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良金
摘要:随着市场全面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处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按照传统的预算编制方式难以适应企业客观发展的要求。文章从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编制要求和重要编制内容入手,结合本量利分析的知识,提出变动成本法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的核心作用。
关键词:全面预算;本量利分析;变动成本法
“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加快建立国家统一的经济核算制度”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新要求。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经济发展步入了经济新常态周期,企业要转变发展观念,改进并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尤其是全面预算管理。以市场为导向,把企业全面预算建立在本量利分析之上,构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作用
全面预算管理的起点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通过评价企业的生产、经营等情况,制定一系列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与筹资活动、投资活动以及经营活动有关的预算,进而监控和协调企业执行预算的一种管理模式。
1. 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全面预算的编制,能够帮助企业设计制定企业内部各部门在预算期内的工作具体目标,并详细列出达到目标要求的措施,从而使各部门清楚认识到本部门的经济活动与企业经营目标之间的联系,明确职工个人的工作职责,因此,全面预算是企业经营目标的量化说明,包括工作量、收入、成本及利润等方面的水平,促使每个部门、每位职工都能夠主动完成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
2. 协调企业各部门之间的顺利运作。从企业全局角度出发,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统一协调各部门之间的运作过程,在企业内部建立良好的控制环境。良好的预算编制综合了各部门、职工的信息,是各类信息的有机结合,有利于企业发挥内部资源的最大功能。在预算实施过程中,所有部门和职工都必须严格依照预算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因此,能够有效地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顺利运作,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
3. 企业进行考核的依据。企业制定的各项预算数据,是评价部门职工工作情况的标准,通过分析各部门、职工的实际指标与预算指标之间差异,找出产生原因,若是预算编制自身的问题,就应修改所涉及到的预算指标;若是部门、职工的主观因素导致的差异,便可以预算差异作为考核的依据。
4. 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在全面预算管理执行过程中,各部门需要把各种运营活动计划、方案提前制定好,有助于企业有效开展工作计划、顺利实现工作目标,及时、准确地解决各种经营问题,提高企业防范经营风险的能力。
二、实施全面预算的编制要求
1. 客观地进行分析和预测。在编制全面预算前,需要整理和分析上一年度的采购、生产和销售等方面完成情况的资料,分析得出基本的变动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再结合市场调查和经济预测的资料,尽可能客观、准确的进行市场需求预测,为编制全面预算提供可靠的基础。
2. 合理地制定方针和计划。企业的管理层应当制定恰当、合理的基本方针、长期经营计划、经营战略以及下一年度的业务计划,并加以综合平衡。这些方针计划是编制全面预算的基础条件。
3. 执行者参与预算编制工作。全面预算在体现决策者的方针和意图的前提下,必须让执行部门参加预算的编制工作,并在预算体系中反映执行部门的要求,使全面预算容易被企业职工接受和执行。
4. 综合平衡各方要求。全面预算的编制应以企业立场为出发点,将各个部门提出来的要求,反复讨论、修改,达到一个平衡状态,制定出整体均衡的全面预算。
三、全面预算的编制内容
按照预算的经济内容,全面预算主要包括业务预算、财务预算和专门决策预算。业务预算和专门决策预算是财务预算的基础,而专门决策预算又依赖于业务预算的编制,因此业务预算是企业全面预算编制的基础。业务预算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 销售预算。销售预算是在销售预测基础上,根据企业当期利润目标、经济分析和市场调查确定的预计销售量、销售单价以及销售收入等参数编制的,是编制全面预算的出发点。全面预算中的其他预算,例如生产预算、采购预算、和费用预算等方面,都必须以销售预算为基础。因此,如果销售预算制定不妥,全面预算则将毫无意义。
2. 生产预算。生产预算是为规划预算期内生产规模而编制的预算,生产预算在销售预算的基础上进行编制,根据预计的销售量和预计的期初、期末产成品库存量,计算出各个产品的生产量。生产预算编制时应考虑到产成品的存货成本。
3. 直接材料采购预算。预计生产量确定以后,按照单位产品的直接材料消耗量,同时考虑预计期初、期末的材料存货量,便可以编制直接材料预算。与其他预算所不同,直接材料预算要求采购部门和生产部门共同参与,因为,不同的部门之间有可能存在互相冲突的目标,在预算编制时可能导致摩擦。编制直接材料预算应注意采购量、耗用量与库存量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以避免材料的供应不足,造成停工待料或超储积压。
4. 直接人工预算。直接人工预算是以生产预算为基础编制的,它是指一种既反映预算期内直接人工工时消耗水平,又规划直接人工成本开支的业务预算。首先,根据生预计生产量乘以单位产品所需的直接人工小时,得到需用的直接人工工时。然后,再用需用的直接人工工时乘以小时工资率,即可求出预计的直接人本成本。
5. 制造费用预算。制造费用指生产成本中除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外的其他一切生产相关的费用。制造费用一般分为变动制造费用与固定制造费用两类。采用变动成本法时,将变动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固定制造费用直接列入利润表作为当期产品销售收入的一个减项。
6. 销售和管理费用预算。销售和管理费用预算是指为产品销售活动和一般行政管理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的预算。销售和管理费用按不同性态分别进行编制。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按销售比例分配,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按时间平均分配。
四、本量利分析
本量利分析是成本——产量(或销售量)——利润依存关系分析的简称,也称为CVP分析(Cost—Volume—Profit Analysis),是指在变动成本计算模式的基础上,以数学化的会计模型与图文来揭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额、利润等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性的联系,为会计预测决策和规划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本量利分析引入了变动成本的概念,所谓变动成本是指那些成本的总发生额在相关范围内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线性变动的成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都是典型的变动成本,在一定期间内它们的发生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动,但单位产品的耗费则保持不变。使用变动成本进行全面预算有如下几点先进性。
1. 有利于管理人员理解会计信息。变动成本法将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变动生产成本计入产品成本,与产品的产量呈正比例关系,与当期的销售收入相配合;将保持当期生产能力而发生的固定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全部成本法下,存货或产量变化会妨碍“营业利润随销售量的增减而升降”这种相互关系,而变动成本法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利于企业管理人员理解。
2. 有利于进行销售量和利润预测。变动成本法的基本理論揭示了成本、业务量、利润之间的内在关系,而计算出的边际贡献指标可以反映各种产品的盈利能力。利用边际贡献等变动成本法的特有的指标能及时、准确、简便的预测企业一定时期的销售量和利润。
3. 有利于企业编制弹性预算。企业采取以销定产的经营策略下,按一系列产销水平编制的弹性预算比按一个产销水平编制的固定预算具有更大的适应性,因为弹性预算可以随销售量的变化做调整。成本按形态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是编制弹性预算的前提。其中固定成本不随业务量增减而变化,变动成本根据销售量的变化加以调整。
4. 有利于企业控制成本。采用变动成本法,生产部门和供应部门的工作业绩,由变动生产成本的高低来反映,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制定标准成本进行日常成本控制。固定生产成本的高低应由管理部门负责,企业可以通过制定费用预算的办法进行控制。
5. 有利于企业制定短期决策。在短期经营过程中,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和规模均不会有较大的变化,固定成本相对稳定。在短期决策的不同方案中,管理人员只需要比较不同方案的边际贡献大小,而变动成本法才能提供边际贡献的相关数据。
参考文献:
[1]汪世平.关于改进企业预算管理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5(13).
[2]刘宇会,胡佳慧,于善波.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10).
[3]黄礼.关于加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总会计师,2015(04).
[4]郑丽丽.加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提高企业财务内部控制[J].时代金融,2013(01).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审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