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地区辽代砖塔细部特征初探

2015-10-21 17:12李皓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7期
关键词:辽代

李皓

摘要:在中国历史上,辽代拥有独特的文化而深深影响着中华文明。今天的沈阳地区被誉为辽代的帝后故里,宰相之乡。因此,对于辽文化的发掘和研究,是促进地域文化日益丰厚和价值提升的无尽源泉,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独特资源。所以,本文通过对现存沈阳地区辽代砖塔探访,发掘本地区辽砖塔细部特征,为构建辽代建筑文化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辽代,辽文化,砖塔

砖塔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建筑类型,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的突出代表。早在西晋《洛阳伽蓝记》中就有对早期砖塔的记载:“子休遂舍宅为灵应寺,所得之砖,还为三层浮图。”北魏正光元年的嵩岳寺塔是现存最早的砖石密檐塔。到了辽代,尤其在圣宗、兴宗和道宗三朝,皇帝崇信佛教,使辽代佛教达到了百年兴盛期。因此,涌现出大量的佛教建筑,佛塔就是其中的最具特色的代表,至今仍有大量辽代佛塔遗存在辽宁省沈阳及周边地区。所以,沈阳地区现存辽塔对研究辽代砖构建筑具有代表性作用。

1.沈阳地区辽代砖塔平面形式

沈阳地区现存辽砖塔包括在今沈阳市皇姑区塔湾地区的无垢净光舍利塔、今沈阳新民市公主岭辽滨塔村的辽滨塔、今沈阳康平齐家屯的宝塔寺塔和今沈阳石佛寺乡的七星山时家寨塔。其中后者损毁严重,已看不清样子。不过从其塔底部周边形状上看,均为八边形平面,只有七星山时家寨塔平面形式为六边形,略有不同,而等级较高的沈阳无垢净光舍利塔是八边十三层密檐砖塔。八边形塔的这种平面形式有料可考的最早见于五代的南唐时期,但到了辽代才开始大规模应用,并成为高等级砖塔的蓝本。如果从佛教的教义上理解,八边形意味着有八面,有八方随佛之解,象征佛道的八个阶段。如果从当今科学的角度看,八边形的平面形式更加符合古代高层建筑对风荷载的分解,使砖塔更稳固。

2.沈阳地区辽代砖塔组成部分

沈阳与周边地区辽塔主要组成部分基本相同,包括地宫、塔基、基座、塔身、檐部、塔刹六部分,逐步发展成熟定型。

2.1地宫

地宫是用来埋藏舍利、佛经、珍宝以及石经幢或石碑的地下空间。

沈陽新民辽滨塔发掘过程中,发现其地宫宫室平面呈方形,东西略宽,长0.85m、宽0.8m、通高1.3m。叠顶,壁上涂有灰浆。靠北侧墙壁有一尊石雕菩萨,面目慈祥,属北宋风格。沈阳无垢净光舍利塔的地宫由青砖砌筑呈圆形,地宫四壁有保存完好的彩色壁画阿难、迦叶、护法神等。根据地宫出土石函铭文内容,可知这座无垢净光舍利塔是经辽沈州邑人李宏遂等发愿所建佛塔,建筑年代为辽重熙十三年。

2.2塔基

塔基是覆盖在地基之上,起到保护地宫和承托整个砖塔自身重量的作用。沈阳地区辽砖塔多为平整砖砌,呈八边形,有收分,无多余装饰雕刻。

2.3基座

辽塔基座一般为须弥座,等级较高的塔采用双层须弥座,象征着佛教世界的须弥山。须弥座上一般都有壶门、上下枋、角柱、间柱等,再往上还有平座、莲台等,束腰及卷草纹、瑞兽及各种佛教吉祥图案、金刚力士、鬼像等,具有非常好的装饰效果。沈阳塔湾无垢净光舍利塔基座高1.8米,边长6米,周边嵌以石条,上下边缘镶砌仰覆莲瓣,内砌青砖。在每面须弥座束腰中间,嵌入浮雕石兽头一个,须弥座交角处以竹节形角柱相隔。上层须弥座之上,为双层大仰莲,大仰莲上承塔身。

2.4塔身

在辽塔中,塔身通常是第一层塔身的简称。它包括了塔座以上塔檐以下的部分,高度约占总塔高的五分之一。由于塔身在全塔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又接近人的视线。因此其壁面雕刻精致。辽塔塔身包括塔身的壁面、佛像、塔身的砖雕、倚柱、拱门、檐下斗拱、普拍枋、阑额等。塔身的六个或八个面自成一体,中间设置拱券形的门洞或者佛龛。

辽代砖塔的券门形式分为三种,其一只在塔身朝南一面设一个券门,并可由此进入塔心室;其二在一层塔身四个正方向,既东、南、西、北四面设置四个券门,但是均为假门,不可进入,只作为存放佛像之用。其三是八门均设置有券门,为假门内置坐佛。

辽塔塔身的装饰丰富多彩,栩栩如生,其内容大多围绕着“佛”。在佛像上部多用凸浮雕的手法雕出尘盖,突出画面,以示对佛的尊崇。飞天承袭唐代的风格,身段却略显壮健,带有时代与民族风韵,它多在佛龛上方,砖雕横向,周绕卷云,雕刻精细,线条流畅,飘逸自若,极为生动。

沈阳塔湾无垢净光舍利塔塔身八面辟有拱门式佛龛,龛高1.32米,宽0.95米,进深0.25米。内置坐佛一尊,在东、南、西、北四正面在佛龛两侧,各立一浮雕胁侍菩萨,在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四隅面佛龛两侧,各立一浮雕胁侍罗汉,胁侍高约1.1米。胁侍和佛龛拱楣之上,有镶砌的宝盖、飞天砖雕。在佛龛宝盖之上,为嵌入砖塔的榜题,榜题楷书佛名,南为宝生佛、西南为等观佛、西为平等佛、西北为惠华佛、北为大慈佛、东北为普济佛、东为慈悲佛、东南为阿閦佛。塔身各面佛像、飞天、宝盖造型基本一致。新民辽滨塔塔身八面,每面砖雕造型基本一致,即在塔身下面中间部位开辟券龛,龛中饰一坐佛,券龛两侧各立一胁侍菩萨,一佛二菩萨上方饰以流苏宝盖,在塔身上部两侧饰二飞天,整体构成了一佛二菩萨二飞天的传统辽塔装饰格局。飞天呈“一”字型,两两相对,身系飘带,一手托供盘置于身后,一手前伸,八面装饰造型相同,基本没有变化。

2.5檐部

一层塔身以上,塔刹以下的部分统称为檐,大约占全塔高度的五分之二。其中,多层塔最少为五层,最多为十三层,都为单数层。因为古人多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以单数为尊的原由。因此,塔檐的层级数则往往反映了塔的建制规格的高低,层级越多,塔的等级越高,反之亦然。

辽代密檐塔塔檐各檐层之间的间距较小,塔檐大体可以分为三部分:一层塔檐、腰檐和塔顶。一层塔檐位于塔身之上,与其他上部塔檐不同,构造复杂,擔下都有斗拱支撑,出挑的距离也是最大的。但辽塔上的斗拱不同于木构建筑的斗拱,其结构支撑作用已经被大大消弱了,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塔的仿木构件装饰。腰檐为一层塔檐以上的各檐,层层收进。塔顶则位于各檐顶端,其成为全塔最重要的防水部位,同时也最易不容易留存,现存辽塔的塔顶多数已损毁,原状基本无可考证。辽塔的出檐方式可分两种:一种是由砖砌叠涩收分,层层挑出,沈阳地区辽塔以此为主;第二种是完全仿木,各层均由斗拱挑出。新民辽滨塔檐部一层大檐之上为十三层密檐,密檐由五行叠涩砖挑出,每层间束腰为三行,中间饰以铜镜。而沈阳塔湾无垢净光舍利塔为密檐十三层,高17.85米,每层高约1.4?米,每层檐通过4皮叠涩砖挑檐,再用3皮反叠砖收檐,檐上仿筒、板瓦形状的连体青砖,每层檐间束腰为5皮砖。

2.6塔刹

塔刹是辽塔最为光彩夺目的部位之一,塔刹约占全塔高度的五分之一,有砖制与金属制两种,而沈阳地区辽塔以金属塔刹为代表。塔刹由刹座、刹身、刹顶、刹杆等组成。刹座一般在塔顶平面上砌筑基座,基座为须弥座或仰莲座,上面以瓶、相轮、伞盖、刹球等部件, 组成一个完整的塔刹。如无垢净光舍利塔塔刹高6. 2米,由露盘、大瓣仰莲、宝瓶式覆钵、宝珠、铁刹杆及八根铁风浪索等组成现存辽塔塔刹以金属接地,可起到避雷作用,保护周围建筑免遭雷击。

结语

除了现存几处仍有遗存的沈阳地区辽代砖塔之外,有史可考的沈阳地区还有七处甚至更多辽塔供后人发掘研究。通过系统梳理现存沈阳地区辽塔细部特征,更加清晰明确了辽代砖构建筑的特点和典型形式,为今后构建辽代建筑体系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郭黛姮.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三卷 宋、辽、金、西夏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刘致平.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

猜你喜欢
辽代
巴林左旗出土辽代青铜佛板图像分析
试论辽代州县制的推行与松漠草原城市化
辽代契丹官服中的中原因素探究
壁画“刘三取钱”漫谈兼论辽代戏剧题材
中国古代琥珀艺术
辽代中京道城市群发展特点评析
辽代凿冰捕鱼考述
北京地区辽代火葬墓及相关问题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