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燕燕
摘要:文章从建立资助育人新模式的意义、当前资助育人体系的不足结合高校家访活动的目的、对象、内容等过程分析,提出高校家访活动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专业化工作技能的探索,就高校家访作为高校学生资助育人专业化技能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专业化技能
一、建立资助育人新模式的意义
(一)有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的发展
落实学生资助工作的过程也是学生思想教育的过程,资助工作的管理应面向全体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结合自身情况根据学校资助政策申请相应的资助,家庭经济不困难的学生参与管理,实际上体现出学生中除了家庭经济困难的因素外,其它方面如获得个人发展需求、能力培训、心理指导的权利以及对应的义务等都是平等的,从思想上、管理上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开展家访活动,旨在加强师生、家校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有利于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需求
心理需求是个体心理上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的依赖和要求。当前,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卑、敏感、焦虑等心理表现,相对而言则忽视了交往、尊重、自我的需求,通过研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需求,从心理层面上对学生的认知观念、认知方式,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增加意志品质,从而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家访活动是可以做到专门针对学生个体的了解和引导,与家长共同探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方法,传达国家的助学、就业、创业的政策,了解家长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设想,在过程中能更好地关注学生个体的心理需求,能保护学生的隐私,得到学生的信任,为日后的学生个体资助育人工作奠定基础。
(三)有助于资助育人专业化的工作技能的形成
在信息化时代下,学生成长环境呈现交流网络化、思想多元化等特点,此外,大学生思想状况呈现自主、主体、参与意识强烈的特点,侧重于教导、灌输的传统的学生工作模式,甚至引起学生的反感,为此,挖掘和开辟受学生欢迎、使学生将被动接受变成主动争取、资助工作人员在处理日常事务的同时能指导学生主动了解资助政策、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的资助工作方式和方法,有助于资助育人专业化工作技能的形成。家访就是对学生个体的关注,获得学生的认同和深受家长的欢迎,通过家访了解学生个体的家庭情况、成长环境及在家里的思想状况,与家长沟通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及获奖助的情况;家访带给学生家庭克服困难的精神动力、带给学生刻苦学习的动力,有助于健全学校教育、管理和服务学生的资助育人工作机制。
二、当前资助育人体系的不足
(一)资助政策没有全员化,整体资助效果不佳
一是教育救助虽然作为社会救助的一个组成部分,但由于受到现有的救助项目分散在各个职能部门,如当前实施的社会资助制度分别由民政、教育、劳动等部门分别按照各自的职责实施,整体工作水平不高的影响,直接后果是群众难以掌握,政府难以统管。二是社會集体和个人的教育资助作为目前大力提倡的资助措施之一,由于缺少规划,各类资助机构和项目过于分散;而一些零散的捐助单位和个人宣传形式重于捐助过程。三是在高校助学体系操作层面,由于资助政策单一运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助的总体情况把握不好,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程度差异很小的学生的受助广度和力度差异极大,极大的影响了资助的效果,且还降低了资助育人工作的公信力,违背了资助育人的初衷。在家访中就发现,有个别学生通过层层评议,被认定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但却没有获得助学金;经过了解,学生个人自认为有勤工助学而放弃申请国家助学金,班主任也没有引起注意,学生家庭在当地是低保家庭,学校通过特困补助的方式为其暂时解决经济困难的问题。
(二)重视经济资助,忽视思想引导
一是由于当前助困力度远远大于奖优力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奖学金,即是对自己付出的肯定,也是解决经济困难的方法,然而,如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评审过程中发现,在班级民主评议过程中发现,很多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家庭经济并不困难,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成绩又达不到申请奖学金的条件,所以,往往容易出现学生在认定中比穷,争取困难,方有资格申请资助对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奖学金。二是思想引导不到位,多元化的资助体系缺乏与之相匹配的思想道德教育,如与助学贷款有关的诚信教育、与勤工助学有关的吃苦耐劳、责任心教育等。学习的目的性演变为功利性强,甚至普遍倾向于将学习知识作为获得经济收益的直接手段;部分学生尽管学习成绩优秀,但却不关心集体、关注身边的同学,喜欢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心理承受能力差。主张以成绩为主要因素的奖学金,还容易出现过度资助。因此,引导学生学习、深造、就业,但更应该让他们明白“金钱和就业不是他们的全部”。通过家访发现,有些家长由于对助学政策不了解,即使家庭经济不是很困难,看着别人家孩子上学有获得资助,也抱着尝试的心理申请,显然,学生在校的申请心理受到了家长的影响。
(三)缺乏队伍建设,管理制度落后
在学校层面上,资助工作量大,不仅涉及到大量的资料、资助金,还牵涉到学生的个人利益问题,关键问题处理不好,就不利于校园环境的和谐。研究发现,高校资助机构和二级学院的资助工作专职人员严重不足,导致资助工作的管理和质量大打折扣,缺乏队伍的建设,如学生人数有1-2万人不等的高校,其学生资助中心的工作人员一般都是1-2人,应付资助工作的日常事务都显得吃力,对于育人工作就显得力不从心;加上管理机制落后,信息化建设滞后,资助工作的效率也不高,往往是发现问题后解决,而不是从提供多方位服务的角度起到预防作用。当然,制度的完善、资助育人流于形式。家访中也发现,家长和学生都迫切希望能及时了解助学的相关政策,同时也希望助学制度的完善。
三、建议
(一)树立教育救助是社会救助的一部分的观念
救助和资助不单单对准在校大学生的身上,而是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整个家庭作为帮扶的目标,作为社会救助的主管部门应当统一协调民政、教育、财政、医疗等部门,以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服务、解决其个人和家庭困难为目标,通过适当的财政补贴、贷款、医疗补助、就业培训等方式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状况,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的自我产出和收入能力,通过学生家庭自救的方式解决在校学生的经济困难问题。当前,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就包含有整合各社会资助制度的实施部门。家访的其中目的和过程就包含有与当地政府、民政部门或教育局资助管理中心取得联系,发动社会的力量,共同关心、关爱和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探索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开展感恩教育。
(二)建立健全与资助育人体系相适应的管理模式
目前,多元化的资助体系没有统一的管理,资助主体多元,信息不对称,对困难学生的界定不规范,模糊操作或资助不到位,整体缺乏协调性。国家是扶困助学的主体,应该通过制度设计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社会力量关注教育、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子;深入学生和社会实际及时对现行助学政策和助学育人体系进行必要的调整,大力推行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有偿性助学政策。高等院校是执行各项资助政策的主体,须树立“以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在做好经济帮扶的同时,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帮扶。学生生源地地方政府应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核定工作,学校也将学生救助情况、在校表现等信息及时进行反馈,当然,双方都要设立专门的工作部门以落实具体工作和信息的沟通,保持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动态管理和监督,促进资助育人体系的良性可持性发展。
(三)专业化的工作方法是改进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有效途径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成長环境如交流网络化、居住社区化、思想多元化等对传统的学生资助工作提出挑战。为此,须结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注重发现新问题、新情况,采用专业化的工作方法,通过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开辟新途径,拓宽资助育人工作的空间。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性的助人工作,以心理学相关理论为基础,借鉴社会学、经济学、系统论等学科的基础观点,此种多元化的视角使我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更加全面。因此,在对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过程中,可以借鉴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工作理念,如心理咨询和辅导、对社会资源的整合利用、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预防性功能和发展性功能等,尝试社区工作、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等的专业性工作方法, 共同增强资助育人效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高校家访其实就是结合了心理咨询和辅导、关注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通过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等的资助育人专业性工作方法的探索,是构建家校育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赵明吉,赵敏,龙希利,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研究[M].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
[2]甘剑锋.和谐社会构建中高校贫困生问题研究[M].黄河水利出版社,2010.
[3]李廉水,吴立保.和谐社会视野下高等教育公平的制度设计研究[M].科学出版社,2010.
[4]杜富强.高校贫困生发展性资助理念及管理体系研究[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学生工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