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主题外国文学作品对大学生爱情观养成的影响

2015-10-21 14:00廖新丽晏丽
文教资料 2015年17期
关键词:爱情观

廖新丽 晏丽

摘 要: 爱情主题在外国经典文学作品中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积极健康的爱情故事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爱情观的绝佳素材。在外国文学教学中通过挖掘外国文学经典作品的当代价值,在教学中渗透正确的爱情观,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与欣赏爱情,进行爱情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爱情观 外国文学教学 婚恋主题

一、引言

大学生情感问题日益成为社会中的一个主要问题,而爱情问题是其中最突出也最受关注的话题。在大学校园里,某些大学生由于从众心理的影响,稀里糊涂地进入恋爱氛围而盲目恋爱,不能正确处理恋爱中出现的问题,导致恋爱与学习冲突,失恋之后一蹶不振,失去生活的信心,从而自杀等。此外,当今社会中许多不良的影响如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浸入大学这一象牙塔,严重影响它的纯洁性。某些大学生的爱情已经异化为以物质利益为出发点的权钱交易,某些大学生因涉世不深、经验缺乏,受到社会上别有用心之人的物质诱惑而扭曲爱情观,导致自我意识的泯灭和自我价值的丧失。这些异化和扭曲的现象产生的后果会严重影响学生本人、她的家庭和祖国的未来。

针对大学生情感问题现状,从人文的角度对大学生进行爱情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与欣赏爱情是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的目的之一。爱情主题在经典文学作品中是永恒的话题,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写照,承載着丰富的人生情感经验,蕴涵对生活与生命的独特体验,对培养学生高尚的爱情观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外国文学教学中进行爱情教育是必要的,通过挖掘外国文学经典作品的当代价值,在教学中渗透正确的爱情观,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与欣赏爱情。苏霍姆林斯基说:“当我需要把某种思想灌输到年轻的心灵最隐秘的角落的时候,我就给他们讲述文艺作品,我认为,这比任何方式更能发挥出教育者的力量和语言的力量!”[1]勃朗特姐妹的《呼啸山庄》和《简·爱》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两部经典作品,但体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爱情观,本文将以这两部作品的教学为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二、以物质为导向的爱情——世俗的爱情

外国文学中的无数经典名作涉及爱情这一永恒的主题。这些作品描绘的爱情不仅刻骨铭心,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生命价值的深刻反思,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教育、审美方面的价值,是大学生形成健康情感、健全人格和树立正确爱情观不可或缺的素材。这些名著中不乏以物质为导向的爱情观,这样的爱情大多以悲剧终结或是男女双方婚后过着貌合神离的生活,毫无幸福可言。

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是“真爱的经典”,小说中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之间的刻骨铭心的爱情感动了无数的读者。两人爱得痴狂,“他就是我生命里最强的信念支撑。如果他还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那么这个世界无论怎么样,对我都是有意义的……我对希斯克利夫的爱情是深埋地下的永恒不变的岩石,那是不可或缺的、弥足珍贵的快乐源泉……我就是希斯克利夫!他永永远远在我心里。他就是我自身的存在,因此,不要说什么我们会分开之类的话——那根本是做不到……”[2]但是相爱至深的两人在活着的时候没有走在一起,为何他们的爱情却以悲剧——凯瑟琳的早逝和希斯克利夫一生的悲痛和疯狂报复而终结呢?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之间自然、淳朴、真挚的爱情未能经受住林顿家文雅、富足生活诱惑的考验,凯瑟琳做出了违背本性、灵魂的选择。她为了物质享受牺牲了纯真的爱情,这样的选择使她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但让她的余生注定在矛盾、痛苦与不幸中煎熬。当她第一次到林顿家看到与自己之前生活大为不同的文雅、富足、安逸生活时,就被这样的生活深深吸引住,她激动不已,遂对林顿产生好感,并接受他的求婚。虽然她十分真挚地爱着希刺克利夫,但一贫如洗、地位低贱的希斯克利夫无法给她以基本的生活保障,“如果我要嫁给希斯克利夫,那就辱没了我的身份……如果希斯克利夫和我结婚了,我们就要去沿街乞讨了吗?如果我嫁给林顿,我就能助希斯克利夫一臂之力,让他远离我哥哥的压迫和欺辱”[2]。她十分清楚自己和希斯克利夫之间有不可割裂的联系,但为了世俗的利益和虚荣,她割裂了婚姻与爱情的纽带,背叛了最爱的人,背叛了自己的心,做出了违背本性的选择,带着沉重的心理包袱嫁入豪门。她实现了自己的豪门梦,犹如笼中的金丝鸟受到了主人的百般呵护和无微不至的关爱,但过得不开心。当她知道希斯克利夫回来之后,她那被压抑的“真情”搅动了心,此后就陷入了畸形的爱恋之中。但是她意识到他们之间的三角关系违背了伦理,这使她进退维谷,左右为难,几近疯狂,最终在自己编织的罗网中挣扎着死去,爱情悲剧不可避免。

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自由交流、互相问答等合作学习方式分析、讨论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之间的爱情悲剧,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并对此爱情悲剧作出评价,引导学生在今后面临类似的选择时一定不能违背自己的真实本性和初心,不能向虚荣低头,不能选择以物质利益为导向的婚姻。让学生充分意识到物质可供人一时享乐,满足人们的虚荣心,但是心灵上缺乏契合、仅仅只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爱情注定是不会幸福的。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辨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人文修养。

三、精神上平等的爱情——超越物质束缚的爱情

在当今开放、多元的现代社会中,许多大学生受到物质社会的影响要不劳而获,在经济和精神上都依赖他人,丧失独立、平等的人格,甚至沦为他人手中一枚可有可无的棋子。因此,培养学生追求经济上、精神上平等的爱情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注重分析作品内涵与当时社会思想的联系的同时,还要注意文学文本所蕴涵的人格意识对教育对象施加影响的问题,深入挖掘这些外国文学经典对今天读者的启发和警世意义,努力使教学内容和方式接近当今社会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心理需求”[3]。在教学中可以通过“问题讨论、戏剧仿真、访谈、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真正进入作品里的世界,建立跨文化学习情境,获得个人学习经验。这种将学生学习的经验与文化经验结合,让学生亲身体会跨文化的经验,可以说是融合了文化、语言及个人成长三种模式”[4]。

《简·爱》中女主人公积极向上的爱情观就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爱情观的典范。英国女作家、文学评论家玛德说:“个性,坚强,自由激越的个性乃是书中唯一的但足够的魅力。”女主人公乃是一位出身贫寒、其貌不扬的家庭教师,但是拥有独立、自由、平等的爱情观。在面对地位悬殊的罗彻斯特先生时她表现得不卑不亢,保持自己的尊严。在爱情面前她没有退缩,没有逃避,而是开诚布公地表达自己对爱情的态度,因为她相信精神上平等是真爱的基础,真爱在于心与心的交流。“难道就因为我贫穷、低微、长相平庸、个子矮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灵吗?——你想错了?——我和你一样有灵魂,我的心和你的一样充实……我不是通过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在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在和你的灵魂对话,仿佛我们两人经过了坟墓,站在上帝脚下,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平等的”[5]。纯洁、高尚、独立及追求精神上平等的品质使简获得罗彻斯特的爱情,罗切斯特把她视为一个可以和自己精神上平等交流的人。他们的爱超越了世俗、金钱和地位,他们遵从了自己的本性选择了和自己真心相爱的人,双方可以平等地交流。而当她知道罗彻斯特已疯的妻子还活着的时候,她痛苦万分,“我的爱情消失了,我的希望破灭了,我的信心死掉了……这痛苦的时刻不堪描述”[5]。但她没有苛责自己的爱人或是沉沦为他的情妇,她的道德良知告诉她必须离开,因此她决然地离开,走上一条未知的道路。虽然离开了罗彻斯特,但是她的内心一直都还在爱着他,并打听着他的信息。当得知罗切斯特家的变故(庄园被疯妻烧毁,他本人肢体残疾、双目失明),她带着自己从叔叔那里继承的财产毅然地回到了一无所有的爱人身边,过上了合法、简单的幸福生活。简·爱的独立人格和自尊自爱使她赢得了爱情和幸福。

在《简·爱》的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设身处地地站在简的立场想象她的所思所想,让学生讨论简的爱情观,再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把小说改编为戏剧表演,表演会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简和罗切斯特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爱情的真谛——两情相悦。在文学教学中要启发学生“讓学生从各个层面丰富爱情、理解爱情的真义,不仅给予学生未来获取幸福爱情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陶冶他们的心灵情操,提升他们的精神品位,启发他们一起追问和触摸生命的底蕴,一起探索和发掘人生的本真,一起深省与反思人的良知,引导他们崇真、向善、求美,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与生活方式,为他们的人生发展和终身幸福奠定好基础”[3]。让学生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提高修养,希望真正寻找到那份至真至纯至美的爱情,树立正确、积极、健康的爱情观。

四、结语

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挖掘外国文学经典爱情故事中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在讲授中融入自己的理解,进行选择性的、针对性的解读,渗透正确爱情观,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与欣赏爱情,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爱情观。爱情是美好的,但是幸福的爱情应该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精神上平等、独立的基础之上的,这样的爱情才会经久不衰,经受住时空的考验。相反,仅仅是建立在物质享受基础上的爱情就会犹如昙花一现,一旦物质消失,这样的爱情就随之消散。外国文学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借助文学经典作品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在教学中践行教书与育人的双重职责。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毕涉芝译.育人三部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艾米莉勃朗特.刘颖译.呼啸山庄[M].南宁:接力出版社,2011.7.

[3]邓桂英.外国文学经典与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0.

[4]彭石玉,匡曼丽.MI理论与外国文学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8.11.

[5]夏洛蒂·勃朗特,马亚静译.简·爱[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1.

基金项目:普洱学院校级课题(大学生人格培养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1303。

猜你喜欢
爱情观
从《寡妇春怨》与《孤雁儿》对比中看中西爱情观
Analysis of Shakespeare’s Sonnet 116
我做好了和你共度一生的准备
古典诗词对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引导作用研究
西门庆的爱情观浅议
从张问陶的爱情诗看其节烈观与爱情观(下)——兼与李白、杜甫及袁枚比较
论柳永情词中的爱情观
感悟真性情的林语堂
玫瑰与面包并存的爱情:《傲慢与偏见》爱情观的分析
浅析李清照爱情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