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大利
摘要:大学生党员是当代大学生中的兼具良好道德和学业成绩的群体,也是国家和高校重点培养的对象,作为大学生党员的重要培育场所,高校必须深刻感受到自身的重大责任感,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出素质更全面的党员大学生。纵观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党员培养模式,基本处于滞后状态,无法适应当前的大学生党员培养需求,因此我国高校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改革创新。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培养模式;创新
改革开放政策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也对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党员培养工作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干扰。由于国外的各种思想观念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严重冲击,使得我国高校大学生党员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产生了动摇,部分大学生党员经不起玩乐人生观的诱惑,甚至开始怀疑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正确性。在此状况下,高校必须研究出更为科学有效的大学生党员培养模式,保证高校党员的健康发展,以响应国家和党对高校党员培养工作的高标准。
一、高校大学生党员的培养内容及意义
(一)培养内容
共產党员必须具有明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强大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培养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同样的高校要培养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党员,也要消耗极大的精力。
一般来说,大学生党员培养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即思想观念教育、党员身份教育及党员先进性教育。思想观念教育是指党组织对新进党员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将能引导大学生党员正确地行动;党员身份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大学生明确自身的党员身份,做人处事严格遵从合格共产党员的标准;党员先进性教育是指大学生在生活中和今后的工作中都要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思想,并以身示范,引导群众。
(二)培养意义
高校培养大学生党员对于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党的建设均起到重大的意义。大学生党员的培养方案强调思想道德建设和世界观、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可以一方面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另外也可以促使大学生明确自身的价值,并脚踏实地地去生活和学习;大学生党员的培养方案强调创新精神,因此可以促进大学生开拓创新能力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打下良好的铺垫。此外,大学生党员教育还涉及到多种素质的培养,如团结协作、谦卑礼让等,这些对于大学生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和谐发展均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高校大学生党员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各种理念的转变,高校大学生党员的培养模式也出现了与现实需求脱节的状况,主要包括教师队伍能力差、教学方法死板、缺乏有效培养机制等缺陷。
(一)大学生党员教师队伍不完善
目前高校负责党教的专职教师基本上扮演着兼职教师的角色,事实上,很多高校并没设置专任党教教师,对于党教工作通常交给辅导员来负责。而辅导员通常只处理学生的日常工作,对于学生的党建工作缺乏必要的了解,于是只能照搬书本教材,利用理论说教或者口头强调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显然效果欠佳。
(二)大学生党员教学方法死板
大学生党员培养内容通常包括三方面重点,即思想观念教育、党员身份教育及党员先进性教育。无论外界社会如何改变,培养重点都不应该偏离这三个大方向。但是,培养重点的相对固定不代表教学方法必须一成不变,而目前的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党员的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采用最多的就是党员会议,而且只注重理论不注重实践,难免让人感觉教学形式化和空洞化。
(三)大学生党员缺乏有效培养机制
高校大学生党员培养,必须保持培养方法的系统性和培养效果的稳定性。事实上,前者是后者的保障,只有通过系统的方法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培养,才能达到良好稳定的培养效果。而纵观当前的高校党员培养模式,采用的培养措施较为零碎,因此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党员具有极大的随机性。
三、大学生党员的培养模式创新
陈旧落后的培养模式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党员极为不利,因此必须对培养模式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
(一)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学制度改革相结合
目前的高校党员教师队伍缺乏专业性,甚至教师自身行为亦不符合党员标准,因此必须建设一批具有专业能力的教师队伍。另外,高校的党员教学制度十分不完善,教学形式较随意,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改革。事实上,教师队伍与教学制度紧密相关,因此可以将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学制度改革相结合,以创建出更为先进的教学模式。高校必须严格划分党教教师职责,建立专业党教教师队伍,同时开设正规的党教课程,以实现党员教育的课堂式教学。而只有课堂式教学正式开展才能为党教工作正名,并提升其在高校和学生内心的地位。
(二)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
传统的大学生党员教学将理论知识作为教学重点,最主要的教学途径是召开党员会议,事实上,目前很多高校仍然沿袭此种教学模式。显然,此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党员只懂理论,不懂实践,而缺乏实践能力的党员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不具有任何价值,也与注重实践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相悖。因此,传统教学方法必须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开拓现代教学方法。高校可以将网络应用于党员培养中,可以利用微信、QQ、远程视频等形式进行教学和相关交流,不仅丰富了教学的形式,更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同时也增强了大学生党员的学习积极性。
(三)高校培养与自我培养相结合
按照培养关系来分,大学生党员的培养形式可以分为高校培养和自我培养两类。高校培养,即通过高校的特定培训方案对党员进行培养,因此具有固定性,相对较死板;自我培养,即大学生党员按照自己的特定思路,利用社会关系或学校关系,去寻找适合于自身的学习资源,以实现对自身的培养,此种形式较灵活。从时间角度来看,高校培养模式具有短期性的特征,其通常只能在课堂上或者会议上实现,而且一旦大学生党员毕业离校后,该培养模式便立即失效。而自我培养模式则具有长期性,大学生党员是具有自学能力的优秀人才,因此可以才用自我培养的模式,而且自我培养工作可以随时进行,甚至在党员学生毕业后也能持续施行。然而,对于在校学生党员而言,采取高校培养与自我培养相结合的形式最为明智。
四、结束语
从眼前来看,大学生党员培养工作与高校的党建工作密切相关,而从长远来看,大学生党员培养工作与社会主义建设息息相关。因此,高校工作者必须在日常工作中积累经验,勤于思考,以构建出更为科学高效的大学生党员培养模式。
(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占仁.做新时期合格的共产党人[J].思想教育在线,2007(5).
[2]刘恩允.德育功能观的反思与高校德育目标的建构[J].江苏高教,2002(6).
[3]范军、王振成、王占仁.大学生党员培养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