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专业全程研究性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5-10-21 19:35李春燕朱新开丁锦峰郭文善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4期
关键词:模式探索评价体系

李春燕 朱新开 丁锦峰 郭文善

摘 要:研究性教学是大学教学改革的方向,文章分析了研究性教学的本质特征,探讨了农学专业全程研究性教学在不同阶段应用的具体模式,分析了“教”与“学”的评价体系与成效,明确了全程研究性教学模式对培养创新素质的农业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性教学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农学专业开展研究性教学,推进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等方面改革,改变课程教学单一模式,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将有助于提升农科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农科专业 全程研究性教学 模式探索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5(b)-0113-02

研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参与的特点,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1]。教育部早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中明确提出:“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目前高校对研究性教学在培养人才中的重要性已普遍形成共识。由于农学专业具有综合性强、理论联系实际紧密、应用性强的特点,而以往注重“教”的传授过程,忽视“学”的认知过程,导致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不足,社会适应能力不强。农学专业开展研究性教学,推进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等方面改革,改变课程教学单一模式,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将有助于提升农科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1 研究性教学的本质特征

研究性教学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方式不同, 需要深刻认识到学习和研究过程本身所具有的意义与价值,特别强调教师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学生思维方法、思维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索性和实践性,是一种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目标的教学方法。研究性教学的本质属性在于教学内容的“问题意识”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性”,不单纯是一种教学模式或教学方式,也不单单是一个教学过程或教学活动,而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循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具有主体性、过程性、开放性、能动性、超前性、参与性和创新性特征[2]。

2 农学专业全程研究性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农学专业全程研究性教学分为课堂研究性教学和课外研究性教学两部分,要求涉及的专业课程均采用研究性教学方式,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并将研究性教学贯穿于整个本科阶段。如课程形式增设讨论课、课外调查、试验探究、研究成果评价等,从教师教学的角度确立研究性教学主线,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强化课程研究性教学方案设计与具体实施方法,从教与学的效果评价上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

2.1 初步接触兴趣培养阶段

农学专业一年级开设的课程大都是公共基础课,仅少数几门专业基础课程,容易造成新生对专业缺乏了解,专业思想不稳定,部分导致当前一年级申请转专业的学生人数增多。针对当前现状,学院建立了本科生导师制,由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在新生选课、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实验与实践课题以及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等方面给予直接指导,让一年级新生尽早接触专业,全面了解农学专业的内涵和外延,深化对专业的理解和认识。在这一系列过程中,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促使他们向身边的学长老师请教,带着问题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同时,作为农科院校,学院每年暑假都会组织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本科生直接到生产第一线,参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通过参与活动,他们不仅体会到农学专业的意义与价值,同时也促进培养他们对农学专业的兴趣和感情,促使他们更加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对自己将来从事的事业充满信心与自豪。

2.2 感性认知摸索探究阶段

大学二年级,开设专业生产实践课,主要讲授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玉米的田间种植、苗情生长情况,通过多接触、多讨论、多试验,让学生提高感性认识,夯实知识基础。与此同时拓展课外研究性教学内容,比如“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这个项目包括科学研究类、社会调查类和创新发明类等形式。本科生导师制实行以来,一年级新生便开始进入实验室参加各类科研项目的实践,到了二年级,他们会将之前遇到的问题申报“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学院在这方面也很重视,每个项目均配有指导老师,同时在经费、仪器设备使用等方面给予支持。对于研究内容新颖的项目推荐申报江苏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项目研究取得的成果推荐参加学校或江苏省大学生“挑战杯”大赛。这种新形式的课程外研究性教学就是让学生在相关老师的指导下,自行选题,全程参与,从确定合理研究内容、设计研究技术路线、撰写项目标书、到项目的正式实施、再到完成项目总结等一系列模拟正式科研过程,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3 系统学习深入研究阶段

大学三年级的专业课程全面推进启发式、研究式、问题式、案例式、研讨式等研究性教学模式,将知识传授与研究方法和研究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强化自主性、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本科生三年级开始进入科研实习阶段,按学生和老师双选的原则,学生进入课题研究小组,将实习内容与毕业论文有机结合起来,带着问题、带着任务参加科研实践。整个实习阶段持续一年时间,学生能够深入掌握某一作物生长的全过程,与二年级开设的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相比,科研实习阶段运用的专业知识点更多、内容丰富更具系统性,学生本人參与研究的主动性要求更高,同时在整个实习阶段,特别强调不同作物间以及不同学科间的交流,要求学生知识更全面。这种研究性的课外教学模式,同学们既可以从中了解从事科研工作所必备的条件和程序,又可以掌握一些专业知识的前沿发展动态,为毕业后进一步深造或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加之农学专业主要的专业课程大都安排在三年级阶段,这种边实践边学专业知识的方式,起到了理论联系实际、事半功倍的作用,学习效果更好。

2.4 归纳总结成果展示阶段

四年级进入毕业实习、论文答辩阶段,主要是根据三年级的科研实习内容完成毕业论文,进行毕业答辩。整个过程涉及毕业论文任务书、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答辩等环节,从而保证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高质量完成。对学生而言,整个过程也是各种能力不断培养锻炼彰显的过程,比如要求他们有系统地获取国内外科研资料、掌握国内外研究动态的能力;要求他们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大量文献阅读,培养他们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的能力;要求培养他们实验操作和利用科学试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培养他们分析与撰写研究论文的能力和完成开题汇报、论文答辩的口头表能力。只有经过整个环节的系统训练,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毕业后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3 科学评价体系构建的实践与思考

农学专业研究性教学的有效实施,必须建立在与之相适应的科学评价基础上,科学的评价机制有利于营造一种良好的育人环境,对教师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扭曲的评价机制势必造成教师对教学科研的浮躁情绪,不利于教师进行创新,更不利于学生的创新培养。科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要注意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其次,要重视评价主体的多元性;最后,要重视教与学评价的统一性。

3.1 学的评价

科学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是研究性教学不断深入的内驱力。进行研究性教学对学生的“学”提出更高的要求,突出了学习中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主动思考、分析、解决问题、查找资料、设计方案、完成实验、完成论文等方面内容。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评价目标应由原来单一的知识测评转向加强对学生综合知识的评价,突出对学生已有知识的创造性运用、加工、综合能力的评价。在研究性教学评价中,一改往常以掌握书本知识为首要目的,突出强调重视评价学生的研究与创新能力,主要包括研究学习的态度、研究学习过程中的新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研究学习过程中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状况等。评价方法由“一考定全局”的传统终结性评价转向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课内与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全程评价。评价主体由单一的教师主体转向教师、学生本人、同学等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评价标准由知识本位转向学生发展本位。在这方面,学院的许多课程已逐步在使用新的评价方法,如开设的《农业生态学》增加平时成绩在总成绩的比重,增加课程论文考核方式[3];《Word Agriculture》课程加强平时考核成绩的比重,考核形式包括课程参与度(10%)+学生个人口头报告(30%)+学生小组辩论/竞赛成绩(20%)+课程论文撰写(40%)[4]。正确评价方式的应用,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受到学生的欢迎,教学效果更好。

3.2 教的评价

研究性教学要求教师把科学研究的理念、方法、态度、工具等渗透和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自学创新等方面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能否在教学中有效引进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以问题的提出、思考、分析与解决为主线,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研究性教学“教”的关键所在。我校在研究性教学的评价上按“宜粗不宜精、宜简不宜繁、宜少不宜多”的原则,构建了科学合理的教學评价指标[5]。农学专业研究性教学“教”的评价主要分为课堂内教学评价和课堂外教学评价两部分。课堂教学评价除保留常规评价指标外,还增加了授课形式、启发方式、教学创新、教学网络平台建设、师生互动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和教师自主评介等方面。课堂外评价主要包括新生入门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科研实习指导和论文撰写指导四个方面的评价。通过课内外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帮助教师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与专业水平,促进了教师创新意识与教学水平的提升,当然,科学合理的教学的评价体系仍需要进一步探索实践。

与传统教学相比,学校考虑到研究性教学需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工作量可能成倍增加的实际情况,也正在着手建立了相应的激励制度:如(1)教改项目支持制度。对研究性教学探索的教学改革课题优先资助。(2)建立奖励制度。对开展研究性教学课程的教师,工作量按双倍计算,并给予一定的奖励。(3)教学成果考核制度。将研究性教学作为考核优秀教学成果的重要指标[6]。这些激励制度成为教学改革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力,推动了教师进行研究性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4 结语

研究性教学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农学专业全程性研究性教学模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式的创新、考核方法的改进、自主学习平台的建立、管理制度的保障、经费的支持等方面全面构建研究性教学体系,同时还要充分借鉴、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做法,积极探索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特别注重团队精神与协作意识,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农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屈波,程哲,马忠.基于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教学的本科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1(4):85-87.

[2] 陈小鸿.高校研究性教学的内涵、评价与管理[J].高教与经济,2008,21(3) :7-11.

[3] 黄丽芬,庄恒扬,沈新平,等.农业生态学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导刊,2011(12):52-53.

[4] 李韬,左示敏.涉农高校开设双语课程“World Agriculture”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14(3):66-69.

[5] 佘远富,王庆仁.高校研究性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6):111-115.

[6] 王俊生.高校研究性教学改革中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J].高等农业教育,2013(11):73-76.

猜你喜欢
模式探索评价体系
关于教师下企业锻炼对推行“现代学徒制”研究
高校户籍管理模式探索
《UG NX机械产品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改革研究
初中英语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小学英语让学与生的教学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