0.05。

2.結果

通过4周左右的个性化护理,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普遍改善,焦虑恐惧、孤独绝望等的例数较护理前下降很多,护理干预前后心理表现情况

表1;根据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影响患者心理状态的因素如下,详情见表2,患者对护理各因素的需求见表3。

表1 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状态对比

表2 影响患者心理状态的因素来源

表3 患者对护理各因素的需求情况

3.讨论

通过研究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基本明确了影响患者心理状态及患者对护理需求的各因素,并提出了个性化针对护理干预措施。首先要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通过健康宣教及心理呵护等措施,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明确治疗该有的心理状态。言语及肢体动作的鼓励会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而疾病预防、保健知识与用药治疗的教育,会让患者对自身所处状况有客观、理性的认识,正确的治疗态度会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其次,为患者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确保病房的舒适、安静,可根据患者的喜好布置病房,让病人感受到熟悉环境的温暖。良好的室内温湿度、通风条件及照明可以让患者的身体与心理感受更为舒适。同时,要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责任感,树立良好的护士服务形象,以熟练贴心的护理操作让患者放心,用耐心、周到的服务增进与患者的情感。护理人员要充分发挥人文关怀精神,竭尽所能帮助患者排除心理障碍,耐心疏导他们的内心困惑与担忧,力所能及满足病人的心理与生理需求,从而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治疗心态,提高住院期间的治疗与护理依从性,将治疗效果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红霞.住院癌症患者的心理特征及个性化护理[J].临床医学,2011,31(8):121-122.

[2]苗春红.癌症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措施[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05(23):98-99.

[3]陈娟燕,王霞英.癌症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7):4331-4331.

[4]张素娟.癌症患者心理特征与护理[J].北方药学,2012,(11):116.

猜你喜欢
心理特征心理护理治疗效果
浅析高校图书馆学生读者借阅心理
浅谈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