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远航
摘 要: 哲学社会科学版学报即综合性文科学报的综合性和内向性功能定位有其历史沿革和合理性,但也面临现实困境。两大功能定位是造成一些文科学报“全、小、散、弱”的重要原因。内向性的功能定位容易滋生学术腐败,降低稿件质量。综合性功能定位使众多文科学报沦为“大拼盘”,所谓的综合性实质是一种“伪综合性”。综合性文科学报特色栏目的设置正是力求突破“伪综合性”的一种努力和尝试。综合性功能定位还存在读者指向不明的问题。在现有期刊评价体系指挥棒下,学术期刊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应当重新认识和调整文科学报的功能定位。综合性文科学报向专业刊转型是基本趋势。
关键词: 文科学报 学报功能 期刊改革 专业刊 综合性 内向性
一、综合性文科学报的功能定位
文科学报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如果从1906年6月创刊的《东吴月报》(创刊号《学桴》,今苏州大学前身东吴大学的学报)算起,文科学报的历史已逾百年[1]。上世纪30-40年代,诸如《清华学报》、《北京大学月刊》、《复旦》、《中山大学学报》声名鹊起,它们真正代表着大学和这个时代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最高学术水准,这一历史荣光至今仍为诸多学者津津乐道,念兹在兹。但是,自上世纪末以来,随着学报数量和刊文数量的爆发式增长,文科学报暴露出的“全、小、散、弱”弊病饱受学术界的指摘,文科学报整体社会评价不高,文科学报改革呼声日益高涨[2]。近十年来,为提高我国学术期刊的整体办刊水平,教育部2003年起分批次推出了名刊名栏工程,国家社科基金近年也分批次扶植学术期刊等,上述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并且提高了文科学报的整体办刊水平,少数重点大学主办的综合性文科学报(即哲学社会科学版学报)脱颖而出。但是,综合性文科学报的整体影响力与其庞大的数量规模仍然不成正比,其整体影响力仍然弱于高校尤其是社科院系统的专业刊。那么,哪些原因制约了综合性文科学报的整体办刊水平呢?毫无疑问,上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文科学报数量的急剧膨胀是其整体水平下降的直接肇因。期刊界和学术界同仁倾向于认为,国内学术期刊能否办出水平主要取决于管理体制机制环境、主编的办刊水平、编辑团队和主办单位领导是否重视等,这些因素无疑都是重要的。笔者认为,众多高校尤其是一些普通大学和高职高专主办的文科学报本身的内向性和综合性功能定位阻碍了其办刊水平的提高,是造成众多文科学报“千刊一面”、质量堪忧的重要原因。具有历史沿革的适合少数名牌大学文科学报的内向性和综合性功能定位并不适合国内众多普通高校主办的文科学报,有必要重新认识和调整文科学报自身的功能定位。
二、“内向性”和“综合性”功能定位的历史沿革和现实困境
追溯大学主办文科学报的初衷,正如蔡元培先生1918年在《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所言,一是“以从事于研究,要必有几许之新义,可以贡献于吾国之学者及世界之学者”;二是“以网罗各方面之学说,庶学者读之,而于专精之余,旁涉种种有关系之学理,庶有以祛其褊狭之意见,而且对于同校之教员及学生,皆有交换知识之机会,而不至于隔阂矣。”三是“宣布各方面之意见,则校外读者,当亦能知吾校兼容并收之主义,而不至以一道同风之旧见相绳矣”[3]。1906年创办的《东吴月报》发刊也申明其办刊宗旨是“表学堂之内容,与当代学界交换知识”。由此看来,文科学报最初的基本功能就是展示本校师生的研究成果,增进不同学者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内向性和综合性是早期主办的文科学报的两个重要特征,是主办单位对文科学报的功能定位。所谓内向性,指文科学报主要服务于本校师生,作者构成主要是本校师生,主要刊登本校师生的稿件,以内稿为主,外稿为辅。所谓综合性,一般指文科学报每期刊发的稿件涵盖了不同学科领域,尤其是本校的优势学科和其他学科,栏目设置通常为文史哲、经管法等大学科门类。
应当说,内向性与综合性的功能定位有其历史的合理性,尤其是在只有少数名牌大学主办文科学报,学报数量较少的背景下。加之在那个时代主办文科学报往往倾全校学人之努力,尤其是校长亲历親为,真正有敬畏学术的意味在内,这种办刊传统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文革”前(郁庆治的《“文革”前的山东大学文科学报》一文就深情回忆了山东大学文科学报的这种办刊传统和风格[4])。在这种办刊大背景下,一是稿件质量有基本的保证,名牌大学的学者们大都爱惜自己的羽毛,大都认真对待学术,不至于粗制滥造,内稿质量并不一定比外稿差,甚至还更好一些。二是对于拥有文史哲学科优势的少数名牌大学而言,文科学报的综合性功能定位有利于打破学科界限,促进文史哲学科和学者间的交流,达到蔡元培所说的“对于同校之教员及学生,皆有交换知识之机会,而不至于隔阂矣”效果。综上,文科学报的内向性和综合性功能定位在少数名牌大学主办文科学报而且时代学术风气良好的背景下,具有一定的历史的合理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不过,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文科学报所处的办刊环境产生巨大转换,其一是文科学报数量爆发式增长,1988年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了大量刊号,不仅重点大学有学报而且一般大学也主办学报。进入21世纪以后,高职高专类高校开始办学报,文科学报数量达到了1400余种(全国社科学术期刊2800余种,文科学报在数量上占据了半壁江山),基本上实现了一校一刊,有的大学甚至多刊。其二是时代学术风气的转向,学者们不仅深受市场化改革“无形之手”的操弄,而且还受到职称评定、基金课题等各种“有形之手”的规制,发表文章的数量和文章发表在什么级别的刊物上成为评价人文社科成果的首要标准,成为与个人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息息相关的衡量指标,浮躁之风渐盛,粗制滥造,文字抄袭行为屡见不鲜。在这种大背景下,传统文科学报的内向性功能定位在一些普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文科学报上发生了异化,即在“学报是展示本校师生研究成果的窗口”口号下,内向性功能被理所当然地解读为优先并且主要刊发本校师生的研究成果,成为方便本校教师评职称和完成年度科研任务发论文的“自留地”或者说“福利”。此外,由于编辑部与主办单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主管领导或熟人“打招呼”要求“照顾”并不鲜见,这就使得相当一部分没有达到相应学术水平的稿件得以刊出,直接损害文科学报整体的社会声誉。
文科学报综合性功能定位的合理性值得商榷。目前,大部分综合性文科学报(即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都是按照一级学科或者二级学科设置栏目,不同学科栏目下的稿件之间并不存在逻辑上的关联,质量参差不齐,这种照顾不同学科门类的“大拼盘”式所谓综合性实际上是一种“伪综合性”。真正的综合性应该是以问题为中心组稿,不同学科之间聚焦同一个问题,打破学科的界限,不同栏目论文存在关联和融合。由于不同学科门类间的专业性差异,照顾到不同学科门类的所谓综合性不利于编辑部尤其是主编遴选稿件,试问一个从事文学研究的文科学报主编如何根据自己的学术背景判断经济学论文的质量优劣?而专业刊由于大都是在二级学科以下设置栏目,主编大都可以凭借自己的学术背景大致判断稿件优劣。此外,综合性文科学报还存在一个无法解决的困境,即综合性文科学报的读者指向性不明确。法学领域的学者不大可能重点关注同一期文科学报文学栏目的论文,哲学领域的学者不大可能认真拜读经济学栏目的论文,那么,试问综合性文科学报是办给谁看的?相反,专业刊读者指向性非常清晰,如《哲学研究》的读者群体主要就是从事哲学研究的专家,读者要检索某一专业领域的文献,首先想到的还是专业刊而不是综合性文科学报。
三、综合性文科学报向专业刊转型是基本趋势
本文所谓的专业刊,是指集中刊出某学科或相近学科领域研究成果的學术性杂志。在全国2800余种人文社科期刊中,专业刊估计占到一半左右,主要分布在各级社科院系统和科研院所及一些大学。与综合性文科学报相比,专业刊具有外向性和专业性的特征。外向性是指刊物的作者群不再主要面向主办单位(大学)内部师生,而是本学科领域内的研究人员。专业性是相对于文科学报的综合性而言的,指刊物聚焦在某一专业领域内设置栏目组织稿件,众多栏目隶属的学科相同或相近。外向性和专业性是专业刊不同于综合性文科学报的基本特征。外向性的功能定位有利于回归学术本位,减少主办单位的人情稿,可以形象地称为“开门办刊”。专业性功能定位由于集中在某一学科或相近学科专业领域,摒弃了“大拼盘”的弊病,刊物学术性更强,作者读者的指向性更为明确。能否吸引并且刊发高质量的稿件是衡量办刊水平的最重要标志,专业刊相比综合性文科学报更容易吸引到优秀的稿件。目前即使最顶尖的综合性文科学报在吸引优秀稿件方面仍然不敌诸如经济研究、教育研究、社会学研究等专业刊,后者以其明确的专业指向性集聚了大部分本学科高质量稿件。专业性的功能定位的另一好处在于,在当前权威期刊评价体系(如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简称CSSCI)下,由于读者和作者指向性更为明确,专业刊的论文相比综合刊更有可能被作者引用,影响因子指标提升更快。
目前,已有一些普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文科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纷纷向专业刊转型,更为突出自己的专业特色,有的甚至直接更名为专业刊。以近年广东省内几所一般本科院校文科学报为例,《广东金融学院学报》依托本校学科优势,更名为《金融经济学研究》,刊物影响力提升较快,在较短时间内成为学科领域内的名刊并且被CSSCI收录。《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名为《社会工作与管理》,转型为社会工作类专业刊,经过若干年努力有望成为本学科名刊。可以说,综合性文科学报向专业刊转型逐渐成为趋势,有利于打破当前综合性文科学报“千刊一面”,缺乏特色的现状,不失为扭转文科学报“全、小、散、弱”的有效途径。
当然,文科学报要办出特色和水平需要多种条件的支撑,办成专业刊并不是唯一的途径。笔者认为,在当前学术期刊之间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少数名牌大学的文科学报可以发挥综合性功能定位的优势,尝试以问题为中心组稿,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鼓励学术创新;而一些普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文科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可以考虑依托本校学科优势逐渐转型为专业性学术期刊,从而打破全国几百所综合性文科学报同质化严重的现状。
参考文献:
[1]王国平,熊月之.最早的中国大学学报——东吴学报创刊号《学桴》解读[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3).
[2]姜朋.“高校学报出路何在”系列报道——高校社科学报向何处去?[N].光明日报,2011-03-21.
[3]蔡元培.蔡元培先生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1918年)[Z].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1).
[4]郇庆治.“文革”前的山东大学文科学报[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04).
本文系2014年度广东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立项课题“提升广东高校学报数字化出版水平的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