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婷婷
摘要:本文基于成都市1991年至 2013 年的生产总值(GDP)及一、二、三产业值样本数据,对成都市产业结构和经济增相关性进行实证检验,定量分析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经济增长的百分比。研究表明:目前成都市产业结构处于“三二一”顺序的工业化后期阶段,最近几年第三产业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同时,随着第三产业结构的不断扩张,势必会使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对经济规模的正效应下降,因此,要使成都市的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必须进一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增长;ADF检验;OLS回归
一、引言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意味着其经济总量的不断积累以及其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经济增长使得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需求结构改变,需求层次提升,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不断演进。与此同时,产业结构合理化,使得经济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有效,产业技术完善,产业发展深化,从而带动经济竞争能力增强。因此,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是否具有一种合理协调的发展关系,对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是有机统一的,经济增长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同时产业结构调整也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成都市作为四川省的省会城市,作为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肩负着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四川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以及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统筹的重任,对其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则是通过定量的方法对成都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从研究结果过分析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二、文献综述
就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已经有许多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文主要从国外与国内两个方面论述。
(一)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库兹涅茨在对产业结构的研究中认为,影响其变化主要原因在于经济总量的增长。因为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发展,若是没有足够的经济总量增长,会限制产业结构的变化。其观点对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而言相对比较成立,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其缓慢增长的经济总量使得产业结构的变动也较为缓慢,因此并没有表现出显著地相关关系。
与库兹涅茨的观点不同,罗斯托则主要认为在产业结构变化中的,主导产业之间不同部门的交换更替带来了经济的增长,不同的主导产业支撑着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通过使用统计归纳的方法,钱纳里得出了更为适用的结论,他认为经济增长过程其实是产业结构变化的过程。通过对对个国家之间的对比研究,其将经济增长过程中产业变化的过程概括为一种“标准结构”,其可以更好地描述经济增长在各产业之间的转移分配的情况。
帕西内蒂则明确认定,结构变化是影响经济增长的诸多因子中最重要的影响因子之一。部门之间的差异会使劳动生产率不同,从而使部门经济之间的提高速度的不同。同时,部门之间的需求扩张程度也存在差异,这些都可能是使经济增长的原因。
(二)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在国内的研究中,吕铁、周叔连(1999)认为提高生广率于经济发展而言是关键,而提高生产率的主要动力包括产业结构的演进、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内生经济的积累。刘伟、李绍荣(2002)证明在中国经济的增长中,服务业内部结构的演变对与经济增长而言会产生负的效應,得出了与一般观点相反的结论。刘保裙(2007)投入产出模型进行结构分解,从而得到一个系统分析模型,并运用这个模型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的成因。金春雨、程浩、王伟强(2011)针对吉林省主体功能区做了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认为产业结构在演进升级的同时,必须与经济增长之间有一个协调的关系,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成。孙植华、翟有龙(2008)对实证分析了四川省产业结构差异动态变化,以四川省的19个行业数据为基础,运用区位摘灰色关联法对产业结构的差异性进行了测度。张平、董险峰(2011)利用四川1978—2010年间各年三大产业的统计数据,建立有关测算的经济计量模型,从实证分析的结果中得出四川省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是其产业结构的变动,产业结构的升级推动了四川地区经济的发展增长。
通过上述文献的描述分析,可见在目前的研究中对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研究,既有定性的理论研究,也有定量的实证研究,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对于某一具体地区的深入研究还是比较少,比如成都市,然而作为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心,对于其经济运行状况的相关研究还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此,本为希望基于前人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在这一方面进行一定的探讨分析。
三、成都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现状
成都市是四川省的省会,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幅员面积12390平方公里,下辖9个区、6各县,代管4个县级市。常住人口 1400万,占四川人口数量的17.5%。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成都市经济总量一直稳居增长,尤其是第三产业增长迅猛。据北京社科院总部经济研究中心出版《2008—2009年: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在全国35个主要城市中,成都综合经济发展能力位居第八,中西部排名第一。2013年成都市生产总值(GDP)达9108.90亿元,比上年增长约11.9%。其中,第三产业增长最大,比上年增加 548.98 亿元,增长 13.64%;其次是第二产业增加 415.88 亿元,增长 11.04%;增长最少是第一产业增加 5.1 亿元,增长1.47%。到2013年三次产业比例变为3.88%、45.91%和50.22%。
就经济总量来说,成都市在四川省城市对比中,占有绝对的优势;从产业格局、产业层次来看,成都市也是优于全省水平的。可谓是形成了四川省的城市分布特有的“一城独大”的状况。
四、数据、模型与实证分析
(一)数据
本文将1991年到2013年作为实证分析数据的样本区间,分别设为GDP、X1、X2、X3表示在这23年之间成都市的经济总产值以及第一、二、三产业产值的同比增长率。序列的相关数据均来源于历年来四川省以及成都市的统计年鉴。
数据的使用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首先,釆用同比增加值而不是实际增加值,是因为同比增加值可以很好地反映成都市的产业格局变化以及产业结构的关系。其次,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与经济增长相对应,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二)模型
(1)ADF检验模型
由于经济系统存在惯性作用,从而导致伪回归的产生,所以本文首先对时间序列进行了时间啊序列的单位根检验,以保障经济时间序列预测的合理有效,避免伪回归的产生。本文主要采用的是ADF(Augmented Dickey-Fuller)检验,其具体釆用回归方程式为:
由表3,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水平下,四个序列的ADF值都是小于5%的显著水平的临界值,所以知道这四个序列都是平稳的。
(2)OLS回归
由于检验得平稳的时间序列,可以直接做最小二乘回归,得到结果如下:
Y∧t=0.0093+0.1480X1+0.3892X2+0.4247X3
se=(0.0053)(0.0245)(0.0184)(0.0233)
t=(1.7292)(6.0183)(21.0301)(18.1607)
R2=0.9871F=487.1404DW=0.8705
根据样本容量n=23和解释变量的数目K=3,查DW分布表,可知DW=0.870578<1.078,所以存在自相关关系。因此要对原模型进行补救。
本文采用的是科克伦一奥克特迭代法,该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得到更精确的自相关系数估计值。
Y∧t=0.0055+0.1192X1+0.3925X2+0.4666X3+0.3889AR(1)
se=(0.0055)(0.0204)(0.0127)(0.0261)(0.1564)
t=(1.0038)(5.8260)(30.7749)(17.8558)(2.4866)
R2=0.9941F=720.8077DW=2.0164
可知DW=2.016470>1.078。因此,不存在自相关关系,由此得到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3)实证分析
由上表可知,产业结构变动能够影响经济增长。第一产业每同比增长1%,GDP同比增加0.1193%;第二产业每同比增长1%,GDP同比增加0.3925%;第三产业每同比增长1%,GDP同比增加0.4667%。可以看出,目前成都市的经济增长中第三产业的拉动占主要作用,其次是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的作用最小。当然,这也跟四川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现状较为吻合。
成都市目前朝着工业化后期的阶段发展,第二产业的主导地位己经让步于第三产业,无论是总产值占比还是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上,并且,第三产业的比例还在不断增加。因此,第三产业要加强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技术、资金、服务支持,实现三次产业协同发展。
五、结论
结合成都市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利用1991年至2013年相关的统计年鉴数据,通过分析成都市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产业结构对经济规模和生产要素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
成都市经济在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1991年成都市生产总值仅为232.78亿元人民币,2013 年达到 9108.90 亿元人民币。总的来说,成都市 1993 年才实行改革开放,缺乏市场经济经验,因此这一时期经济处于波动快速发展时期。2000 年以后,成都市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使得在这一时期的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基本形成了“三二一”的产业布局,拉动成都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第三产业,第一、二产业逐步趋于稳定发展时期。
未來成都经济要保证增速和质量并重,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使其更趋合理,以保证经济发展长期稳定增长。根据成都市的经济发展现状和计量回归结果,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政府应积极引导产业转型;第二,建立和完善市场信息化制度,促使产业结构协调统一;第三,制定人才管理机制,建立培养、引进和储备人才系统;第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第五,开发和引进新兴产业,提升技术创新。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周起业.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2]徐捷锦、黄志亮、周兵.重庆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J].软科学.2008(9)
[3]蓝英.南充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4]刘伟、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5(5)
[5]王耀中,李礼.湖南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3(5)
[6]曹新.区域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重庆社会科学.2000(1)
[7]四川省统计局统计年鉴.四川统计网
[8]成都市统计局统计年鉴.成都统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