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城乡冲突观对当代青年的影响

2015-10-21 16:59陈驰
作家·下半月 2015年11期
关键词:当代青年路遥影响

摘要 本文主要从爱情角度对《人生》进行了深入研究,剖析了作者路遥寄寓在小说《人生》中的城乡冲突观。从爱情角度阐述了新旧两代人的矛盾爱情观、高加林的爱情观、刘巧珍和黄亚萍的爱情观,并从中挖掘城乡冲突观的文化内涵及其对当代青年所形成的影响。

关键词:《人生》 路遥 城乡冲突观 当代青年 影响

《人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小说。这部小说是以陕北农村为背景,这一背景的塑造非常成功,而本小说最为与众不同之处即是在这陕北农村这一背景上对人物形象的刻画。纵观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尤为鲜明,不论是主要人物高加林,还是巧珍、黄亚萍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些人物形象最为吸引读者的地方,就是他们的矛盾爱情观和冲突的性格给广大读者营造了真实之感,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感染力。笔者将从人物形象矛盾的爱情观着重分析路遥在作品中体现出的城乡冲突观及其对当代青年的影响。

一 新旧两代人的对立爱情观

在《人生》中,老一辈人的思想观念以及对爱情的看法和理解与改革开放之后的新理念都是有很大差距的。在老一辈的眼中,结婚就应该讲究“门当户对”,男女之间不能高攀。条件差的如果高攀条件好的那是非常有失面子的。而且他们认为结婚这样重大的事情必须经过家长同意,然后明媒正娶,男女之間不能私定终生。高加林所在村子存在这样思想的人比较多,如暴发户“刘立本”以及高加林的父亲高玉德的爱情观都是非常传统的,他们认为婚姻就应该坚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原则。在《人生》中,高加林和刘巧珍还在热恋时,刘立本家中给女儿刘巧珍说媒的人就很多。“对这种媒人,刘立本嘴上说现今时代不同了,年轻人都讲究自由恋爱,嫁给谁都要她自己做决定,可是在其内心却盘算好了女儿的婚姻大事,他认为村里的马拴不但家庭经济条件好,而且为人憨厚老实,是做女婿的不二人选。”为了达成目的,他甚至产生了要高明楼说服巧珍的想法。可见,刘立本的爱情观是尤为传统的,高家村身处改革开放的年代,但是这里的人们思想却非常迂腐,尤其是爱情观,连这个全村首富都还坚持封建社会“父母之言”的老套封建观念,在不尊重女儿意愿的情况下为其早就选好夫婿了。再来看看高加林的父亲高玉德。高玉德家境贫寒,但是竟然有很多人来给自己的儿子说媒,特别是有一个不需要彩礼的乡村姑娘,让高玉德老两口的确是觉得满意。“高玉德对这个女孩非常满意就是门当户对的思想在作祟,在他看来,为自己儿子找对象就必须按照门当户对的原则,这样才能体现自己的尊严和面子。”

高家村老一辈人的爱情观念极为传统,可是高加林和刘巧珍两个年轻人却深受新时代风尚之影响,对爱情和婚姻的理解和传统的旧观念完全不一样。例如,刘巧珍就想找个文化素质高、内涵丰富的人做自己人生的另一半。这种婚姻价值观完全把权势、金钱、地位置之度外,非常具有人性化,体现了新一代年轻人在现代文明的熏陶下思想是尤为进步的。面对刘巧珍这种婚姻价值观,在整个高家村只有高加林符合标准,因为高加林不但德才兼备,并且精神世界也尤为丰富,完全符合刘巧珍的审美观点。因此,面对高加林,刘巧珍认为,为了这样男人中的男人,即使跳崖也值得。在这种狂热思想的指导下,刘巧珍主动追求高加林。这在当时较为封闭的高家村可谓“开天辟地”,闻所未闻。在这片尚未开发的土地上,美丽善良的刘巧珍对高加林的感情是真挚的,追求是热烈的;“而高加林面对如此炽热的追求也完全抛弃门第差别的世俗羁绊,接受了刘巧珍的爱。两个新时代的农村青年就这样轰轰烈烈的热恋起来。他们抛弃了传统的世俗观念,毫无忌惮的约会,做出了很多令父辈难以接受的举动。”他们的恋爱遭受到前所未有的阻力,刘立本为了阻止女儿和高加林交往不但对其大骂,而且还多次声色俱厉地警告高加林不要和其女儿来往。但是面对这种“威胁”式的警告,高加林没有退缩,而是“变本加厉”地当着刘立本的面呼喊刘巧珍的名字,并用自行车载着刘巧珍一起到县城去购买“漂白粉”。“这种新潮的恋爱方式被整个高家村视为‘伤风败俗,高加林和刘巧珍也被村里很多人看成‘异类。”高家村新旧两代人的爱情观完全是对立的,这说明新思想对新一代的农村青年影响甚深,对当代农村青年的影响也是及其深远的。

二 高加林的冲突爱情观

高加林的爱情是不断变化的,并且在这种变化中充满了矛盾。高加林出身贫困家庭,他读完高中后就回到了农村,但是由于受城市文化的熏陶,其思想开阔、好强自信、勇于开拓,不甘心成为地地道道的农民。“在回到农村之后高加林有幸成为一名民办教师,但是很快他的民办教师这一职业被关系户村支书的儿子毫无理由的取而代之,十分失落的他又回到了土地上。”就在他最失意的时候,年轻貌美的刘巧珍进入了他的生活,点燃了他的生命之舟,令他从失意中找到一份慰藉,在这种无助的情况下,高加林接受了刘巧珍炽热的爱。但在其内心深处还是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惆怅,有时候他觉得自己和刘巧珍的恋爱太过冲动,缺乏理性的思考,甚至在高加林的潜意识中认为:和没文化的农村姑娘刘巧珍相爱简直就是放纵和堕落。“可是在当时那种情况下高加林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刘巧珍,因为在农村能找到刘巧珍这样的姑娘是相当不错的,刘巧珍不但善解人意,年轻貌美,还对自己有着极度的仰慕之情。”在农村这样的姑娘可真是“打着灯笼没处找啊!也正是在这种独特的农村文化中,高加林接受了刘巧珍的爱。因为在农村环境中高加林的爱情观就是找一个刘巧珍这样的女子为妻。可是当高加林进入城后,在城市文化的熏陶下,他认为未来的对象应该是一个对自己事业有帮助的文化女性,而符合这一条件的就是他的同学黄亚萍,而黄亚萍对高加林也是仰慕至极,在言行举止上处处都表现着对高加林的爱,“在这种情况下,高加林的爱情观发生巨大变化,他感情上的天平逐渐偏向黄亚萍,虽然在其内心有时候存在少许矛盾:觉得在刘巧珍和黄亚萍之间难以取舍,但为了自己在城市的发展,他还是毅然选择了黄亚萍。”纵观高加林身处农村和城市这两个不同的环境,其爱情观是截然不同的,在农村文化的影响下他的爱情观忠实于自身感情,体现了新时代年轻人对爱情执着的追求,而进城后,在城市文化的熏陶下,为了自己的事业,他的爱情观变得尤为现实,为了以后的发展他忍痛割爱放弃了对他爱慕不已的刘巧珍,选择了黄亚萍。这两种完全对立的爱情观,却在高加林的思想中有着明显的体现。

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生》中的主人公高加林有路遥的影子。而路遥的爱情之路也是尤为坎坷的,路遥的爱情观是充满矛盾的。“路遥的初恋女友是林红,为了林红路遥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可见路遥的爱情观有浪漫的成分,为了女友什么事情都愿意做,这充分证明了路遥是一个极端感性的人。可是天有不测风云,路遥的女友在成为工人之后竟然抛弃了他,而另觅新欢,这对路遥的打击极大,路遥为此哭得肝胆欲裂。”路遥爱情的失败改变了他的爱情观,他非常后悔把招工的指标让给林红,此时的他终于明白:爱情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只有身份平等才能获得永远的爱情。路遥这种前后矛盾的爱情观在高加林的爱情观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高加林为了和刘巧珍在一起冲破世俗的羁绊不正像路遥为了林红放弃招工指标吗?而高加林为了更好的发展放弃了刘巧珍而选择黄亚萍,这种现实主义的爱情观不正是被林红抛弃之后路遥的爱情观吗?然而,这种现实主义的爱情观在当代青年的思想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三 两位女主角的对立爱情观

小说《人生》中的两位女主角刘巧珍和黄亚萍,她们的爱情观也是互相对立的。黄亚萍作为城市女性的代表,她有气质、有胆识、自强自立、体现出城市女孩特有的性格和魅力,但在其身上也可看到一般城市女孩的缺点:任性、刁蛮。在她的“爱情词典”中,爱情就是二人世界,是两个人的事情,且恋爱中的两个人是平等的。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她全然不顾父母的反对和世俗舆论的压力明目张胆地追求有女朋友的高加林,但在高加林被告发回到农村后,她却又和其分道扬镳。

“刘巧珍作为农村女性的代表,在传统农村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双重影响下,她对爱情是非常坚定的,她爱高加林,甚至为其去跳崖也心甘情愿。她温柔善良,体贴恋人,总是用宽容和奉献来对待高加林,但是她的一往情深最后只换来竹篮打水一场空。”这皆是因为刘巧珍植根于农村文化的爱情观无法满足进城后高加林事业上发展的需要。

刘巧珍和黄亚萍两人的爱情观是截然不同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这也是当时我国当代青年城市爱情观和农村爱情观矛盾的具体表现。而路遥虽身处陕北农村,但却在县立中学就读,既受到农村文化的熏陶,又饱受城市文化的感染,因此,在其思想中夹杂了城市和农村两种文化,而刘巧珍和黄亚萍则是这两种文化的典型代表。

四 以文化为核心的城乡冲突观对当代青年的影响

这种以爱情为核心的城乡冲突观迄今为止还对当代青年有着深远的影响。

从爱情观的角度而言,城乡文化的差异具体有如下两种表现形式:一方面一些农村青年形成了矛盾的爱情观;另一方面农村地区新旧两代的爱情价值观相互冲突。高加林的矛盾爱情观就是城乡文化相互冲突形成的。“虽然高加林没有如愿成为民办教师,却遇到了淳朴善良的刘巧珍,刘巧珍没有太多的文化,可是却真心爱着高加林。”而刘巧珍这种淳朴善良、率真的个性则是在农村文化的氛围中形成的。“在刘巧珍的眼中,高加林是完美的,面对刘巧珍的爱,高加林受伤的心灵也得到了暂时的慰藉,因此我们可以说,高加林与刘巧珍的恋爱,其实质是高加林与农村淳朴文化的深层次接触,也正是这种农村淳朴文化深深影响了高加林,让其心灵变得纯洁,恢复了应有的自信,并与刘巧珍深深坠入爱河。”此时,在农村淳朴文化的熏陶下,高加林敢爱敢恨,思想得到洗礼,失落的心态也逐渐恢复正常,甚至想在这片淳朴的土地上与相爱之人终老。可是当回城的机遇再次降临时,髙加林抓住了机遇,回到了城市。绚丽多彩的城市生活给了髙加林更多选择的机会,在这里他遇到了他的老同学黄亚萍,黄亚萍和高加林有很多的共同语言,很快髙加林与黄亚萍坠入爱河。黄亚萍是在城市虚荣文化熏陶下长大的女孩,开放、热烈、虚荣心强,具有征服欲,这些都深深吸引着髙加林。从本质上说,正是因为城市虚荣文化对髙加林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他才会与黄亚萍坠入爱河,可是在他与黄亚萍坠入爱河时,他的内心对刘巧珍还是有着很多的愧疚,因此他在处理与黄亚萍、刘巧珍的恋情时,内心十分纠结,这正是城市虚荣文化与农村淳朴文化相互碰撞的结果。当代青年中不少人的冲突婚恋价值观就是在这种碰撞中形成的。

五 结语

本文从爱情角度结合《人生》中具体的人物形象剖析了路遥的城乡冲突观及其对当代青年所形成的影响。路遥的矛盾思想就是因为长期受到农村文化和城市文化的熏陶形成的。为了在《人生》中表现自己这种冲突的矛盾,他塑造了高加林这一人物形象,对这一人物的刻画,路遙主要是通过描绘其矛盾式的性格以及成因来表现。高加林出身农民家庭,后进城读书深受城市文化熏陶,很自然形成了矛盾式的性格,而这种矛盾性格和当代青年的城乡冲突观如出一辙。

参考文献:

[1] 路遥:《人生》,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 白玉红:《路遥小说的情感世界》,《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

[3] 张喜田:《论路遥的农本文化意识的表现》,《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4] 贺智利:《陕北民俗与路遥的小说》,《哈尔滨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陈驰,北华大学副教授)

猜你喜欢
当代青年路遥影响
言论
路遥的激动与平静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论网络环境对当代青年的影响
当代青年社会责任品格的培养研究
“一带一路”与青年社会责任
贾平凹义助路遥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