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雄
摘要:当今世界,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培养。随着我国教育体制不断深化改革,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渐渐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并在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数学是自然科学中最为基础的学科,它有较强的逻辑性、抽象性和概括性。仅仅依赖教师的“教”,学生是很难将其掌握好的,最主要的是学生会“学”。从当今我国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是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在实际学习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往往被忽视。课堂上,他们的主动性得不到发展和利用,其原因分析主要有数学学科的本身特点、教师讲课方式、学生自身的兴趣、思维方式、参与热情等。
关键词:主体地位 数学学习 分析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在新的教育体制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成为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关键。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却很难被发挥出来,如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内容,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极为关键。笔者将从我国数学教学的现状出发,根据教学课堂学生的主体作用及其特点,来分析在数学学习中,学生主体的重要性并且如何提高学生的主动作用。
一、当前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深化改革,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已成为新的重点和要求。从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来看,我国的学生能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数学水平测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但课堂上,仍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由教师灌输,大部分的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思维被牢牢束缚,很难成为数学课上的主人。在中小学的数学教育里,存在许多与素质教育不相适应、难以吻合的问题。
虽然与同龄的外国学生相比较,我们的学生对数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得较为牢固,计算能力相对要高,但所花费的时间、精力远远超过外国学生,所受传统教育模式,教学方法的影响较大,学生长期被灌输“将系统的数学知识掌握好了,就可以学好数学”的思想。在我国,数学作为重要学科之一,学生学得越好,取得的分数也就越高,才能进入理想的高中、大学,学习所花费的精力也越多。中小学生所用的教材也是以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为目标,但难度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学生所能接受的范围,这就要求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练习、巩固,长期下来,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大大降低,跟不上课程进度,甚至出现放弃数学和偏科的现象。在教学方法上,教学目的、方式变化不大,往往采用同样的标准要求学生,学生的思维被禁锢,面对数学问题,只采用一种思维,一种方法,也就是教师所说的最佳方法,最高效率的解题思路,答案是唯一的。这样学习数学,学生的创造力大大降低,一路都在追随教师的步伐,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往往被忽视,学生很难将所学的数学知识有效地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数学的目的性,也被等同于为了数学考试,很多学生不能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学习数学的动机、兴趣不佳,自然不能促进对数学的有效学习。此外,面对数学薄弱,出现偏科现象的学生,教师的态度冷淡,出现不公平的心理待遇,对学生的负面影响较大。
从学生在数学学习的现状来看,学生自身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浓厚,这与教材的难度较大,学习方法的单一,课程的枯燥是紧密相关的。另外,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不能有效地独立思考,造成课堂上学生的主体作用很难被发挥出来。教学内容对学生要求较高,学生学习压力大,不能做到主动去学习、探索,学习的效率也是很低的,可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刻不容缓。
二、发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1.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利用学习动机对数学学习的激励作用,不断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树立参与意识。通过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我们可以了解到: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关键作用,可以积极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拥有良好学习动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主动积极准备,集中精力,认真独立思考,主动去探索。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讲解基础的知识技能,还可以向学生介绍有意义的数学发展史、趣味数学题、数学家的故事等。通过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动机。有很多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方法,教师可以选择贴近生活的例子来引出新的知识,既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又可以降低难度,便于学生理解。课前提出问题,设置成悬念,激励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及时肯定学生的学习效果;适当组织一些竞赛;营造轻松愉快的情景等,让学生有机会来展示自己的才华、见解,收获分析解决问题的快乐。努力做到这些,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2.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适当地控制教学进度,注重加强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学习过程极为重视基础性,很多学校为了赶上教学进度或者加大教学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学习的任务量加大,难度加深,反而忽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应充分考虑并结合学生掌握的实际情况。教学方式上,思路答案的唯一性,牢牢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因此,教师应重视数学定理、思想本质的揭露,展示解决问题的过程,分清主次,突出重点,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采用全盘灌输式教学。
3.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应注意各部分知识间的联系,做好预习的准备,课后及时归纳总结,把所学的内容做到融会贯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就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的学习,需要建立知识框架,把所学的内容及时梳理,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归纳,总结方法。虽然数学的题目千变万化,但也有规律可循,需要学生独立思考、领悟、挖掘出题目的相似性或相反性,对方法进行总结,提高做题效率,培养认清问题本质的能力。
4.选择适合学生学习能力阶段的教材或
辅助资料,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随着社会就业竞争压力的增加,人才竞争愈加激烈,很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报名了大量的奥数培训班,学校也会选用难度较高的辅导书,来提高升学率,学生的压力增加,学习难度提高,出现偏科现象,有的学生甚至选择放弃数学。因此,减轻学生学习压力,选用合适的教材辅导书甚为关键。面对偏科的学生,教师在心理上,会对学生产生一些不公平的待遇,例如喜欢数学科目的“天之骄子”,冷落那些数学较为薄弱的学生,通过言语,作业批改,成绩公布等方式间接或直接地表现出来,这些都会打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对待数学薄弱的学生,教师应多加關注,及时辅导,课后沟通,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家长在关心孩子成绩的同时,也应多关心孩子的心理状态,当孩子偏科较为严重时,及时沟通辅导,给予信心,责备只能是孩子放弃学习数学的催化剂。培养学生课堂主人翁意识,在课上让他们多去观察、思考、讨论、练习,有疑问的地方及时提出,教师转变教学方式,由全盘灌输到知识引导。
三、结束语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数学学习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断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高课堂参与热情。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要体现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易明辉.关于构建学生体育学习主体地位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0(8).
[2]关淑萍.学生的主体行为与和谐师生关系的辩证认识[J].成才之路,2008(4).
[3]王虹.探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初探[J].甘肃科技,2006(7).
(责编 赵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