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认知护理干预在抑郁症护理中的实践经验与体会

2015-10-21 05:53姜敏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4期
关键词:抑郁症护理干预

姜敏

摘 要:目的 探讨心理认知护理干预在抑郁症护理中的经验和体会。方法 将该院2014年3月接受治疗的98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9例)和干预组(n=49例)。两组均服用SSRIs抗抑郁药。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认知护理干预。4个月后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GL-90评分)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度、焦虑、抑郁方面有数据表现均优于对照组;干预组强迫、敌对、偏执、恐怖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认知干预可以调节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紊乱状态,发挥患者本身的主观能动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心理认知 护理干预 抑郁症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5(b)-0218-01

抑郁症是指以情感或者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組精神障碍,伴有相应的认知、行为、心理生理学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改变或紊乱。抑郁症的核心症状为心境低落、性却低落、兴趣缺乏和乐趣丧失,伴有心理症状群和躯体症状群。绝望与自杀观念密切相关,自杀率10%~15%。近年来抑郁症患者逐年增加,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健康。临床护理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心理认知干预,可建立有利于心理认知健康的防御机制和行为应对方式,促进抑郁症患者的康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4年3月接受治疗的98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在27~58岁,平均年龄(34.67±2.09)岁。所有患者均符合郁症的标准诊断[1]。其中外向型32例,内向型41例,中间型25例。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在年龄、性别、发病史等基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两组均服用SSRIs抗抑郁药,即氟西汀(百优解)、帕罗西汀(赛乐特)、舍曲林(左洛复)、氟伏沙明(兰释)以及西酞普兰(喜普妙)[2]。

对照组给予必要的常规护理:教会病人促进睡眠的方法;减少日间卧床的时间;培养自行按时睡眠的习惯;指导保持卧位;使用放松术以减轻焦虑和躯体不适。 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认知干预,具体如下。

(1)定期开展座谈交流 与病人讨论抑郁期体验,教会应对、疏解自杀危机的方法。与思维迟缓病人沟通时,选择病人感兴趣的话题,不要催促其回答问题。当发生语言窘迫时,及时摆脱困境。对被动患者,注意多使用非语言沟通方式。对于记忆力有损患者,帮助其掌握促进记忆力相关技巧。教会患者减轻焦虑自我调控方法,帮助学习应对压力的有效策略。

(2)建立有效沟通 对于有自杀自伤症状、幻觉妄想的病人,要注意与病人的沟通技巧,不触及病情。病人主动叙述,应仔细倾听,接受其真实情感。恢复期鼓励说出异常的感知和思想以及所致恶劣情绪的感受。可以试着与病人讨论其妄想在生活上带来的困扰,协从认识妄想思考偏差。指导进行自我控制、自我干扰以及如何中断和对抗这些症状。对于沉默不语的抑郁症患者,可以用非语言的沟通方式,传达对患者的关心与兴趣。

(3)运动、音乐治疗 适量的运动和舒缓的音乐可以缓解抑郁患者的紧张情绪,转移注意力,使患者处于身心愉悦的状态,有利于病情的治愈。但应该适量增加运动量,以致病人不感到疲劳过度。

1.3 评价指标

症状自评量表(SGL-90评分)包括90个条目,共9个分量表。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当个体在某一因子的得分大于2时,即超过了正常分,则个体在该方面很可能就有心理健康的问题。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c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两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GL-90评分)的比较,见表1。

对照组和干预组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度、焦虑、抑郁方面有显著差异,对照组高于干预组。在强迫、敌对、偏执、恐怖方面有差异,干预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经过心理认知干预后,患者的心理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3 讨论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抑郁症患者逐年增加。产生抑郁症状的原因在于患者对生活工作的不自信以及不能正确缓解压力,在意识、认知、情感和行为层面上出现消极的心理反应[3]。

因此,提高患者的兴趣、缓解其压力、提高患者的自信心是首要考虑的关键。认知心理干预是最为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认知心理干预帮助患者避开压力源,接纳压力事件发生时自己的情绪反应,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使用放松术,选择暗示疗法等应对方法,纠正行为偏差[4]。同时,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增加对患者的关心,可以改变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消除压力带来的不良情绪,增强患者自信性。总之,认知心理干预在抑郁症患者护理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调整患者的心理紊乱状态,以积极的心态投入日常生活中。

参考文献

[1] 许丽霞.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1):16-17.

[2] 邬迎鸽.心理干预在抑郁症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10):251-252.

[3] 徐秀瑛.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干预的研究[D].福建:福建医科大学,2009:1-3.

[4] 向燕卿,张德源,彭文平.心理干预在抑郁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重庆医学,2013,9(11):21-22.

猜你喜欢
抑郁症护理干预
三种抗抑郁症药物治疗伴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对比研究
对一例因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案例分析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抑郁症患者脑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