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媛媛
摘 要:该文基于语言的输入与输出理论探析大学英语听说课程的教学模式。当前大学英语教学面临两大重要问题:输入质量不高和“输入—输出”极不平衡。输入是英语教学的前提和关键,输出是保证。学生理解、吸收了输入信息,最终以输出的形式展现出来,信息才能被内化和掌握。因此,进行大学英语听说教学“输入—输出”的优化研究,处理好输入和输出的相对平衡关系、提高输入和输出的质量,才能促进大学英语的教学,达到语言教学的交际目的。
关键词:大学英语 听说教学 输入—输出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5(b)-0121-02
目前,高等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效果不太理想,普遍存在着听力课堂沉闷和口语课堂冷场等一系列问题。听力是困扰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第一难题,学生的听力水平越差,其在课堂听力训练时就会越紧张。与此同时,许多听力教师由于缺乏对听力实质的了解,在上听力课时只充当着音频播放员的角色,他们认为听力只要“听”就能提高。因此,听力课上,教师很少与学生交流,课堂气氛沉闷,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口语课方面,很多高校高薪聘请外教,以图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但大多数学生并没有真正利用好外教的口语课,而是把其当成了“听力课”。学生的听力水平相对较差,不能完全听懂或理解外教讲话,难以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因此,口语的训练必须在已经理解所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口语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受着听力水平的制约。听力和口语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只有听说融合,将语言的输入与输出过程统一,才能真正达到语言教学的交际目的。
1 语言输入和输出理论
二语习得研究一直以来都重点关注语言的输入和输出问题。Krashen的输入假设和Swain的输出假设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
1.1 Krashen的输入假设
在Krashen(1985年)的输入理论中,他提到可理解性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和关键。语言的输入必须具备i+1的特征才能生效。语言输入应为学生所理解,输入的形式或功能应超出现有水平,这样的语言输入才具备意义。输入仅仅是外因,我们应更加关注内因,综合考虑学生的“情感因素”,如学习动机,态度、情绪、自信心等。语言的输入必须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或至少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Johnson,2000年)。语言的输入应富有情趣,具备一定的个人意义,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被更好地理解和吸收。语言的输入还要借助于相应的超语言信息,依托于一定的情境。因此,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情境、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
1.2 Swain的输出假设
语言学家Swain(1995年,1998年)对加拿大的法语教学进行研究,并提出了“输出假设”理论。该假设认为,学生在口语、写作等输出活动中,为了将意思表达清楚,他们必将经历一系列的语言形式的构建、尝试和改进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流利度,增强了学生的语言敏感性,有助于学生反思、控制并进一步内化语言。在Swain(1995年)的理论中,“输出”有三大功能。一是“注意或触发”功能,学生在输出的过程中,如果感觉到自己的表达能力不足,意识到自己的语言学习存在问题,就会注意相关的输入。二是“验证假设”功能,意思是,学生可以通过语言输出来验证自己的先前假设。三是元语言功能,即学生可以运用目标语来分析自己或者他人输出的目标语。
2 听说融合符合语言发展的输入与输出规律
输入是英语教学的前提和关键,输出是保证。学生理解、吸收了输入信息,最终以输出的形式展现出来,信息才能被内化和掌握。因此,进行大学英语听说教学“输入—输出”的优化研究,处理好输入和输出的相对平衡关系、提高输入和输出的质量,才能促进大学英语的教学,达到语言教学的交际目的。听和说是语言交际活动中最直观也是最重要的言语活动,听说融合符合语言发展的输入与输出规律,能有效地完成交际过程,达到交际目的。
2.1 听说融合有利于打破听力课堂沉闷的局面
听力课要同时培养学生的听说技能,因为日常生活的交际经常同时需要两者结合才能完成(陈光伟,2003年)。要解决听力课堂气氛沉闷的问题,就应该丰富课堂活动,在听力课堂中引入口语,这样可以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听说融合将是最常见、最简易的做法。每一部分的听力材料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被转化为口语训练的素材,听完听力后,可以让学生进行一系列口语练习,如复述,归纳,模仿,跟读等。这样做可以打破听力课堂气氛沉闷的局面,完成信息输入与输出之间的转换,让学生有成就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听说融合有利于解决口语课堂冷场的问题
英语口语教学主要是加强培养及训练语言知识转换能力,其宗旨是要学生通過读和听获得知识和语言信息,经过思维,对获得的内容加工重组(高建平,2003年)。教师要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听说结合,听读结合,讲练结合等,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听说融合,学生能将自己的表达与原声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复述、模仿、跟读等方式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更正,从而不断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与此同时,学生可以利用听力中英语的地道表达或惯用语来充实其口语,积少成多,最后达到质的飞跃,脱口而出。
3 “输入—输出”优化研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3.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转变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是提高外语教学的质量的关键。学生不再是语言知识的灌输对象或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应更加地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任务式、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一系列方法,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积极性,保证输入的质量。与此同时,教师应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特别是认知风格和语言水平是客观存在的。确保课堂的有效输入,即Krashen提到的可理解输入,就必须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3.2 多渠道的增加输入源
传统的大学英语的教学手段是教师、课本和黑板的组合。要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就要尽力创造真实、趣味、富交际性的语言学习环境,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设备,多渠道的增加输入源。学生只有在真实,富有交际性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更好地习得语言和文化。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很好地习得语言,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动性,培养他们接收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3.3 输入和输出并重
语言输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输出一方面可以反馈和验证输入是否有效,另一方面能激发更多和更有效的输入。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输出活动才能逐步达到质的飞跃,脱口而出。因此,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创造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尽可能地自我展示。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等形式,创造学生参与,讨论的机会,使课堂成为沟通交流的场所,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用合一、学以致用。
3.4 培养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外语教学除了应关注语言能力的培养,也应大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文化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为了保证有效的语言输出,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促进大学英语的教学发展,就必须努力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这要求英语教师必须突破相对固定和抽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积极营造自然真实的课堂活动。教学内容应尽量做到具有开放性、真实性和实用性,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是一个自然真实的交际过程。
4 结语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面临两大重要问题:输入质量不高和“输入—输出”极不平衡。听说课堂上主要表现为听力课堂沉闷和口语课堂冷场。该文基于语言的输入与输出理论探析大学英语听说课程的教学模式。输入是英语教学的前提和关键,输出是保证。学生理解、吸收了输入信息,最终以输出的形式展现出来,信息才能被内化和掌握。因此,进行大学英语听说教学“输入-输出”的优化研究,处理好输入和输出的相对平衡关系、提高输入和输出的质量,才能促进大学英语的教学,达到语言教学的交际目的。
参考文献
[1] Johnson, K. E. Understanding Communic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 Krashen SD.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Applications[M].London: Longman, 1985.
[3] Swain, M. Three Functions of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C]//Cook. C.& Seidlhofer, B.(eds.) Principle and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4] Swain, M. Focus on Form Through Conscious Reflection [C]//In C. Doughty & J. Williams (eds.) Focus on Form in Classroom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5] 陈光伟.基于策略的英语听力教学[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3(1):129-133.
[6] 高建平.辩论式教学在英语口語课教学中的应用[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3(2):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