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理达 吴婧婧
[摘 要]在今年两会中,李克强总理在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的概念,本研究尝试“互联网+”思维下创新创业现状调查研究,进行样本调查,从微观视角了解高职艺术类学生的真正想法,丰富高职学生在“互联网+”大环境下创新创业的相关理论,为高校对高职类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规划辅导扩充理论素材并提供现实依据。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创业
作为高职院校艺术类学生,深知自己与本科院校的差距,但在“互联网+”这样的大机遇下有同样创业的机会。虽在职业定位上有很大的不同,但作为设计学科,高职学生不仅是操作工,也需要理念创意来支撑,所以在实践学习中发现高职学生比本科生的动手能力更强,想法更好,不仅仅是操作工,这样的定位让高职学生有不同于其他的学历层次的就业选择——创新创业。
针对该课题的实际情况,主要选取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开展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把握理论发展脉络,对现状、成因进行归纳,为进一步开展提供资料和思路。通过访谈为本文提供个案佐证,从实践中探讨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和实施路径,最后通过问卷调查进行深入分析,提出针对性建议,强化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规划新意识,促进实现自身兴趣与创业目标的良好匹配,也为高校高等教育研究提供借鉴。调研总结如下:
一、高职院校的特性决定其适合发展互联网+的创业教育
因为其不同于研究性院校,一直是立足社会现实社会需求开设的课程教育,在近几年各种电子商务平台的兴起,淘宝、京东、拍怕、红孩子等网站在建立初期几乎是免费的创业实践平台。比其他传统的创业模式实践平台更具备挑战性和现实竞争性,更利于学生创业技能和创业素质的提高。所以大学生创业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二、高职院校学生的个体特征更利于开展互联网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顺应网络时代+创业教育
学生在专业基础的学习中,培养了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创业对于普通大众而言具有一定的门槛,而大学生的特征和互联网的活跃网民更加接近,在心灵和思维上具有很多的共性。这些内在素质决定了更好的创业潜力。另一方面,高职学生创业也存在着抗风险能力弱、资金不足、心理素质差等现状。互联网创业可以弥补学生这些方面的不足,熟悉的互联网和较小的经济投入容易促成学生创业的初步成功。
三、国家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顺应网络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趋势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跟上时代潮流,抓住发展机遇,把握“互联网+”这样与自己息息相关的项目,实现自己的梦想。
四、创业教育存在根基薄弱,学生接受和创新能力不足,升入开展存在困难等缺陷
很多同学在创业初期深感,理想是丰满的额,而现实是骨干的。仅仅依靠专业知识还是远远不够,对于创业需要的管理能力、自身生涯规划上还不够目标清晰。
针对上述这些问题,建议就高职学生 “互联网+”思维下创业能力培养途径进行如下调整:
一、营造良好的创业教育气氛
学院切实抓好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选择有创业经验和能力的教师来承担创业课程,选聘身边对“互联网+”有创业成功的人士来担任创业实践指导教师,毕竟各行如隔山,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具体深入的了解该区域的创业现状。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主动创造机会与社会接轨,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将实践项目引入创新课堂
改变填鸭式教学课堂模式,在课程设置中增添实践练习部分,根据各专业特色开展各种创业实践活动。比如艺术类专业,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展现大家平时的设计作品和绘画作品,学会在展现自己的同时推销自己,为未来创业投石问路,奠定好的创业基础。
三、加强自身综合能力培养
创业体现的不仅是专业知识,还要有充足的营销知识、优质的个人职业规划。这就需要学生自身有极强的充电意识,在学好自己本门专业的同时,积极参加学院各项活动,用科研的方式积极参与老师的课题,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利用互联网平台,为自己创造机遇。
本课题从学生视角出发,梳理高职类学生在互联网思维下创新创业的研究现状,对江阴地区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现状进行调研,提出改进策略,帮助更多的学生了解自我,在理性分析外部就业環境的基础上确定创业方向、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和调整方案,避免就业的盲目性,为个人走向创业成功提供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