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技工院校中,计算机类专业是开设数目最多的专业之一,诸如:网站美工(青鸟淘宝特色班)、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数据库管理以及迅猛发展的新兴专业--电子商务等,几乎各个院校均有开设,学生数量激增,近些年连续出现就业难现象。本文结合信息技术职业岗位目标,分析现有课程体系的缺陷,通过对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过程的探讨,阐述了技工院校课程体系应从社会需求出发,探索研究能与职业岗位需求无缝对接的新课程方案,对于高效推动学生效果性就业意义重大。
关键词: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校企合作;一体化教学
一、现阶段我国信息技术领域岗位的分布和人才需求分析
(1)我国信息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的分布。据2000年7月至2014年6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公布的《国家职业标准》统计,在500多个职业中有计算机维修工、电子商务师、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多媒体作品制作员、电子计算机装配调试员、网络设备调试员、计算机软件产品检验员、企业信息管理师等10余个IT行业职业。
(2)信息技术人才需求分析。从机遇上看,作为被看好的热门专业之一,其迅猛发展有目共睹。就产业增长来看,IT产业在过去5年经历了年21%的增长速度,是同期国家GDP增长速度的三倍,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以IT产业中的软件行业为例:2013年,我国软件行业实现产值2.28万亿元,同比增长23.7%,其中利润总额2604亿元,同比增长24.7%,较其他传统产业相比,嫣然一枝独秀。如何能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工人才,帮助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这一难题就摆在了计算机类专业全体教师面前。
二、现有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的缺陷
(1)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对于如何推进技工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型技术人才,已成为当前技工院校面临的主要问题。当前,计算机类专业教材陈旧、知识结构滞后,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和实用性。技工院校学生毕业就面临失业,皆因他们目前所学根本不能适合社会需要,无任何企业愿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培训他们,企业更需要的是无缝连接即上岗就能用的毕业生。
(2)学校教育本身存在不完善之处,所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不是仅仅通过课堂学习就能获得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实现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因此,构建一个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本位的符合职业教育目标要求的教学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三、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改革过程的探讨
(1)当前,技工院校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急需构建一个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本位的符合技工院校教育目标要求的教学体系,这种教学体系就是一体化教学体系。
通過一体化教学,可以达到以下几个转变:教学从“知识的传递”向“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转变;教师从“单一型”向“行为引导型”转变;教学手段由“口授、黑板”向“多媒体、网络化、现代化教育技术”转变,从而以“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体现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实用性。
将传统课堂教学转移至实训室,把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进一步融为一体,通过一体化教师的讲解、演示、巡回指导等手段,让学生借助多媒体教学环境平台通过视觉、听觉等方法全面调动大脑机能的学习动机,结合技工院校教学的特点、发展趋势和要求提出以任务导向的模块一体化教学是技工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2)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措施。一体化教学实施,涉及面较为广泛,不是几个人在短时间内能完成的,必须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团结协作,才能将一体化教学落地。对于学生,在思想上引起重视,通过顶岗实习教育,企业信息反馈,往届毕业生的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重要性,若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接受一体化教学是关键。
此类教学需要“双师型”教师。反之,理论和实践仍是分割的。“双师型”教师意指能够把专业理论与实践操作有机地结合一起,高效率地教会学生的教师。此类教师必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综合职业能力不仅是操作技能或动手能力,还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为完成职业任务所需的全部内容。
四、技工院校课程体系应从社会实际需求出发,进行校企合作,探索无缝对接的新方案
(1)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由教育情景、教育资源、教育过程和方式等构成的系统活动。需要相关企业配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技工院校作为学校教育系统,具有人力资源等优势,但学校教育本身存在不完善之处,相关知识、能力和素质不是仅通过课堂学习就能获得的。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能够源源不断地从学校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人才,学校能够在企业支持下,使计算机类专业人才教育不断得到发展,双方实现共赢。
(2)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进行基地挂牌,切实实现校企深入合作。
由于我系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方法单一的局限,毕业生的专业素养、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近几年,我院根据专业特点和企业用人要求,我院与北大青鸟合作,采用“联合培养、定向教育、基地实训、双向就业”的校企全程合作教育模式进行“淘宝美工班”人才的培养。我院的实践证明,校企合作教育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它缩短了学校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的距离,有效地缓解了学生就业与岗位适应间的矛盾,进行了育人与用人的紧密结合,形成了一个由人才培养到人才储备、应用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姚正.计算机发展趋势展望[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01).
[2]陈建辉.计算机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2(20).
[3]赵丽丽.计算机在一体化教学应用中的几点思考[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01).
[4]杨琳.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顶岗实习”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
[5]北大青鸟软件学院.http://www.51zcit.com/article/60.html.
[6]黄晓梅.技校学生对一体化教学的学习适应性问题的研究[D].广州大学,2013
[7]冷鑫鑫.项目管理在中职教学实践课程建设的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4
作者简介:
龙楠,(1984.04~),男,郑州交通技师学院信息技术系,45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