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艳萍
一、国有企业社会成本存在问题探讨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的经济逐渐转变成为了市场经济,并且企业的生产效率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社会成本。目前我国的企业当中国有企业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其中还有很多是重工业型的国企。与此同时,我国的经济体制也是在一步步的完善过程当中,这期间仍旧会有很大的社会成本问题发生。
1.人员过密化导致的失业问题
国有企业人员富余的情况已经是不可避免探讨的话题。有资料显示,在国有企业当中,历史越久的企业,富余职工的现象就越严重。并且为了维持企业的稳定,企业的领导也追求企业达到一定的人数比例规模。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工作效率在不断的提高。过多的工作人员阻碍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在工资率和通货膨胀率都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由于市场结构转变,经济周期等原因出现就会出现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现象。这时企业的决策者就会选择解雇的方式来使综合收益大于成本,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下岗现象。
建国以来,我国曾经历过五次失业高峰。其中最近的一次是在1996年,以东北老工业基地最为明显。东北地区是我国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人才集中的地区。现在也仍旧是城市化水平很高的地区。然而,由于东北地区属于重工业基地,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机器设备都在老化,导致大量的工人都需要转业,使得东北地区一度成为我国失业最严重的地区,这也是国有企业社会成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之一。
2.国有企业的社会福利问题
国有企业的福利保险开支,重点满足于以下两方面的要求:
其中一项是直接开给在职职工和离退休职工的福利需求。例如医疗卫生费用、过节费、交通补贴、住房补贴等等。而对于离退休的职工来说,主要是离休金、退休金、医疗卫生费、丧葬抚恤救济费等项目开支。这些福利是能够直接通过制度获得,是显而易见的。
另外一项是隐形的福利费用。比如为职工建立的游泳池、澡堂、医院、疗养院、图书馆等等。有的时候还包括这一类设施的建设费用。对于职工而言,即便使用这些福利设施所带来的便利,企业也无法将这部分福利像工资一样发给员工。因此,这部分的福利是员工的隐形福利。
在国有企业发展的同时。“内卷化”的现象也非常严重。比如一些企业内部的福利机构,对内和对外采取不同的收费标准。如果是企业内部的人员,可能会不收费或是象征性地收取很少的一部分费用。而对于企业外人员,可能就会收取相对高昂的费用。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的政治功能逐渐的被淡化了,取而代之的更多的生产功能。但是企业的社会福利功能却并未因此而被削弱,从某种程度上,反而是加强了。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也就不单单只是一个营利的组织,更多的成为了一个承担社会职能的组织。
3.退休与养老保险问题
退休,指的是年满一定年龄的职工,依法自动解除劳动义务并享受退休金待遇的行为。在国有企业工作的职工,随着年龄的增长,无法继续从事高强度的工作。等到一定年龄,就会采取退休的方式,领取一定数量的养老金来维持生活。这些职工在年轻的时候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工作上,年老的时候得到企业一定的补偿工资来养老也是无可厚非的。
在建国初期,我国的离退休人员并不是很多,加上国有企业的效益很好,在职员工很多并且年龄结构合理,退休人员的开销并不是很大的问题。然而随着企业的人口结构逐渐老龄化,年轻的员工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退休人员的工资问题也成了企业的一大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逐渐制定出新了策略,通过养老保险的制度来保障退休人员的福利保险待遇。
然而,目前养老保险制度的设置也并不是十全十美。一方面,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配置要估计企业的生产效率与职工的社会生活相协调一致。另一方面,企业也应当以生产销售为主要经营目的,过分注重养老保险的设置也会冲击对主要产业的注意程度。同时,由于地域的原因,每个地区的生活消费标准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对于养老保险费用的缴纳可能也多少会有一些差异。
另外,养老保险从根本上来讲是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也就是说,需要在不同的行业和产业之间,来寻求某种经济利益上的统一,并且来适当地缩小地区间的差异。然而,不同国有企业的效益和制度也都是不完全相同的,一些垄断行业在这方面进行分配时可能更有优势。并且该制度的在真正施行的过程中也会有所改动。因此国有企业的退休养老制度距离完善的境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二、国有企业社会成本存在问题原因解析
1.国有企业对于社会成本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
对于企业来说,盈利永远都是第一目的。为了盈利,企业也总是会想方设法的降低成本。然而,与传统成本不同,如果降低了企业的社会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企業自身的发展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果想从根本上来解决这个问题,首要目的是了解企业的社会成本,制定相关的方针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有的生产类型的企业,只是注重产前的成本分析降低,而对于销售之后的一些产品问题的处理却不尽如人意,这些,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企业的发展。如果想要真正做到提高效益,不单单要从成本这方面来考虑,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采取高新技术才能够切实地提高企业的产量,从而提升盈利水平。
2.对于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
一个企业若是想取得长久的发展,可以说人才是其必须注重的因素。然而,很多的国有企业偏偏没有重视这一力量。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的国有企业甚至有向“家族企业”的形式发展,就招聘新员工的问题下,大有“子承父业”的方式。其实这样做对于企业的员工来说是一种变相的让员工安心工作的方式,并且“子弟”的素质也并不一定会差,但是却从一定程度上阻挡了企业汲取新鲜的血液。因此,如果国有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能够更公平公正,对企业的发展来讲会更好些。
3.地方政府对于国有企业社会成本的监督缺乏力度
一个国有企业社会成本的多少,除了和企业本身有关,社会的监督对其也有一定的作用。目前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有很多都是相互依赖的关系。比如一些小县城,一个大的国有企业支撑了小县城的很大一部分经济来源。其城市的税收也和当地的国有企业有很大关系。除此之外,一个大规模的国有企业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因此,地方政府可能对大规模国企缺乏相应的监管力度。这些也会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企业的发展。地方政府应该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来对待国有企业,使其能够与城市共同发展进步,来取得更大的成效。
4.国有企业的信息缺乏一个完整的会计体系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一个完整的会计体系的信息披露也是十分重要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国有企业的信息披露不够规范化,向公众披露的只是一些能够查看到的内容。如果是一些隐形的信息,比如对当地环境的破坏,知识产权,人身安全这一类不太明显的信息却没有相关准确的方式来进行计量。这对于国有企业相关的社会成本计量也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因此也是需要在这方面来加以强化的。
(作者单位:辽宁锦州延安路国家粮食储备库)