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青
摘要:绩效评价不仅能够反映妇幼保健机构履行公共卫生职能的情况,系统分析當前妇幼保健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而且还能够反映妇幼保健机构经济投入产出结果,为同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指明方向。文章对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以及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评价;绩效管理
一、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绩效评价是指运用科学方法,建立特定的指标体系,结合运用定量与定性方法,对评价对象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效益进行综合评判。绩效评价可作为有效的经济管理手段,为改善妇幼保健机构的经营管理策略,提高经济管理效益提供方向和动力。
(一)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
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要以现行《妇幼保健机构评审标准》、《妇幼保健机构评审实施规范》、《三级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细则》以及妇幼保健工作质量考核标准为基础进行设计。省、市、县三级妇幼保健机构的指标体系侧重点各有不同,要保证不同级别、不同规模的妇幼保健机构的绩效评价结果具备可比性。建议采用专家咨询法确定指标,专家队伍包括妇幼保健的行政管理人员、妇幼保健管理的实践者以及相关领域研究人员。设计完整的专家意见征询表,使其涵盖指标分类、指标内涵、补充意见等内容。
(二)合理运用绩效评价指标筛选方法
由于妇幼保健机构的绩效评估覆盖范围较广、评价指标较多,指标之间会存在着信息重叠或描述类似的情况,所以要对众多指标进行筛选,确保所选中的指标具备代表性、独立性、灵敏性,满足绩效综合评价的要求。笔者建议可采用以下筛选方法。
1. 指标初筛。在这一阶段中,可采用主观评价法对大量指标进行初筛,该方法不需要经过数据调查研究,只需根据评估者的主观判断即可。
2. 从独立性、代表性的角度筛选指标。同时采用相关系数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从不同角度筛选指标,克服单一筛选方法的弊端,对最终筛选结果进行综合考虑。
3. 从敏感性的角度筛选指标。建议采用离散趋势法进行指标筛选,对于变异度大的指标而言,其用于评估时的区别能力较大;对于变异度小的指标而言,其用于评估时的区别能力较差。
上述筛选方法均各有利弊,笔者建议充分利用各种方法的优点,弥补各方法的不足,将各种方法选出的指标均放入到指标体系中,再结合指标的实用性、可操作性以及样本含量大小,对纳入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进行合理取舍。最终,将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确立为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以及34个三级指标。4个一级指标分别为保健管理、保健服务、临床服务与投入产出指标;10个二级指标分别为保健服务管理效率、信息管理效率、健康教育、服务种类、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服务质量、投入与效益;34个三级指标分别为:(1)孕产妇系统管理率;(2)儿童系统管理率;(3)完成卫生行政部门指令情况;(4)培训基层人员人次数;(5)妇女病普查情况;(6)婚前医学检查;(7)信息上报合格率;(8)信息资料的归档管理;(9)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分析报告提供情况;(10)全年举办健康教育活动的次数;(11)发放宣传品种数;(12)提供妇女保健服务种类数;(13)提供儿童保健服务种类数;(14)产前筛查率;(15)新生儿疾病筛查率;(16)孕产妇梅毒、艾滋病、乙肝检测率;(17)新生儿听力筛查率;(18)纯母乳喂养率;(19)医师日均门急诊人次;(20)病床使用率;(21)医师人均年出院人次;(22)剖宫产率;(23)正常产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24)急救物品合格率;(25)医院感染总发生率;(26)大专以上人员比例;(27)保健人员岗位符合率;(28)继续医学教育经费占工资总额百分比;(29)院内HIS系统;(30)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31)年人均业务收入;(32)每门诊人次费用;(33)职工满意度;(34)服务对象满意度。
(三)确定指标权重系数
在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应结合采用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系数。在主观赋权法中,可选用专家评分法,简化操作过程。在客观赋权法中,可选择企业绩效评估中常用的CRITIC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系数。通过整合两种赋权方法,确保绩效指标权重既考虑了专家对各项指标主观上的重视程度,也兼顾了原数据的特征。
(四)实施综合评估方法
1. 实现指标标准化。在绩效评价体系中,不同指标的单位、均值、方差各有不同,为此应当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数据波动对综合评估结果的影响。在指标标准化处理中,可采用线性插值法、Z值法、秩次法、指数法等。
2. 两种评估方法的综合应用。为了保证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评价的准确性,建议综合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和TOPSIS法。AHP法通过确定各层次目标的权重来获取总目标值,可用于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评价的不同分析层次上;TOPSIS法需要事前找出预设的绩效最优值和最劣值,而后判断实际绩效与最优值、最劣值的接近程度,进而评估优劣。将运用两个评估方法的评估结果进行综合评分,增强评估结果的说服力,力求评估误差降到最低。
二、妇幼保健机构加强绩效管理的措施建议
(一)不断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既要体现该机构经营的客观实际,准确评价组织经营的业绩状况,又要反映该机构的未来发展潜力,为促进妇幼保健机构持续发展提供方向和动力。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妇幼保健机构的运营也会发生一定变化,为了满足妇女儿童的健康需要,应当在结合外部环境因素的前提下,及时更新和调整绩效评价指标,使绩效评价指标随着妇幼保健机构的内外部发展而不断完善。
(二)建立绩效考核机制
妇幼保健机构要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明确绩效考核目标、制度、措施,将工作数量、工作质量、个人工作行为、经济指标等作为考核依据,对人员进行量化绩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个人分配挂钩,提高妇幼保健工作效能。适当调整妇幼保健机构内部的相关科室职能、岗位设置和人员分工,为保证卫生人员队伍的稳定性,可适当提高关键性岗位人员的待遇,吸收高学历、高技术人才,提高工作效率。
(三)开展多样化的特色服务
妇幼保健机构要积极开展新项目,充分利用现有医疗资源,提高机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妇幼保健机构可根据自身资源情况,开设新生儿疾病筛查门诊、遗尿门诊、矮小门诊、肥胖门诊、微量元素缺乏防治门诊等特色门诊,引入先进技术,建设高效的诊断治疗体系。同时,妇幼保健机构要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临床为依托的原则,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和义诊宣传活动,争取广泛的社会好评,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
(四)提高各级人员的专业素质
妇幼保健机构要加强管理队伍建设,通过落实择优聘用、竞争上岗等人事制度,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妇幼保健机构还要加快技术层人才培训,积极组织频率适中、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业务培训活动,采取集中学习、举办交流会、承办研讨会等方式,调动起各级人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完善其知识体系。
三、结论
总而言之,加强绩效评价和绩效管理是提高妇幼保健机构经济管理效率,促进妇幼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在有限的国家经济资助下,妇幼保健机构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着眼于群体保健能力建设、政府持续稳定投入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通过绩效评价和绩效管理掌握卫生经济的投入产出情况,从而为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名红,杨明.基层妇幼保健工作绩效管理现状及对策[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2).
[2]黄丽红,谭敏,陈云峰.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医疗保健服务管理质量模式的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10(12).
[3]蔡坚.妇幼保健院强化绩效考核的效果研究[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5(05).
[4]崔国光.基于绩效提升的医院经营管理体系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06).
[5]闫春娟.浅谈医院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5(02).
(作者单位:内蒙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