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职学生职业素质融合培养研究

2015-10-21 01:50余芳刘蕴莲
现代企业教育·下半月 2015年1期
关键词:素质价值观核心

余芳 刘蕴莲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主阵地,如何在教学中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职业素质培养,是当今高职思政教育发展中重大且具实践意义的课题。通过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专业高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研究分析,得出认知意识偏差、教育模式和渠道单一、多元价值思潮冲击是阻碍两者融合培养目标达成的主因素。基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视角,从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渠道及学生主体四个层面提出融合培养具体策略,以期实现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培养职业素质融合教育贯穿于高职教育全过程的目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思想政治课教学

高职教育是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教育类型,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水平不仅直接影响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而且对我国社会和市场文化提升与道德建设起着重大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高职院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前沿阵地,也是在校培养学生职业素质能力的重要渠道。结合当今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需要,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主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融合培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价值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观与职业素质融合培养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践行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称为我国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从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

明确阐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我国精神文化软实力构建的最核心部分,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优秀职业素质与综合能力的指导思想,它规定了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等职业素质综合能力培养的核心方向。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主体支撑,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又需要学生走入社会通过职业素质彰显,两者相依相偎。

社会主义核心观与职业素质融合培养是高职院校实现教育目标完成培养任务的客观需要。高职院校以培养社会所需职业技术型人才为主导,职业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重要教育目标之一,学生的职业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情况。职业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是高职院校职业素质培养的两大主体。2007年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发表“大学毕业生就业发展2006年度调查报告白皮书”中指出:企业招聘大学毕业生时,最看重的是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其次为“潜力”,第三为“品德”。当今以“工学结合”为主体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对培养学生职业专业技能的能力已毋庸置疑,而培养职业道德成为高职院校重要且艰巨的任务。

社会主义核心观与职业素质融合培养是高职学生提升个人教育,实现全面发展的主体需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我国高职学生个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素质培养尤其是职业道德的培育,更是为完善学生个人教育,提升综合素质和人格,实现稳定、健康全面发展,成为一名德才兼备优秀社会人的内在主体需要。根据调查显示,41.3%的学生模糊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内容,35.1%的学生对职业素质非常了解。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职业素质培养融合培养的现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学生职业素质融合培养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缺失。

2.1学校与教师整体存在认知偏差

知识经济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工业化发展中的产业布局与发展带来重大结构性调整,传统以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发展模式不断向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转化。我国高职化教育积极跟随产业结构与市场需求变化而进行调整,将职业专业技能视为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唯一重点,着重教授学生新的专业知识技术与技能,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被忽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简单割裂,让高职院校整体缺乏通过在思政课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职业素养融合培养的认知理念。

2.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陈旧单调

高职院校在思政课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仍陈旧单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中进行,在授课中教师因授课时和教学任务等因素影响往往简单讲授理论内容。大部分教师由于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在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更难以将其与职业素质培养进行有效地系统性关联,造成知识与知识之间、知识与实践间、知识与时代和实际需要间相脱离。忽视学生个性认知发展的空洞理论教学往往造成学生疲于学、排斥学。笔者通过对部分高职学生进行“关于将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结合培养的调查”得到,学生对十八大报告所表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内容不了解的占46.7%,模糊知道的占41.3%,只有1%左右的同学非常了解。

2.3渠道单一,与职业素质培养关联性弱

通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职业素质融合培养的教学渠道相对狭隘。当前处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火热时期,对二者融合构建培养都探索出许多创新模式和提升渠道,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存在极大不足。主要凸显的问题是:首先,仍把教学渠道局限在思政课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课堂之中,缺乏与课堂教学效果配合的其他教学渠道;其次,思想政治课教学部门缺乏与学校其他也承担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和职业素质培养部门的有效合作,致使学生感觉整个学校相关教学活动虽丰富多彩,但却零散、关联性弱,难以给学生系统性指导。

2.4高职学生受多元价值冲击,精神道德危机升级

高职院校学生处于主体思想及价值观塑造成型期,由于缺乏理性、客观、成熟判断力,当面对多种无权威、无中心的价值思潮,难以对其做出准确无误的判断,更难以对自己身份及价值导向进行正确定位。在多元价值的强烈冲击下,面对社会诸多道德困惑,感到无所适从甚至出现价值迷失,容易造成高职学生个人价值目标与社会价值目标的冲突与断裂甚至对立,致使精神道德危机在高职院校校园内蔓延升级。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课教学对学生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职业素质培养的成果遭到削弱,在调查中学生表示对我国提倡的公德与道德内容都相当熟悉,但在实际践行中,特别当自身利益与社会道德发生强烈冲突时,易保前弃后。84%的学生认为多元文化的影响、市场经济带来的影响和个人主义的影响是直接阻碍高职学生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的主要阻力因素。

三、立足思政课教学平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职学生职业素质融合培养的路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核心精神和生命之魂,它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出了规范,为人们的精神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和人民大众的精神指南。[1]西方思想家威廉·A.多诺休在《新自由—美国社会生活中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一书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没有主导的价值观,个人随意选择接受某个规范或价值,随意放弃他不同意的东西,这对于社会的存在是颠覆性的;道德的大杂烩是道德的灾难,它将破坏自由的美妙前景。[2]因此,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认真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对高职人才培养的方向,才能为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的人才。

3.1 树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职业素质融合培养的教育理念

职业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是职业素质两大核心部分,高职学生不仅需要丰富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需要有合格的政治素养及崇高的职业道德情操。联合国发展计划署教育顾问德怀特·艾伦曾在《高等教育的新基石》一文中对教育者提出这样的警告“教育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要使学生变得聪明;一个是要使学生作有道德的人。如果我们使学生变得聪明而未使他们具有道德,那么,我们就为社会创造了危害。”[3]

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不应该相互孤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的指南与思想指导依据,学生在社会中良好职业道德的展现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践行,二者相辅相成。因而高职院校对思政课教学必须更新

教育理念,改革传统职业素质培养观念,不要脱离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培养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教育,或者脱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而进行职业素质培养。不论是院系领导还是思政课教师,都应具有树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职业素质融合培养的教育理念,将其纳入教育目标、课程实施方案、课堂教学目标与任务中,特别是教师要以身作则以榜样地形象向学生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职业道德素质结合践行的魅力。

3.2科学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技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构建必须在思政课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中通过各种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进入学生脑中、心中、生活中,用学生实践行动彰显出成效。

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将职业道德培养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中,积极创新两者融合的教学方法,贴近生活、贴近实践需要用学生易理解、喜爱的方式进行教学。《思修》和《概论》是高职院校思政课的两科主体课程,在课堂中教师要与时俱,寻找学生喜闻乐见又具代表性的资料补充完善案例教学,将案例教学法和研讨法结合,让学生主动去感受、了解并思考关于职业素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与意义。积极创新将理论讲授课堂和模拟实践课堂教育相结合的研练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将情景模拟、辩论、表演等方式融入其中,通过教师科学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技术和手段使学生了解职业素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紧密关系,明确自身职业素质的需要方向,认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与现实性。

3.3立足思政课教学拓展两者结合培养的渠道

思政课虽是将两者融合培养的主阵地,但其培养渠道不能局限于思政课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课堂中,应多渠道合作进行拓展创新。在调查中,95%的学生认为高职院校将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培养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结合进行应该贯穿大学教育始终。

在院校领导的倡导支持下,负责思政课教学的主体部门与学校各相关部门(如校团委、学生处、各院系)进行联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素质的构建培养。在学生进行工学实践期间,思政课教师可与院系合作开展企业德育实践,将理论知识彻底贯彻到学生亲身实践中,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提升学生认同感与自觉性。各部门联合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报告和讲座、校园文化宣传及相关文体活动,这样不仅能避免资源浪费、类型繁杂、关联性弱、缺乏整体针对性和系统性,还能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可时时处处受到专业系统的熏陶与培养。最终懂得把政治理想、道德理想与事业理想,把德性与智能,把物质利益和精神动力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全面结合的目标体系、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4]

3.4 尊重学生主体性提高培养层次

马克思在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著名论断中强调:“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5]“90后”高职学生思想和行为方式彰显着强烈的时代感,对宣扬个性追求自由有自己特有的理解,但任何人不能离开国家、社会、集体孤立发展而谈其主体个性与自由。

渴望成才,获得成功是高职学生的共同愿望,学生在学校努力积极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操作技能,但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作为导向,专业知识技能很可能成为危害社会的工具。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为重点,法治为基础,敬业、诚信、友善为核心,“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6]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社会、公民三层面的内容结合职业素质培养的各方面,将高职学生对成功的定义由个体的、眼前的、现实的需要,提升到全局的、长远的、理想的需要层次高度。[7]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职业素质培养融合教育作为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价值观、道德、法制内容的综合普及教育,让高職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能认同并自觉接受这些教育,达到既强化学生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和品位;又强化社会化、合作性教育,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对社会的有利贡献。

小结: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须将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培养职业素质融合教育贯穿高职教育全过程,并转化为学生的自觉性追求。学生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在工作中能践行良好职业素质的行为习惯,能够按照正确价值观追求自身的个性与自由。只有这样,高职学院才成功培养了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国家才能在健康、和谐中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春艳.全球化视域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J].今日中国论坛,2013,(97).

[2]夏伟东,杨宗元.西方学者对个人主义的沉重反思[J].道德与文明,2006,(4).

[3]德怀特·艾伦.高等教育的新基石[J].新华文摘,2005,(22).

[4]何宇红,郑永廷.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价值取向[J].思想教育研究,2010,(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7]郑永廷,曾萍.当代大学生的成长需要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12).

广东省2013年度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研究”(课题批准号:2013CY024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素质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