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淑蔚
【摘要】反思性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被应用的越来越普遍。随着新课标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新的要求,传统经验型教学模式已经不能与之相适应,反思性教学应运而生。本文主要介绍了反思性教学和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对反思性教学进行一个更为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 初中英语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16-01
一、何为反思性教学?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在教师教学活动的 5 个系统(目标系统、材料系统、操作系统、产品系统和监控系统)中,监控系统是处于核心和支配地位的。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监控具体表现为教师自我检查、自我校正、自我强化,而这一过程具体又是通过“问题——尝试—— 反思——新问题——调整——反思”得以展开和实现的,贯穿始终的是教师的“反思”。所以我们认为教师教学监控的核心是“反思性思维”,教师监控能力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反思性教学”的有效运用中。
反思性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在教学实际中解决问题。反思性教学既从教学实际中得到内容,又反作用于教学实际。通过老师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和课程的设计,在对学生和教学成果观察的基础上,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之后将反思所得应用到新的教学实际中。
二是在教学探索中提升实践的合理性。教学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提升实践活动,对实践合理性无止境的追求,正是反思性教学的使命。不同于以往的经验性教学,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在完成上级或教材要求的同时,要不断的追求更高的教学目标,而不仅仅只是重复以往的教学模式,这也需要教师拥有较高的职业道德。
二、反思性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标提出后,对初中英语学习目标有些新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传统的经验型英语教学往往不能达到新课标对初中英语教学的目标,而反思性教学则可以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
1.在教学进行前对教学目标进行反思。教师在针对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时,要重视教育观的改变。一要充分尊重不同学生的特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而这也是教育的本质要求。二要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将培养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作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将新课标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与自己的教学目标相结合。
反思性教学还要求教师充分考虑到教学目标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的学习不仅能够满足掌握英语知识和考试的需要,还能符合适应社会和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同时,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能充分的考虑学生的情感和意志,使不同的学生既可以符合英语学习的基本要求,又可以得到个性的发展,调动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学生个性与共性的同步发展。
2.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初中英语学习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具有基础性作用,初中英语教材的设计往往更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忽视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也缺乏实际的应用作用。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完全照本宣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兴趣后,参考教材内容的同时,对教学内容加以反思和改进,使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和新颖性。此外,英语教学内容需要为教学目标服务,但更应以学生为本,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也增长学生的见识,开阔学生的眼界。
举例来说,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问这样的问题:Why do we choose to learn this article? Why did the author write this article? 通过这种启发性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教师也要主动的对学生进行引导,探讨出文章的结构,更重要的是文章的思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有所思考,有所提高。之后,对于学生的反馈,要及时改进教学手段,从而取得更好地教学效果。
3.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对教学成果进行反思。教学成果是教学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肯定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而这些也会影响到英语教学的效果。在一些教学细节上的错误,通过及时反思是可以发现并加以改进的,如教学内容安排不够细致,不能突出重难点,不能考虑学生接受程度,缺乏有效的联系手段等,对于这些问题教师要坦然面对并且客观的做出分析和總结,这样才能不断的提高自己。在一些学生没有掌握好的知识点,也要认真的进行梳理,并在以后的课程设置中加以复习和提高,使教学成果最大化。
反思性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是一个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它能反思教师教的和学生学的实际效果,并不断完善,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合理,最终实现教学相长。同时,反思性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教与学的方方面面,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应试教育的环境和思想影响下,反思性教学应该得到更多的支持和鼓励,使其在教学的过程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和普及。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