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璐
【摘要】在我国近代音乐美学思想方面,拥有着众多的人才,其中影响力最为广泛的便是青主,他对我国近代音乐家的影响是很远的。本文主要研究了青主音乐美学思想的表现主义实质,首先介绍了西方表现主义的概况,其次分析了青主音乐美学思想的表现主义概况,最后探讨了青主音乐美学思想的表现主义实质,旨在客观地评价青主音乐美学思想,并推动我国音乐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青主;音樂美学思想;表现主义;实质
【中图分类号】J00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20世纪,青主作为著名的、杰出的音乐美学思想家与作曲家,其音乐思想影响着大批的音乐工作者。青主在留学期间学习了钢琴、法律与作曲理论等知识,在音乐思想方面,受西欧表现派的影响最为深远。回国后,青主编写出版了多本著作,在书中,他阐述了自己的音乐理念,即音乐是上界与灵魂的语言。本文论述了青主音乐美学思想的表现主义实质,旨在客观地、全面地评价青主音乐美学思想。
一、西方表现主义的概况
(一)表现主义的兴起
在19世纪,西方便出现了表现主义,它来自于绘画,主要体现在美术批评与文学创作之中,此时表现主义并未成为流行的思潮。在20世纪,表现主义作为重要的思潮,其重要性日益显著,在众多画家及艺术家作品中均呈现着表现主义,如:梵高、高更与后印象派等,同时野兽派画家对表现主义也进行了研究与批评。
(二)表现主义的发展
在二战前,德国的部分团体积极倡导表现主义,因此,德国成为了其中心。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品有1908年出版的《抽象与移情》,该书由沃林格尔编写;1912年出版的《艺术中的精神》,该书由康定斯基编写;1918年出版的《表现主义》,该书由赫尔曼·巴尔编写。在二战后,上述艺术家均相继离世,表现主义思潮逐渐衰落。在希特勒执政期间,表现主义受到了重创,在1933年起,表现主义被禁止,相关的运动也被迫停止[1]。
表现主义作为艺术理念,其形成受康德、尼采与费洛伊德等人的影响,该理念的核心为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彰显自我,它抵制对外在世界的展现与临摹。因此,表现主义使艺术呈现出了人灵魂深处的感受。赫尔曼·巴尔曾指出,在机器复制时代,人类丧失了自己的灵魂,在生活的牵制下,人的渺小性日渐凸显,为了摆脱困境,人类要探寻自己的灵魂,实现自我的表现与展示,进而构成了表现主义。在此基础上可知,表现主义抗议与指控着病态的现实,它属于艺术表现手法的一种。在艺术创作中应用表现主义,主要是指艺术家要表达自己内心深入的情感,在作品中传递自身的主观感受。表现主义的表现手法主要有陌生化、抽象与象征等。随着表现主义应用的日益广泛,在音乐领域所呈现的作品逐渐增多,大部分为自由的、无调性的,主要的代表人物有勋伯格、贝尔格与威博恩等[2]。
(三)表现主义的影响
在20世纪,表现主义思潮兴盛,它对中国的各个领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刊物方面,众多刊物对表现主义思潮进行了介绍;在文人著作方面,中国著名文人鲁迅与郭沫若等均对表现主义思潮进行了翻译,在1928年,出版了《表现主义的文学》一书,此部作品主要是介绍了表现主义的含义,同时也传递着国人对其的态度;在音乐方面,表现主义影响最为深远的便是青主,他通过音乐作品的创作,诠释着表现主义[3]。
二、青主音乐美学思想的表现主义概况
(一)青主音乐美学思想
1.音乐的特殊表现形式
青主虽然承认音乐的客观性,但他认为音乐艺术是精神世界的产物,可以称之为上界的、灵魂的语言。青主将音乐与绘画、诗歌等进行了紧密的联系,音乐家要对绘画与诗歌艺术等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音乐创作才能够有所保障,但与此同时,音乐与绘画、诗歌等艺术也存在差异,主要是由于音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音乐的特性主要体现在其存在与发展均处于一定的时间,青主对其有着明确的认识,他认为音乐为时间中律动的音响,但音乐不具备指意性与空间性。虽然音乐不能呈现直接的形象与具体的概念,但它能够表现人的复杂情感与心理活动。
2.青主音乐美学思想的特征
首先,独创性。青主音乐美学思想中最为显著的特征便是独创性,主要是由于他对音乐有着独特的理解,音乐作为特殊的表现形式,它是上界的、灵魂的语言,其中上界主要是指精神世界,通过音乐展现着人的理念、痛苦与愿望等不同的情感,此时上界的语言即音乐。在创作《我住长江头》时,青主留学归国,但其妻子则远在德国,为了表达对妻子的思念,他利用李之仪的词,创作了此首歌曲。在歌曲创作过程中,青主的思念之情得到了排解,因此,实现了上界的展现。青主认为上界是美好的、纯净的精神世界,而音乐是上界的语言,在此背景下,青主对音乐的质量有着较高的要求,在其创作、著书及表演等各个方面,他均融入了自身的情感,在高超技法的支持下,使上界语言得到了全面的、充分的展现。
其次,针对性。青主音乐美学思想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对其进行研究过程中,争议颇多。青主认为中国音乐的发展,要向西方音乐乞灵,此主张贬低着中国的音乐,崇洋媚外较为严重。但与西方音乐相比较而言,中国音乐的发展具有落后性,青主传递的思想为向西方音乐进行学习与借鉴。中国音乐在诸多方面存在不足,如审美功能,中国音乐过于强调礼与道,而忽视了审美功能的发挥;但西方音乐十分注重精神层面,利于国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青主提出了上述主张。同时,为了促进中国音乐的改革,青主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主要体现在乐器、声乐等方面,因此,青主并未全面否定中国音乐,针对中国音乐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通过对西方音乐的学习与借鉴,促进中国音乐的长足发展。
最后,融合性。青主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他的教育有国学教育与西方教育,不同的教育使其思想有所不同。在青主音乐美学思想中,他对国乐与西方音乐的思想进行着审视,在批判继承的理念下,使其音乐美学思想具有较为浓厚的融合性。具体表现在融合了中国音乐的传统思想,同时也融合了西方音乐思想。在中国主要倡导的思想为儒家思想文化,其中礼乐思想十分重要,青主对其进行了批判,在承认儒家思想积极意义的基础,提出了音乐作为独立的艺术,其创作要保持自由,此时创作的音乐才可以称之为艺术。同时,青主受西方表现主义的影响,强调音乐要展现人的主观情感与内心世界。
(二)青主音乐美学思想表现主义的特征
1.《乐话》与《表现主义》
青主創作了《乐话》,在书中展现着自身的音乐理念,他认为音乐属于上界的、灵魂的语言。在1930年,《乐话》获得了出版发行,该书的影响较为广泛与深远,此书主要阐述了表现主义的美学思想,同时也展现了青主对音乐的追求,即:尽真、尽善与尽美。《乐话》的写作形式为日记体,通过12部分介绍着青主自身的音乐感悟。
赫尔曼·巴尔创作了《表现主义》,在书中主要阐述了作者对表现主义思潮的批评与反思。他作为奥地利艺术批评家,其观点十分独特,在书中强调了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要注重对内心感受的尊重及内心体验的挖掘。
根据上述两个著作可知,《表现主义》中的观点直接影响着《乐话》,而后者主要是对前者进行了翻译或者引用。但青主的创作仍有大量的创新,主要体现在:音乐艺术中融入了表现主义[4]。
2.特征分析
青主通过《乐话》表达着自身对音乐的感悟与理解,音乐是上界的、灵魂的语言,同时,通过《音乐通论》再次阐述了上述观点。通过两部著作可知,青主所表达的上界与灵魂主要是指人的精神世界与内心情感,两部著作均展现着相似的理念,后者继承着前者的思想。在《音乐通论》中曾写到:音乐作为灵魂语言,它是一种形象艺术,描写着灵魂状态。当灵魂作为上界时,音乐即上界的语言。
表现主义主要源于绘画领域,但将其应用到音乐领域仍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著名画家梵高曾说过:在画作中,要呈现犹如音乐般令人安慰的东西。青主通过长期的学习,不仅全面掌握了《表现主义》,还十分了解梵高、毕加索与马蒂斯等画家的作品,因此,他将音乐与绘画进行了紧密的联系,通过不断的挖掘,明确了二者的内在关系。在此背景下,表现主义直接影响着青主的音乐美学思想,虽然表现主义贯穿于其音乐美学思想,但并非一味地照抄照搬,他的音乐美学思想中融合着西方的美学理论思想,同时对其进行了润色。在青主的创作、教学、著书、批评与表演等各个方面均体现着表现主义理念,他曾说过:音乐对于人类有着积极的作用,不仅能够唤醒人的灵魂,还能够治愈人心灵的疾病[5]。
三、青主音乐美学思想的表现主义实质
(一)表现主义的呈现
青主音乐美学思想主要是通过其创作及作品呈现出来的,在其创作的巅峰时期,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仅歌曲便达到了30余首,此时的歌曲主要发表在《乐话》与《音境》两部作品中。通过对青主音乐作品的研究可知,其音乐美学思想主要反映着西方表现主义,在其音乐创作中也融合着表现主义,通过其作品可以碰触人内心深入的情感。青主不仅是音乐家、作曲家,还是诗人,他曾所过:文字与音声均是我热爱的,前者表达着我的深意,后者彰显着我的深情。青主借助填曲,将中国古典诗词与自身的感情均融入其中,在诗词填曲过程中,青主十分注重诗词的字音,保证其具备平仄缓急;在谱写旋律过程中,青主更关注诗词的字义,根据字的特殊含义及其轻重,使创作包含着原诗词的感情[6]。
青主的创作未对歌词的声韵进行考虑,主要是由于他认为声韵会使音乐丧失生命与活力,当声韵控制歌曲的曲调时,音乐则会被约束,其自身的色彩将失去,此时的音乐不能称之为艺术,更不能成为灵魂的语言,在青主诸多作品中均体现着表现主义[7]。
青主对于表现主义音乐的论述较少,仅在文章中介绍了勋伯格的音乐技法,具体的内容为平行五、八度的分析。青主认为勋伯格的创作是由内心世界生成的,属于有感而发。青主在音乐的相关工作中,对音乐是灵魂语言的观点进行着反复的论述与强调,音乐创作过程中要呈现出创作人的真实情感,真实流露是音乐创作成功的保障,因此,青主音乐创作的理论基础为表现主义。
根据青主的全部作品及相关论述可知,青主受西方浪漫音乐派的影响较为深远,如:舒曼、理查德·施特劳斯。浪漫音乐美学思想在青主的音乐创作中均有所体现。同时,在众多西方音乐作品中,均与青主的美学思想有着紧密的联系,例如:莫扎特的众多作品。在《后宫诱逃》歌剧中,呈现出了人的迟疑与颤栗,由此可见其音乐表达蕴含着特定的心理内容;在《费加罗的婚礼》中,彰显着美学思想对其的影响。在西方众多的音乐家及其作品中均可以看到温柔的灵魂,因此,西方音乐作品与青主美学思想的联系是紧密的[8]。
(二)表现主义的偏失
青主的音乐美学思想呈现着表现主义,但也融合着中国音乐发展的实际情况,他认为中国音乐的现状不容乐观,仅依靠耳朵进行聆听,未能呈现人的内心世界,未能碰触人的灵魂深处,同时他认为中国音乐的发展要采用彻底的改革方法。对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而言,青主对其彻底地否定与批评,他贬低着中国本土音乐,崇尚外国的音乐,此时的否定,使其音乐美学思想出现了偏失,属于极端化的思想表现。
青主将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的音乐进行了对比,认为前者的表现形式与精神层面均相对欠缺,而西方的浪漫主义音乐不仅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还彰显着人的内心情感,他的音乐主张为“向西方乞灵”,同时提出了中国音乐发展的路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分别为音乐的民族性、世界性,国乐和西乐,在具体的阐述中提出要对西方的先进思想进行全方位的学习与借鉴[9]。
青主认为音乐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在不同的环境,音乐将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因此,音乐要突破诗词的束缚,此时音乐才能够成为灵魂的语言。他过于关注外国诗词中词语的轻重旋律,而忽视了中国古典诗词中音韵的和谐与情感的色彩。青主的音乐美学思想理论具有极端化的形式,主要是由于他未能发现中国现有诗词的独特性与艺术性。因此,对于青主音乐美学思想的评价,要保持客观与全面,他引入了表现主义,使中国音乐领域的发展更加丰富,但在中国音乐评价方面存在的偏失不容忽视。虽然他为中国音乐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对中国音乐极端化的评价使其音乐理论出现了偏失[10]。
四、总结
综上所述,青主音乐美学思想中的表现主义对我国音乐工作者的影响是深远的,他作为音乐家、作曲家与批评家,对我国音乐发展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但对中国音乐的评价存在偏失,因此,在研究其音乐美学思想表现主义实质过程中,要保持全面性、客观性。青主作为我国现代音乐的领军人物,他对中国音乐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通过研究,对青主的认识将更加客观,对其音乐美学思想中的表现主义理解将更加深刻。
参考文献:
[1]冯长春.如何历史地评价青主的音乐贡献[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9-11-20(03).
[2]李向峰.青主音乐美学思想的再认知[J].音乐天地,2009,10(04):41-43.
[3]杨康宁.青主音乐美学思想研究的综述与思考[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12-25(03).
[4]蔡仲德.青主音乐美学思想述评[J].中国音乐学,2014,10(03):79-96
[5]董晓.青主音乐理论思想研究综述[J].作家,2013,08:230-231.
[6]李珊珊,高亮.青主音乐美学思想特征分析[J].大舞台,2014,08:135-136.
[7]辛欣.音乐是上界的语言——谈青主的音乐美学光辉[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5,04:49-50.
[8]丛晓东.青主音乐美学思想的独特性与矛盾性[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2,03:81-87.
[9]邓四春.青主音乐美学思想中的宗教因素[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13,03:12-13.
[10]邓四春.青主音乐本质观辨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1,02:8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