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宏
【管理案例】
2014年9月3日下午,新学期刚刚开始,每周一次的校长办公会正常进行,本次例会的中心话题是“校园文化建设”。办公会成员通过讨论交流,普遍认为,学校创办至今,基本实现了“教师素养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办学特色更加鲜明、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办学目标,但由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连续性不强,所以学校的核心办学理念还不够明晰,校园文化建设品位有待提高。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教师的参与,怎样才能让全体教师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来?成了目前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最后,办公会一致认为校训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代表着学校的核心价值理念,可以通过征集校训表述语来引导教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会后,校长室向全体教师发出了“关于开展‘海师附小校训表述语征集活动的通知”。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校已经成为省级实验小学和县素质教育示范小学。近年来,学校围绕“守护童心 激扬生命”的办学宗旨,坚持在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旗帜下,不断丰富“关爱儿童、支持儿童、发展儿童、快乐儿童”的办学理念,彰显活动育人的办学特色。为进一步厘清学校办学思想,让学校办学更具特色、更有品位,校长室就面向全体教师开展校训表述语征集活动。
通知下发后,教师的参与热情很高,截止9月22日,共收到校训表述语191条,几乎每个教师都参加了,不少教师对表述语还作了非常深刻的阐释。随后,校长室召集办公会全体成员、教师代表组成评审组,对191条表述语进行评审,最终评出一等奖6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17个,并予以表彰。其中获一等奖的校训表述语是:1.志存高远 脚踏实地;2.用童心点亮童年;3.盈润生命 点亮智慧;4.快乐照亮我;5.恒;6.思想自由 行为规范。
【反思评价】
一、文化需要“唤醒”
校园文化是校园内师生共建、共享的精神氛围。作为一种教育力量,校园文化表现了一个学校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良好的校园文化能有效激发全校师生对学校办学目标、办学准则的认同感,激发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自豪感与归属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更能强化师生的工作与学习动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持高昂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
校园文化的力量虽然无处不在,但见之无形、身处其中的人们最容易对它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觉而不察,当教师对校园文化及其影响力浑然不觉的时候,就需要唤醒教师的文化自觉,校训表述语的征集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而开展的活动。这样的活动促进了教师对学校文化的审视、辨别、去伪存真,并引导教师结合时代要求阐发校园文化的当代价值,开启了学校文化持续积淀的大门。
二、文化是复数
毋庸置疑,校长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决策者和设计者。从某种角度看,有什么样的校长就会有什么样的校园文化。但校园文化绝不是校长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苦思冥想、精心策划出来的,因为这样的文化教师不仅不了解,也不理解。用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特·格尔兹的话来说:“文化这部行为化的文献,……就是這样为公众所有的。”
本次征集到的校训表述语中不乏有对校园文化深度思考的作品:严咏梅老师撰写的“盈润生命,点亮智慧”,能围绕着学校“守护童心 激扬生命”的办学宗旨,从生命教育的高度引领师生成长,实现了办学宗旨与办学理念的交汇与对接。许学工老师撰写的“用童心点亮童年”表明了永远的教育的立场——儿童立场,只有坚守儿童立场,真正的、良好的教育才会发生,这样的校训又暗合了我校“关爱儿童、支持儿童、发展儿童、快乐儿童”的“四个儿童”办学理念;倪庆华老师的“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很有意境,是对附小人20多年来办学历程的浓缩表达。成尚荣先生说:“文化是个复数,文化是‘我们的,不是‘我的。”这种由教师产生出来的文化,说到底才是真正的文化。
三、文化应走向深处
马克思对精神与物质的关系有过一个十分精彩的论述:“精神有一个随从,名叫物质。”可见,物质文化是文化建设的表层,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核则是精神文化。对精神文化的轻慢,很有可能造成学校核心价值观缺失,学校精神淡化。因此,要透过学校文化建设热气腾腾的表象,走向文化建设的深处。文化的实质是人化——以文化人,人也生成了文化;人不仅是文化的接受者,也是文化的创造者。不难理解,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宗旨,是让文化成为人的精神家园,在精神家园里培植和提升人的文化品格。本次校训征集活动,就是指向精神层面的,老师们在交流碰撞中,对如何为学生服务,如何为自己的专业发展服务,有了更加清晰的价值取向。更加正确的行为方式,使得教师的文化人格更完善、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