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交互影响研究

2015-10-21 22:09胡亚楠陶成
2015年30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城镇化

胡亚楠 陶成

摘 要:中国城镇化对城乡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和调节的作用,相对地,经济快速发展也作用于城镇化。探究中国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交互影响,对今后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大力发展中国宏观经济,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城镇化;经济发展;交互影响

1.中国城镇化现状

1.1城镇化的内涵

城镇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经济转型现象,描述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的一个进程。相对应地,城镇化率作为衡量城镇化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表示某区域内常住人口与该区域总人口的比例。城市在当今时代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城镇化正是城市发展一个重要的推动力,成为现在乃至将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1.2中国城镇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图一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

根据表一和图一可以看出,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GDP增长率基本呈现平缓趋势,部分年份有波动,但仍表现出经济的长期增长。而城镇化率则由1978年的17.9%逐年上升至2014年的54.8%,城镇化水平呈现不断增长的局面。比较GDP增长率与城镇化率可以得出,城镇化率与经济增长呈现正相关关系,因此,城镇化水平是衡量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党的十七大由此明确指出要走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统筹城乡发展,遵照以大代小的原则来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市协调发展。

2.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1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1.1产业转移影响显著

图二 数据来源:笔者问卷调研

由图二可知,城镇化的三大核心特征中,21%的被调查者认为影响最大的是人口转换,64%的被调查者认为是产业转移,15%被调查者认为是空间社区转换。由此可得,产业转移是城镇化的核心特征,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也更大。产业转移使原先在区域内占优势的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同时也要求了财政资金与资源要素的重新合理分配,使产业向城镇聚集,企业对规模经济效益的追逐越来越强烈,企业的规模逐渐扩大,大中型企业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城镇化特征重要性排名其次的是人口转换: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换,居民就业结构得到了改善,就业者素质得到了提高,但人口素质的提升非短期能得到解决,影响力不明显;空间社区结构变换重要性最次:农村向城镇区域的变换存在一个界限的问题,难以准确划分两者的分界线,许多区域存在过渡。

图三 城镇化对不同行业发展的影响程度(数据来源:笔者问卷调研)

2.1.2城镇化对不同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城镇化对经济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以体现在不同行业发展方面。由图三可知,城镇化对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是服务业,占比35%。作为第三产业的核心部分,需要有高质量的区域空间与高素质的开发人员完成,这就需要城镇化这一方式来改善现状,只有通过城镇化,才能具有发展服务业的可能性与竞争力;其次的是工业,占比24%,这与产业转移的联系不可分割;再次是生态农业,占比19%,因为城镇化的原因,原有的城乡传统农业可以在技术上到达改进与创新,提高了产量与生产效率。相对而言,商业和其他行业受城镇化影响较小。

2.1.3城镇化加速经济发展的具体体现

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加强经济辐射作用,占比29%: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会促进区域经济产业的集聚,形成类似长三角,珠三角的经济集聚区域,缩短城乡差距,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占比其次是扩大内需,为26%:城镇化能够扩大内需,刺激消费,调节市场供求平衡,优化资源配置避免浪费。再次是缓解农村就业压力和提高生产率,分别占比23%和22%:城镇化需要大量劳动力进行生产,为农村人口创造了许多在城市工作的岗位,缓解了农村就业僧多粥少的局面,提高了就业质量;另外,城镇化要求在生产中进行技术创新以提高生产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经济发展。

2.2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城镇化会民工大量涌向城镇,造成农村人口大量缺失,其中不乏高素质人口。然而民工在高压力的城市生活中会面临许多压力,比如消费,住房等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镇化进程。综合来看,城镇化会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包括各种农村资源流失等等。会导致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农村与城镇经济发展不均衡。

3.经济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

3.1经济发展对城镇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经济发展会在不同层面上对城镇化进程起到推动作用。人口方面,经济活动会使人口发生空间上的转移,进而使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变。土地方面,城镇区面积增加,是推动城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体现。另外,经济结构的优化,会使经济结构非农化得以发展。总之,经济发展是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

3.2.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发展不均衡

经济发展的速度过快,会导致城镇化发展难以与经济发展均衡,两者会产生互相脱离的现象。而城镇化的加速追赶会忽略一些细节的处理,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最严重的社会问题是基础设施与社会保障制度难以完善,占比44%,占比其次的是就业问题,占比35%。最次是土地政策与户籍管理制度难以完善,占比21%。

3.2.1就业问题

经济高速发展会使得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重要性得到提升,参与农业生产的人数在原有基础上有所下降,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镇进行生产,改变了原有的就业结构。第一产业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从业人口减少,人才流失的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农业的发展。然而,因为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或者工资上的一系列问题,进城打工的农村人口会面临着就业质量不高或者失业的现象,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对城镇化进程的要求,这种现象会越来越严重。

3.2.2基础设施与社会保障制度难以完善

经济的发展要求政府将大量财政资金投入大型城镇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建设,相对地,小城镇及农村地区所分配到的资金则较少,难以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对城镇的基础设施要求也相应提高,然而,经济的高速发展更看重产业的发展,城鎮基础建设这种难以在短期内收获成效的项目则应运成了牺牲品。于是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系列交通问题和环境问题。

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现在还难以享受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另外,相对城镇而言,农村的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政府补贴,医疗、农业、养老保险等目前也不完善。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将社会保障制度规范化,对违反这一制度的行为进行严惩。政府应加大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可以从多渠道筹集资金,应合理高效地利用社会保障资金建设社会保障体系。

3.2.3土地政策与户籍管理制度难以完善

政府为求发展而强制征地的现象仍然存在,造成了耕地面积的减少、浪费以及农民利益的损失。对此,政府应加强管理,高效规划,减少非法征地,维护农民的利益。针对进城工作居住的农民,应通过合理合法的户籍管理制度帮助其完成户口的迁移,使其真正“安居乐业”,避免因为住房与户口问题产生一系列城乡歧视问题。

4.对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几点建议

4.1结合实际,因地制宜

许多地区一味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区域环境限制,导致城镇化效率不高,产生了资源的浪费。发展城市,首先要以人为本。过度要求速度,反而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部分农村地区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过度征地开发,转而发展工商业与房地产业,会造成当地资源的破坏。例如在土地肥沃的地区建造房屋,会使农作物产量降低,严重地,会破坏粮食供需平衡,可能会造成一些社会问题。对某些特殊地理区域内的居民征地,强制使其长期安居的环境在短时期内向城镇方向转变,会使其难以适应,在补贴等福利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幸福感会急剧降低。对于这些区域,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不妨采取短时间内维持原状或循序渐进的方式,采取适宜的经济发展方向。

4.2保障民生

居民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生活质量,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拆迁征地用以经济发展,会破坏破坏农村地区居民原来安稳的生活状态,经济利益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会受到损失。为此,政府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保障民生。首先,要增强基础设施建设,使居住在城镇的农民的生活较以前得到改善,以提高居民幸福感,使其对政府的城镇化建议持有积极态度,减少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阻力。其次,要完善户籍管理制度,完善户口迁移制度,使在城镇有固定居住场所,有固定职业和稳定收入的农村居民真正转化为农村居民,避免因户口迁移不完善而产生教育、福利、甚至城乡歧视方面的问题。最后,要在经济等方面对农村居民进行福利补贴,完善社会保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对于城镇的民营企业,要加以鼓励,促进其与国营企业相互补充,共同发展,以城镇化为目的而对民营企业加以限制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4.3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而是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道路,统筹兼顾城乡发展,实现绿色城镇化。在农业,工商业,服务业等进行经济转型升级的同时要注意节能减排,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主题,重视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另外,还要注重产业的集聚发展,合理分配空间,走集约化道路,减少发展成本,减少资源浪费。(作者单位:1.南京财经大学;2.安徽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单卓然,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3,(2)

[2] 蔺雪芹,王岱,任旺兵,刘一丰.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J].地理研究,2013,32(4)

[3] 曹文莉,张小林,潘义勇,张春梅.发达地区人口、土地与经济城镇化协调发展度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2)

[4] 刘亚娴.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9

[5] 罗建玲.我国城镇化水平與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D].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城镇化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究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让老年农民挑起城镇化的重担?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应对之道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