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仁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再次面临生存危机,通过对高职教育发展历程的回顾和反思,提出了以人才质量标准为切入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用完全学分制代替现在的学年学分制,进而实现高职教育整体质量提高,打造高职毕业生特有职业形象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人才质量标准完全学分制高职特征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度:招生规模、录取分数、就业市场等指标呈现逐年提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也有了很大转变。然而,从2010年开始,高职院校的招生再次遇到了困难,且呈逐年恶化的趋势。以生源大省河北省为例,很多高职院校即使降到200分也没有生源选择。有人将这种状况归结为生源减少,但仅从数量看,生源总量还是比招生计划多,也就是说,不是没人,而是没人上。
在高职教育再次面临生存问题时,需要重新思考高职教育。
为什么在高职蓬勃发展的时期再次被考生轻视?
未来的高等职业学校应具备怎样的特征,才能具有不可替代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如何将高职标志特征印制在毕业生身上?等等。
一、我们忽略了什么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艰难历程和成就,《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 给了很好的阐述和展望。高职教育从“失败者的收容所”到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得到社会公认,可以说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度。然而,正在此时,高职再次被考生抛弃,说明高职教育在发展中忽略了什么。
回顾高职教育发展的历程,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高等教育的向往以及对工作的渴望拉动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从国家示范,到国家骨干,到专业服务能力项目建设等一系列质量工程的实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进入了全面提升的历史阶段,国家重视有加;企业招聘渐趋务实,高职能胜任的首选高职,企业需求旺盛;各高职院校争办国家示范等各种国家项目踊跃,教学改革各显其能,学校奋发图强。那问题出在哪呢?
反思高职发展过程,以作者所在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1999年刚升为高职时,很多人都不知道高职和技校的区别,社会认可度很低,学院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招生和提高知名度上。数量不多的高职院校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解处于朦胧状态,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方面仍以普通高等教育为模板进行了改革,可以说是本科教育的压缩版。随着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人们开始看好高职教育,生源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高职院校数量快速发展,随后连续开展了评估、示范院校、第二轮评估、骨干院校建设、专业服务能力项目建设等一系列国家项目建设,各高校从评估和国家示范院校建设中,看到了国家项目对高校质量的拉动力,纷纷举全院之力争取国家项目。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经历了相似的过程。
国家实施的一系列措施和国家项目对高职教育的引领和质量提升所发挥的作用无可替代,但正如所有事物都具有正反两方面一样,在促进发展的同时也有副作用。产生的副作用不在政策和项目本身,而在于高职院校对发展的渴望。之所以有强烈的渴望,一方面高职院校能获得如此优良资源的机会稀缺;另一方面,很多高职院校都经历招生难的困境。为了避免再次面临生存的困境,都想尽快提高实力和规模。
在资源和精力都有限的情况下,过于关注某一件事情时,难免会忽略或没有认真做一些看似不紧急但很重要的事情。高职院校再次面临生存危机说明,我们忽略了很多不应忽略的事情。笔者认为其中既重要又关键的一件事情——精准细化的专业人才质量标准。
从历史和宏观层面来说,对高等职业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描述就有“技艺性强的高级操作人员”、“高级职业技术人才”、“专门人才”、“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高技能人才”、“技术应用型人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等等。不同历史时期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描述,一方面说明我们在不断思考和调整,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们对高职教育理解的限制。关键的是,在提出目标定位的同时,欠缺一个像CDIO那样精准细化的大纲和标准。
正因如此,各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仅根据制定者自己的理解,甚至根据现有的条件设计。也正因为没有标准,各高校在标明自己的教育质量时,有意选择自己的优势,哪怕是一点的优势,如录取分数,就业形势好的专业的就业,个别优秀毕业生等,缺乏可比性、传播性、示范性和复制性。
正因为没有专业人才质量标准,才降低了高职院校间的竞争性,造成高职教育整体质量良莠不齐,高职毕业生对社会的贡献度技术含量低,客观上降低了社会认可度。
二、人才质量标准对高职院校的意义
先看看高职院校现在的处境,随着生源学业水平的降低和生源的多元化,高职院校陷入了一个尴尬的负向循环:
能将这个负向循环变成正向循环的唯一一个点是提高毕业生的质量,提高对工业界的适需度。然而,这个人人皆知的道理,现在却让高职院校,尤其是基层管理者和老师感到非常无奈。每当提及改善教学质量话题时,任课老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无论我们怎样努力,学生根本都不学;而问起学生,说得最多的是:学这对我们以后工作有啥用呀,讲半天根本就听不懂,干脆不听了。学习没有发生,何谈教学效果,更不要说教学质量。
通过对不同年级和不同学校在校生的访谈得出:影响学习兴趣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学生不知道学习的内容与他今后职业生涯的关系。
通过观察教学过程也发现:每当教师谈到在现场中的应用或讲到工作案例时,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明显有变化。
提高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但一个科学、细化的学习目标不但是教学的终点,也是学习的起点。
现有的高职院校,一小部分是原来高等专科学校转型,更多的是中专升格成高职院校。院校教师包括管理者大多出身于普通高等教育,对高职教育的理解不深。
这些原因使很多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遇到知识和能力的限制,大都是根據自己的理解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还有很多是根据现有的条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良好的心愿和历史造成的无奈,使很多高校精心培养的毕业生无法满足工业界的需求。仅凭热情是无法提高教育质量的。
高职毕业生的职业形象是由全体高职毕业生共同创建的。没有高职整体质量的提高就无法体现这一类型的特征。精准细化的人才质量标准可以为众多高职院校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目标和支持。
先不论有标准后是否能达到,标准起码为专业人才培养标明了标杆,明确了方向。细化的目标也为人才质量评价提供了依据,强化了竞争性,经过一定时期的优胜劣汰,必然会出现一批有影响力的高职院校和毕业生,形成具有高职特征的职业群体,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类型教育。
三、对人才质量标准的认识
1.按类或专业制定专业人才质量标准
不同专业的毕业生从事的岗位有较大的差异,相应对人员的要求差异很大。如连续生产线对技术人员的要求更多是规范和程序化;而室内设计类专业更需要人员的创意;营销类需要很好的沟通能力等
等。显然用一套标准无法满足不同职业对人才的要求。
相同的专业对应着相应的职业,是职业发展的基础。同类职业岗位对专业人士职业素养的要求有相似性。基于专业的人才质量标准更具针对性。
2.谁来制定人才质量标准
人才质量标准的准度和高度影响着高职毕业生的未来,起草人员的结构和业务水平决定了人才质量标准的准度和高度。因此,构建起草人才质量标准组织机构尤为关键,应包含下列人士:
工业界代表:工业界是毕业生的主要雇主。需要熟悉相应岗位技术、技能和职业素养需求的人士;
学生代表:学生既是教育的客户,也是教育的投资者。由校友、在校生和高中阶段的人士组成。
教师代表:教师是专业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开发者和提供者。需要具有职业教育设计、能力开发、课程方案、教学设计等教学各方面经验和相当水平的人士组成。
社会代表:由政府代表、职业教育专家学者及其他人士代表组成。
起草人员的水平要得到行业普遍认可。
考虑到区域的广泛性和经济发展的差异性,根据专业发展的现状可全国统一制定,也可由各省国家示范院校牵头分省或分区域制定。
3.针对不同层次需求制定相应的人才质量标准
就像人才需求有不同层次一样,人才培养同样需要不同层次。分层次培养也符合高职生源越来越多元化的实际。如果与需求层次良好衔接,可谓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4.以完全学分制实现人才培养
有了人才质量标准,怎样才能保证学生学到这些知识和能力成为关键。
研究表明,学生参与操作和选择的教学更能提高主动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制定完多层次的人才质量标准,规划到达目标的路径(应不止一种)后,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和选择度。适合这个方法的培养模式是完全学分制。
四、结束语
事实证明,在现有培养模式下,高职毕业生已不能满足工业界的需求。考生也不满意高职教育为其带来的价值。“脱胎”于传统教育的高职教育唯有深刻变革,甚至一场革命才有可能“换骨”,才能具有不可替代性。
正像谚语“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样,想通过几年快速建设让高职具有不可替代性也不现实。
在思考高职教育未来时,让人想起了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历程。从默默无闻,贴牌生产,为人打工的中国制造,到现在成为神舟利器的中国创造。只要高职人不甘沦为“二流教育”,潜心研究职业教育发展规律,静心思考面临的问题,全面深化改革,让高职成为首选是可能的。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7.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
[3]顾佩华 沈民奋 卢晓华译.重新认识工程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
[4]加涅等.教學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