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支持在脊髓损伤伴功能障碍病人中的应用

2015-10-21 20:03沈国霞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脊髓损伤功能障碍

沈国霞

【摘要】目的:本文在于探讨对髓损伤伴功能障碍病人患者进行情感支持的作用效果。方法:抽样选取360例髓损伤伴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分组,分为180例的观察组(结合情感支持)和对照组180例(常规护理),并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利用相关研究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后发现,对脊髓损伤伴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情感支持护理,较常规护理其负面心理得到了全面改善,并发症较不易发生,并能够在预期内得到良好的护理效果,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结合脊髓损伤伴功能障碍患者实际情况进行一对一的情感支持,充分利用语言和具体行为感染和干预患者心理,得到患者的理解与信任,不仅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摆脱疾病的阴霾,恢复治愈信心,减轻心理负担,还能够实现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护理意义。

【关键词】脊髓损伤;功能障碍;情感支持

【中图分类号】R65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026-01

脊髓损伤是由各种致病因子引发的横贯脊椎损伤,是一种造成创伤面以下感觉、运动、自主神经及括约肌等脊髓神经功能障碍的外伤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是患者在脊柱受到伤损时因结核感染、肿瘤、椎管畸形或狭窄压迫损伤及其他感染的发生而导致的功能合并性障碍,此病症造成病人肢体功能减退或丧失甚至致残、致亡,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生理及心理压力,容易产生敏感、焦虑、烦躁、脆弱、抑郁等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对病人进行情感支持干预,对病人进行一对一的护理治疗及心理疏导,对患者病情的恢复效果显著[1]。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9月160例脊髓损伤伴功能障碍患者,男63例,女97例,年龄在14岁和68岁之间,平均年龄36.5士4.2岁,病程1-10年,平均4.3年。分为年龄、性别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的两组,具有可比性,对照组80例,观察组80例。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治疗观察,护理员要做好对患者治疗诊断的记录,严格遵照主治医生的医嘱进行指导用药并实时进行监督护理,详细告知患者在治疗中以及日后的禁忌,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就医习惯,对治疗中的患者的体重、心率等状况进行详尽的观察和记录,发现任何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有针对性的情感支持护理干预手段,采取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及舒适护理等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脊髓损伤伴功能障碍病症大多是出于意外事故之后所导致的并方症,在治疗及病发过程中,患者易产生恐慌、焦虑及悲观应疾等消极情绪,因此,治疗前后,护理人员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对患者进行情感支持干预护理,及时采取健康心理疏导,向患者有针对性的传输脊髓损伤伴功能障碍相关医学知识,使患者正确对待自己的疾患,增加治愈信心。在此基础上,告知患者病情禁忌措施,避免导致病情加重的因素产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加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在护理员的鼓励下,树立对治疗效果的良好信心[2]。应充分发挥心理疏导和引导作用,鼓励患者多与其和医生发表对于自己病情的看法和治疗护理意见,重视患者的护理评价,及时纠正改进。

护理人员还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引导,积极开导患者,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不逃不避、不讳疾,勇敢地面对疾病,不断的挑战自己,赢得最终的康复。组织一系列的心理疏导教育,加强患者的心理素质,提高对抗疾病的信心,让患者在健康的心态下,提高住院生活质量,开朗心情,加强对于治愈的信心,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与此同时,更要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及心理引导工作,通过患者家属的安慰及关怀进一步给予患者情感上支持。另外,还要建立良好的挥社会支持系统体系,发挥社会情感支持的效用。首先建立以家属、同事及患者亲友为核心的社会支持系统,组织社会其他成员对患者进行良好的情感支持,给予其温暖,增强其自信心,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压力,避免产生厌世、弃世心理,其中作为脊髓损伤病人最为亲近和信任的家属,是患者最为强大的精神支柱与精神力量源泉。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获取的所有资料数据均应用SPSS19.0软件处理,以数(n)与率(%)表示計数资料,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式的对比,对照组心理情绪明显好转36例,基本好转24例,无效20例,好转率75%。观察组明显好转64例,基本好转14例,无效2例,好转率97.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讨论

脊髓损伤伴功能障碍是患者出于意外伤害而产生的疾病,突如其来的病痛易给患者带来较为严重的心理精神负担,影响患者病情的恢复和康复效果。护理是患者得到最大限度康复的关键性环节,护理员也是与患者接触最为密切的医疗工作者,担负着一定的治疗护理责任,在此项精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具有足够的耐心、严谨认真的态度、高度的责任心,专业的护理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有效地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支持护理干预,提高患者临床康复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应结合临床实际情况通过观察分析,给予患者精准有效的护理,在护理过程中加强沟通,取得患者信任。保证护理安全的同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引导患者形成健康的抗病心理和就医习惯。做好各方面的治疗指导,及时疏导患者不良的心理情绪,保持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实时观察记录患者的治疗情况。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实际情况和病情,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全面护理工作,强化患者康复效果,树立生活信念,除此之外,还需要患者家属的配合,给予患者更为强大的精神支持[3]。

综上所述,对脊髓损伤伴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情感支持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而且对患者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也同样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此护理办法,不仅具有医学意义更具有社会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颖,冀秀明,等.脊柱脊髓损伤伴神经元性膀胱功能障碍的综合康复方法[J].中国医学装备,2014,02:92-94.

[2]刘亚玲.脊髓损伤伴截瘫患者家庭自我护理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4,13:141-142.

[3]林国钦,方锦祥,等.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进展[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2,03:302-304.

猜你喜欢
脊髓损伤功能障碍
中医针灸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优势探
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在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ED治疗不能光靠补
溴吡斯的明联合巴氯酚对T6以上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与康复训练对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应用观察
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
行动学习法在脊髓损伤患者实施自助间歇导尿中的应用效果
胸腰段椎体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
有效防治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手法松解合中药外洗治疗膝关节屈曲功能障碍7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